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布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12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布升降装置,包括:保持机构,在滑块受到来自上方的推压状态时保持夹持被缝制物状态或推压解除状态;进给机构,使保持机构在缝制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形成指定缝纫图案;压紧机构,通过使压轴向下方移动,推压滑块,使保持机构向可夹持被缝制物的状态或解除状态转换。通过压轴衬瓦和压轴导向杆将压轴支承在可沿垂直方向滑动的状态,同时设置在相对于向缝纫机针传递动力的上轴,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压布升降装置,该装置通过夹持被缝制物,使夹持的被夹持物水平移动的同时进行缝制,可形成指定的缝纫图案。以往,通过具有垂直框架(压布外框,下板)的保持机构夹持被缝制物,通过使该保持机构水平移动的同时进行缝制,可形成指定的缝纫图案的缝纫机压布升降装置是公知的。作为构成这种缝纫机的压布升降装置的压紧机构,例如,图6(a),(b)所示的装置是公知的。压紧机构为通过从上方推压水平移动的上述保持机构所具备的滑块(接触部),使被缝制物转换到可夹持状态的机构,由作为驱动装置的螺线管206;连杆204,204;压轴201;轴承(线性轴衬)202;压板208和板状构件203等构成。在螺线管206中,其柱塞205的前端两侧通过销207可旋转地连接有2个L状的连杆204,204。连杆204,204为将螺线管206所产生的前后方向的直线运动转换成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并向压轴201传递的装置,保持在可以在中央弯折部设置的固定轴204a为轴心旋转的状态。在连杆204,204中,其各自的一端与柱塞205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在压轴201的上端设置的板状构件203相接触。另外,将连杆204,204设置成夹持上轴2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因此避开成为障碍的上轴2,同时向在垂直方向上与上轴2不重合的位置上设置的压轴201的轴线方向施加合力。压轴201插入在设置于轴承202上的贯通孔202a中,并保持在该贯通孔202a内可沿垂直方向滑动的状态,其下端固定有压板208,上端固定有板状构件203。该压轴201通过连杆204,204的推压而向下方移动,并通过压板208推压在指定的范围内水平移动的滑块(接触部),该压板208的大小可覆盖上述指定范围,使被缝制物向可夹持状态转换。由于构成上述压紧机构的压轴201设置在垂直方向上与上轴2不重合的位置,所以其轴向长度和可移动范围受上轴2的限制。因此,不能加长支承压轴201的轴承202的轴向长度,例如,当保持机构发生移动,压板208和滑块的接触位置为边缘部时,由于其推压的反作用力产生对压轴的旋转力矩,因此在轴承202的上端和下端的内周侧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对于这种摩擦力来说,为了减小对轴承202的摩擦力就必须使用例如线性轴衬等较高价的轴承,因而增加了缝纫机压紧机构的成本。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压布升降装置,该装置可减小在构成压紧机构并支承压轴的轴承上产生的摩擦力,不必为减小摩擦力而使用线性轴衬等较高价的轴承,因此可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缝纫机的压布升降装置,包括保持机构、进给机构和具有位于该保持机构上方位置的压板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压紧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压轴,连杆机构的起始端与螺线管相连,终止端与压轴相连,压轴在上下方向以滑动配合关系插入在机框上固定的压轴衬瓦的插通孔中,压轴处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轴不重合的位置。根据所述的技术,由于通过轴承将上述压轴支承在可沿垂直方向滑动的状态,同时设置在相对于向缝纫机针传递动力的上轴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上,所以,压轴沿垂直方向的可移动范围和压轴的轴向长度不受上轴的限制。因此,加长压轴的轴向长度,可以加长轴承的轴向长度或设置数个轴承,以加大轴承的上端侧和下端侧之间的间隔,减小由在压轴产生的旋转力矩而施加在轴承上的摩擦力。因此,压轴的轴承使摩擦力降低,不必采用例如线性轴衬等的高价轴承,而可用低价的轴承代替,降低了成本。在此,进给机构只要是例如通过正交的X方向和Y方向的直线移动的组合,可向水平面上任意的位置移动的X-Y进给机构等,可使保持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话,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机构。根据所述的技术为根据所述的压布升降装置,上述进给机构为Y-θ进给机构,可使上述被缝制物沿上述指定的轴向直线移动,同时可使上述被缝制物相对于上述指定轴旋转移动。根据所述的技术,由于进给机构为可使被缝制物沿指定轴向直线运动,同时可使被缝制物相对于指定轴旋转移动的Y-θ进给机构,通过接触部靠近Y-θ进给机构的旋转中心,可减小随着被缝制物的移动而产生的接触部相对于被缝制物的位移量。因此,接触部不会从压轴的轴线上移动到端部脱落位置,并减小对压轴产生的旋转力矩,与此同时,也减小对轴承产生的摩擦力。例如,在使被缝制物沿X-Y方向移动的X-Y进给机构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直线方向移动的组合使被缝制物移动,被缝制物和接触部的位移量相同,通过被缝制物的移动位置,接触部到达从压轴的轴线端部脱落的位置上,对压轴产生较大的旋转力矩,与此同时,对轴承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具体地说,指定轴向为例如缝纫机中所具备的上轴的轴向。根据所述的技术为根据所述的压布升降装置,上述压紧机构包括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和将来自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动力向上述压轴传递的连杆机构。根据所述的技术,由于压紧机构具有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和将来自该驱动装置的动力向压轴传递的连杆机构,因此通过连杆结构很容易调整压轴的推压力和压轴的垂直方向的移动范围。在此,作为驱动装置,可列举出螺线管,气缸和电机等机器。根据所述的技术为根据所述的压布升降装置,上述连杆机构为推压上述压轴外周的内侧,从而传递动力的结构。根据所述的技术,由于连杆机构为通过推压压轴的外周内侧而传递来自驱动装置的动力的结构,在从连杆机构向压轴推压时,可通过1列连杆向轴线方向推压压轴。因此,推压压轴的连杆为复数列,所以不必设置将来自这些连杆的合力向压轴轴线方向施加的构件等,从而可减少构件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具有涉及本技术的垂直布压紧装置的缝纫机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图1的缝纫机内部具有的压紧机构的透视图,图3为表示压紧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表示构成压紧机构的压轴和缝纫机上轴的位置关系的图,(a)为从上轴的轴向所视,(b)为从上轴的侧面方向所视,图5为表示图1的缝纫机中具有的进给机构的俯视图,图6为构成现有的压紧机构的压轴和缝纫机的上轴的位置关系的图,(a)为从上轴的轴向所视,(b)为从上轴的侧面方向所视。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具有涉及本技术的压布升降装置的缝纫机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缝纫机内部具有的压紧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压紧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表示构成压紧机构的压轴和缝纫机上轴的位置关系的图,(a)为从上轴的轴向所视,(b)为从上轴的侧面方向所视。图5为进给机构的俯视图。具有本实施例的压布升降装置1A的缝纫机1,为使夹持的被缝纫物移动的同时,缝制指定图案的循环缝纫机。如图1所示,可将被缝制物夹持在缝纫机头4上的中央附近,同时配置有通过进给机构40B(图5)的驱动使缝纫机头4可水平移动的保持机构40A。而且,如图2所示,在缝纫机1的内部,保持机构40A的上方位置具有压板13,并配置有使该压板13可向下方移动的压紧机构100。由压紧机构100和保持机构40A和保持机构40A,构成该缝纫机1的压布升降装置1A。另外,在缝纫机1的内部,将向针棒5传递动力的上轴2保持在可相对机框3旋转的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压紧机构100作为驱动方式,由例示的螺线管30,传递来自该螺线管30的动力的连杆机构(肘节机构)20和通过压板13将来自该连杆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压布升降装置,包括保持机构(40A)、进给机构(40B)和具有位于该保持机构(40A)上方位置的压板(13)的压紧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压紧机构(100)包括连杆机构(20)和压轴(10),连杆机构(20)的起始端与螺线管(30)相连,终止端与压轴(10)相连,压轴(10)在上下方向以滑动配合关系插入在机框(3)上固定的压轴衬瓦(11)的插通孔(11a)中,压轴(10)处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轴(2)不重合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皆川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