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4758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包括附雨水口、净化系统、集水坑、第一雨水支管和第二雨水支管,所述附雨水口底部通过第一雨水支管与相对低位置的所述净化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集水坑设置在所述净化池的出口端,且与所述粗粒径净化区通过穿孔花墙连通,所述集水坑底部出口通过第二雨水支管与所述主雨水口相对低位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收集净化系统的收集净化方法,使城市初期雨水冲刷地面后,沿纵坡和横坡在流入主雨水口之前先流入附雨水口,经净化系统净化后再汇入原有的城市雨水管网;该系统简单实用,不破坏现有设施,不影响市政设施功能使用以及美观,方便维护,且成本低,对初期雨水净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初期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它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必须对前期雨水进行处理,这对于保护城市水体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降雨过程具有在一定的历时内,存在从小到大,然后再减小的特点,因此,城市地面径流与降雨过程相适应,同样存在径流量逐渐增加,而后再较小的过程。在降雨初期,雨水对城市建筑、道路和植物等进行冲刷,将大量污染物冲洗而下,虽径流一起成为污染水。但在降雨的中后期,径流中的污染物大量减小,雨水则较为洁净。对待城市雨水污染,如想全部收集处理后再排放水体,则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必须针对城市雨水径流和污染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附雨水口(1)、净化系统(3)、集水坑(4)、第一雨水支管(2)和第二雨水支管(5);所述附雨水口(1)位于主雨水口(6)的径流路径(14)上游位置,所述净化系统(3)位于所述附雨水口(1)与所述主雨水口(6)之间的地下,且所述附雨水口(1)底部通过第一雨水支管(2)与相对低位置的所述净化系统(3)的入口连接;所述净化系统(3)包括净化池(3‑1),所述净化池(3‑1)内依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配水区(3‑2)、配水墙(3‑3)、细粒径净化区(3‑4)、中粒径净化区(3‑5)、粗粒径净化区(3‑6),所述配水区(3‑2)填充砾石,所述细粒径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附雨水口(1)、净化系统(3)、集水坑(4)、第一雨水支管(2)和第二雨水支管(5);所述附雨水口(1)位于主雨水口(6)的径流路径(14)上游位置,所述净化系统(3)位于所述附雨水口(1)与所述主雨水口(6)之间的地下,且所述附雨水口(1)底部通过第一雨水支管(2)与相对低位置的所述净化系统(3)的入口连接;所述净化系统(3)包括净化池(3-1),所述净化池(3-1)内依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配水区(3-2)、配水墙(3-3)、细粒径净化区(3-4)、中粒径净化区(3-5)、粗粒径净化区(3-6),所述配水区(3-2)填充砾石,所述细粒径净化区(3-4)、中粒径净化区(3-5)、粗粒径净化区(3-6)依次填充滤料层;所述集水坑(4)设置在所述净化池(3-1)的出口端,且与所述粗粒径净化区(3-6)通过穿孔花墙(3-7)连通;所述集水坑(4)底部出口通过第二雨水支管(5)与所述主雨水口(6)相对低位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3-2)填充d=15~30mm的砾石,所述细粒径净化区(3-4)、中粒径净化区(3-5)、粗粒径净化区(3-6)填充滤料层的颗粒尺寸依次为d=1~5mm、d=5~15mm、d=15~3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包括砾石、石英砂、或赤铁矿或火山岩砾石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还包括占滤料体积比为5~10%的秸秆、树皮或木屑或其它碳源材料,以及体积占比2~5%的铁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墙(3-3)和穿孔花墙(3-7)开孔面积占比5~15%,且其开孔为长方形孔,孔宽1~4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乃稳刘超李龙国苟思贺宇欣鲁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