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千专利>正文

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132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解决了现有缝纫机在缝制较厚布料时,需要在缝纫机上加装一个变速箱同步器,而导致缝纫机价格高的缺陷。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设于缝纫机壳体内的主轴与拖布轮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上设有偏心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设于缝纫机壳体上的调节杆组件、拉杆,其中连杆的一端联接在偏心轮上,另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且连杆枢接在调节杆组件处的位置可调;拉杆的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另一端与拖布轮组件相联接。采用这种可调节的拖布轮驱动机构,可以实现拖布轮转动速度的调整,且调节方便快捷,改善了缝纫机缝制布料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缝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拖布轮的驱动机构。技术背景工业缝纫机缝制速度快,其在工业缝制领域具有很广泛的用途。缝纫机上缝纫针处设有齿状驱动板,其用以驱动所要缝制布料的下层,对于在缝制较厚的布料时,在上层布料上还要压有拖布轮,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布料较顺畅地行进。一般情况下,缝纫机在缝制如牛仔布、帆布或较多层布料时,有时尽管在上层布料上设有拖布轮,但由于布料较厚,会出现上层布料与下层布料行进速度不一致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到布料的缝制效果,所缝制成的布料会出现不平坦、皱褶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有的缝纫机上安装了一个变速箱同步器,以调节拖布轮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上、下层布料的行进速度,使两者的行进速度趋于一致,以改善布料的缝制效果。但是在缝纫机上加装一个变速箱同步器增加了缝纫机的费用,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缝纫机的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其装配在缝纫机上后可以对拖布轮的转动速度进行调整,以保证在缝制较厚的布料时,上、下层布料行进的速度一致,改善了布料被缝制后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设于缝纫机壳体内的主轴与拖布轮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上设有偏心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设于缝纫机壳体上的调节杆组件、拉杆,其中连杆的一端联接在偏心轮上,另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且连杆枢接在调节杆组件处的位置可调;拉杆的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另一端与拖布轮组件相联接。当本驱动机构装配在缝纫机上时,由于连杆与调节杆组件枢接处的位置可调,这样当连杆与调节杆组件枢接位置不同时,由于缝纫机上壳体中的主轴的转动速度是一定的,连杆带动调节杆组件发生偏转的幅度就会不同,主轴单位转速内调节杆组件中可动作部件的线速度也是发生变化的,这样,拖布轮在拉杆的作用下就可以对布料上层的驱动速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通过调试,就可以达到在缝制布料时布料上、下层的运行速度相一致,保证了布料被缝制后不会出现不平坦以及皱褶现象,满足了实际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杆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杆、连接轴、第二调节杆,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缝纫机壳体上,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第一调节杆上,拉杆的一端枢接在第二调节杆上。调节杆组件的上述结构具有简单、紧凑,调整连杆与第一调节杆之间的连接位置方便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长孔,在所述第一长孔中设有轴位螺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轴位螺钉上。连杆与第一调节杆之间也可以设有其他的连接件,现采用长孔与轴位螺钉的连接方式,具有调制简单、方便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杆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长孔,在该第二长孔中设有与拉杆相枢接的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在连接轴上的周向位置可调。调节杆与连接轴相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一个与调节杆连接为一体的套圈,该套圈的外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卡位凸台,卡位凸台的上设有紧固螺钉,通过调节紧固螺钉来调节上述套圈与连接轴之间的配合关系,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调节杆在连接轴上的周向位置。设有这种结构既方便了装配本驱动机构,同时也增加了拖布轮转速所能调节的范围。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在缝纫机上设有可调节的拖布轮驱动机构,这样就不需要使用变速箱同步器,节省了成本。2、在需要对拖布轮的转速进行调节时,通过调节本驱动机构中各可动作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实现拖布轮的转速调节,调节方便快捷,且调节的手段多样、可拖布轮转速调节的范围大,提高了缝纫机的适用范围。3、本拖布轮驱动机构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提高了缝纫机的市场竞争能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拖布轮驱动机构设于缝纫机壳体1内的主轴与拖布轮组件9之间,在主轴上设有偏心轮2。本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连杆3、调节杆组件、拉杆8,该连杆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述偏心轮2上,另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并且连杆3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处的位置可调整,拉杆8的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另一端与拖布轮组件9相联接。上述的调节杆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在缝纫机壳体1的连接轴6、第一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5。第一调节杆4与第二调节杆5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轴6上,在第一调节杆4上设有沿其轴向位置延伸的第一长孔42,在第二调节杆5上设有沿其轴向位置延伸的第二长孔51。上述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阶梯状的轴位螺钉43枢接在第一长孔上,拉杆8的一端通过连接件7枢接在第二长孔42中,这样轴位螺钉43和连接件7的位置可以分别在第一长孔42和第二长孔51中进行调节。上述的调节杆在连接轴6上的周向位置也可以调节,以第一调节杆4为例,在第一调节杆4与连接轴6相连接处设有一个与第一调节杆4连为一体的套圈41,该套圈41套接在连接轴6的外周面上,在套圈41的外侧设有与其为一体的两个卡位凸台(图中未标出),两个卡位凸台之间设有通向套圈41内的间隙槽,紧固螺钉可以螺纹连接在两个卡位凸台上,这样通过旋动紧固螺钉,就可以实现两个卡位凸台之间间隙的变化,从而可改变套圈41与连接轴6之间的配合关系,达到第一调节杆4在连接轴6上周向位置可调的目的。对于第二调节杆5,其与连接轴6相连接处的结构也与第一调节杆4的上述结构相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本拖布轮驱动机构在需要调节拖布轮的转动速度时,只需要调节轴位螺钉43或连接件7在调节杆上的轴向位置,也可以调整调节杆在连接轴6上的周向位置,调节非常方便,调节手段多样,且具有较宽的调节范围,满足了实际的使用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设于缝纫机壳体内的主轴与拖布轮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上设有偏心轮(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3)、设于缝纫机壳体(1)上的调节杆组件、拉杆(8),其中连杆(3)的一端联接在偏心轮(2)上,另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且连杆(3)枢接在调节杆组件处的位置可调;拉杆(8)的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另一端与拖布轮组件(9)相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杆(4)、连接轴(6)、第二调节杆(5),连接轴(6)可转动地连接在缝纫机壳体(1)上,第一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轴(6)上,连杆(3)的另一端枢接在第一调节杆(4)上,拉杆(8)的一端枢接在第二调节杆(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4)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长孔(42),在所述第一长孔(42)中设有轴位螺钉(43),连杆(3)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轴位螺钉(4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杆(51)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长孔(51),在该第二长孔(51)中设有与拉杆(8)相枢接的连接件(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5)在连接轴(6)上的周向位置可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解决了现有缝纫机在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拖布轮驱动机构,设于缝纫机壳体内的主轴与拖布轮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上设有偏心轮(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3)、设于缝纫机壳体(1)上的调节杆组件、拉杆(8),其中连杆(3)的一端联接在偏心轮(2)上,另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且连杆(3)枢接在调节杆组件处的位置可调;拉杆(8)的一端与调节杆组件相枢接,另一端与拖布轮组件(9)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千
申请(专利权)人:罗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