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坩埚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65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坩埚成型装置,机架、坩埚模具、液压系统、导流装置,所述上模与所述机架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在滑轨上,所述下模底部中央安装有托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用方便,产品易脱模,埚体使用寿命长,压制成型后不需另行干燥。

A crucible for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ucible forming device, a frame, a crucible mold, a hydraulic system and a flow guiding device. The upper mold is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The lower mold is mounted on the slide rail, and a supporting rod is moun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mol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and easy demoulding of the product. The crucible has a long service life and no need to dry after pr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坩埚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坩埚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坩埚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坩埚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因此,石墨坩埚是熔炼磁体的重要设备。现有的石墨坩埚成型装置结构复杂,产品不易脱模,埚体的加热、转动、保温等结构设计不合理,并且产品使用寿命较短,压制成型后还需另行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坩埚成型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坩埚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坩埚模具、液压系统、导流装置,所述坩埚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上盖有保温盖,所述下模四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下模底部中央设有托杆;所述上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上模内腔、气管与一号真空泵连接;所述下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下模内腔、气管与二号真空泵连接;所述上模与所述机架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滑轨通过螺旋推进装置与电机连接,所述滑轨可在所述底座上水平滑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号油缸、一号液压杆、一号油压泵、二号油缸、二号液压杆、二号油压泵,所述一号油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所述一号液压杆上端与所述一号油缸移动端连接,所述一号液压杆下端与所述保温盖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油压泵与所述一号油缸连接;所述二号液压杆安装于所述机架底部中央,所述下模在滑轨作用下移动至所述上模正下方时,所述二号液压杆上端正对所述托杆,所述二号液压杆下端与所述二号油缸移动端连接,所述二号油压泵与所述二号油缸连接;所述机架左侧焊接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的中央安装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呈上大下小的敞口状,所述导流装置与所述下模的上部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线圈通电加热。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为金属板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方便,产品易脱模,埚体使用寿命长,压制成型后不需另行干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6.滑轨和10.二号液压杆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一号油压泵,2.机架,3.保温盖,4.保温罩,5.一号真空泵,6.滑轨,7.电机,8.螺旋推进装置,9.底座,10.二号液压杆,11.托杆,12.加热装置,13.下模,14.导流装置,15.导流筒,16.上模,17.一号液压杆,18.一号油缸,19.二号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坩埚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坩埚模具、液压系统、导流装置14,所述坩埚模具包括上模16和下模13,所述上模16上固定设有保温罩4,所述保温罩4上盖有保温盖3,所述下模13四周设有加热装置12,所述下模13底部中央设有托杆11;所述上模16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上模内腔、气管与一号真空泵5连接;所述下模13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下模内腔、气管与二号真空泵19连接;所述上模16与所述机架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下模13安装在滑轨6上,如图2所示,所述滑轨6安装在底座9上,所述滑轨6通过螺旋推进装置8与电机7连接,所述滑轨6可在所述底座9上水平滑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号油缸18、一号液压杆17、一号油压泵1、二号油缸、二号液压杆10、二号油压泵,所述一号油缸18安装在所述机架2上部,所述一号液压杆17上端与所述一号油缸18移动端连接,所述一号液压杆17下端与所述保温盖3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油压泵1与所述一号油缸18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二号液压杆10安装于所述机架2底部中央,所述下模13在滑轨6作用下移动至所述上模16正下方时,所述二号液压杆10上端正对所述托杆11,所述二号液压杆10下端与所述二号油缸移动端连接,所述二号油压泵与所述二号油缸连接;所述机架2左侧焊接有导流装置14,所述导流装置14的中央安装有导流筒15,所述导流筒15呈上大下小的敞口状,所述导流装置14与所述下模13的上部对应。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为线圈通电加热;所述下模13和所述上模16为金属板焊接。工作原理:物料从导流管15进入下模13,在螺旋推进装置8的作用下滑轨6水平移动,下模13随之移动至上模16正下方,一号液压杆17推动上模16向下移动,上模13与下模16压制成坩埚原型,在一号真空泵5和二号真空泵19的作用下,上模13和下模16与坩埚原型分离,在加热装置12的作用下,坩埚原型干燥,上模13向上移动,由二号液压杆10推动托杆11,使埚体脱离下模13,取出坩埚。本技术使用方便,产品易脱模,埚体使用寿命长,压制成型后不需另行干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坩埚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坩埚模具、液压系统、导流装置(14),所述坩埚模具包括上模(16)和下模(13),所述上模(16)上固定设有保温罩(4),所述保温罩(4)上盖有保温盖(3),所述下模(13)四周设有加热装置(12),所述下模(13)底部中央设有托杆(11);所述上模(16)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上模内腔、气管与一号真空泵(5)连接;所述下模(13)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下模内腔、气管与二号真空泵(19)连接;所述上模(16)与所述机架(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下模(13)安装在滑轨(6)上,所述滑轨(6)安装在底座(9)上,所述滑轨(6)通过螺旋推进装置(8)与电机(7)连接,所述滑轨(6)可在所述底座(9)上水平滑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号油缸(18)、一号液压杆(17)、一号油压泵(1)、二号油缸、二号液压杆(10)、二号油压泵,所述一号油缸(18)安装在所述机架(2)上部,所述一号液压杆(17)上端与所述一号油缸(18)移动端连接,所述一号液压杆(17)下端与所述保温盖(3)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油压泵(1)与所述一号油缸(18)连接;所述二号液压杆(10)安装于所述机架(2)底部中央,所述下模(13)在滑轨(6)作用下移动至所述上模(16)正下方时,所述二号液压杆(10)上端正对所述托杆(11),所述二号液压杆(10)下端与所述二号油缸移动端连接,所述二号油压泵与所述二号油缸连接;所述机架(2)左侧焊接有导流装置(14),所述导流装置(14)的中央安装有导流筒(15),所述导流筒(15)呈上大下小的敞口状,所述导流装置(14)与所述下模(13)的上部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坩埚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坩埚模具、液压系统、导流装置(14),所述坩埚模具包括上模(16)和下模(13),所述上模(16)上固定设有保温罩(4),所述保温罩(4)上盖有保温盖(3),所述下模(13)四周设有加热装置(12),所述下模(13)底部中央设有托杆(11);所述上模(16)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上模内腔、气管与一号真空泵(5)连接;所述下模(13)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仅供气体和水通过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下模内腔、气管与二号真空泵(19)连接;所述上模(16)与所述机架(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下模(13)安装在滑轨(6)上,所述滑轨(6)安装在底座(9)上,所述滑轨(6)通过螺旋推进装置(8)与电机(7)连接,所述滑轨(6)可在所述底座(9)上水平滑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号油缸(18)、一号液压杆(17)、一号油压泵(1)、二号油缸、二号液压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玲史永杰庄祖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缙华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