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55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其中,包括壳体、挡片和阻挡部。壳体为筒状,其第一端与车内空间连通,第二端与车外空间连通;挡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挡片与所述壳体之间铰接或通过软质材料连接;当所述挡片倾斜或竖直设置时,所述挡片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挡片的上边沿处;阻挡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挡片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一侧,用于防止所述挡片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摆动;所述挡片与所述阻挡部贴合时,所述挡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在汽车车门关闭时能够顺利排出内部气体,又能够防止车内热气或冷气散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艺的提升,车身的门盖、装配件、工艺口等密封越来越好,汽车车门关闭时,车内压力较大大,由于空气无法快速排出,需要相当大的力才能将车门关紧。传统的轻卡需要在车身开一个通风口,但通风口出会产生噪音,而且会进灰,在冬夏两季,会使车内的热气或冷气很快散掉,增加空调能耗,使整车持续耗油。如何保证在汽车车门关闭时能够顺利排出内部气体,又能够在需要时防止车内热气或冷气散掉,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便于在汽车车门关闭时顺利排出车内气体,又能够防止车内热气或冷气散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其中,包括壳体、挡片和阻挡部。壳体为筒状,其第一端与车内空间连通,第二端与车外空间连通;挡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挡片与所述壳体之间铰接或通过软质材料连接;当所述挡片倾斜或竖直设置时,所述挡片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挡片的上边沿处;阻挡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挡片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一侧,用于防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为筒状,其第一端与车内空间连通,第二端与车外空间连通;挡片(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挡片(2)与所述壳体(1)之间铰接或通过软质材料连接;当所述挡片(2)倾斜或竖直设置时,所述挡片(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挡片(2)的上边沿处;及阻挡部(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挡片(2)靠近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的一侧,用于防止所述挡片(2)向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摆动;所述挡片(2)与所述阻挡部(3)贴合时,所述挡片(2)与所述壳体(1)之间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为筒状,其第一端与车内空间连通,第二端与车外空间连通;挡片(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挡片(2)与所述壳体(1)之间铰接或通过软质材料连接;当所述挡片(2)倾斜或竖直设置时,所述挡片(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挡片(2)的上边沿处;及阻挡部(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挡片(2)靠近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的一侧,用于防止所述挡片(2)向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摆动;所述挡片(2)与所述阻挡部(3)贴合时,所述挡片(2)与所述壳体(1)之间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4),所述内盖(4)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上;所述内盖(4)上设有通风孔(5),且所述内盖(4)的内壁上设有吸音棉(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4)上设有环形槽(7),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环形槽(7)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4)的端面为弧面结构,所述通风孔(5)位于所述弧面结构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玉华杨大芝李晓峰蔡欣杨波龚将伟曹伟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