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00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包括撑开部分,固定部分,所述撑开部分与施力部分连接,所述撑开部分和固定在固定部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把手可以实现撑开,由于螺纹的变化,有利于开腹时,可以缓慢的撑开腹壁,防止人为力度掌握不当,导致撑开过快或用力过猛致腹壁动静脉破裂出血,带来手术风险,同时由于是转动,调节力度均匀,对腹壁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损伤撑开部位脂肪、肌肉等组织,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A laparotomy distr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en surgical stretcher and an open surgical stretcher, comprising a stretching part and a fixing part, the stretch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force applying part, the stretching part and the fix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propped up by turning the handl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thread, the abdominal wall can be propped up slowly when the abdomen is opened, and the abdominal wall can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mastered improperly by artificial force, resulting in the rupture and bleeding of the abdominal wall arteries and veins caused by too fast or too strong propping, thus bringing about the operation risk. At the same time, the abdominal wall can be adjusted uniformly because of the rotation. The abdominal wall tissue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avoiding damage to the fat, muscle and other tissues,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
技术介绍
目前当医生给患者在做手术的时候,切开腹壁,却往往因为腹壁肌肉强大的收缩力,会缩小手术视野,若要清晰的手术视野,则被动地扩大手术切口,势必会增加患者的创伤,不利于术后恢复,医生手术中,争分夺秒,良好的手术视野是保证手术进行的基本条件,如今临床上出现一些手术切口撑开器,但是还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特别是对腹部肌肉组织的长时间撑开时,这些撑开器可机械性损伤腹壁的肌肉、脂肪等组织,不能有效保护组织,不利于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的开腹手术撑开器,优选的是对腹部手术切口长时间的撑开,既能撑开腹壁肌肉,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腹壁肌肉、脂肪、血管等不因撑开器的机械牵拉而受到损伤,达到了即有良好的手术视野的目的,又能保护腹壁组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包括撑开部分,固定部分,所述撑开部分与施力部分连接,所述撑开部分和固定在固定部分上,所述撑开部分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传动杆所述第一撑杆包括撑杆,连杆,拉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月牙爪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同时与拉杆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撑杆包括撑杆,连杆,拉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月牙爪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同时与拉杆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撑杆拉杆的另一端与同时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转动杆一端万向连接,具体的为传动杆端部球体固定在转动杆一端截球套里面,转动杆的一端截球套可以套在传动杆另一端传动杆端部球体上自由转动,所述传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大小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分为壳,所述壳为圆柱状,所述壳的一端为开放设置,所述壳的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壳封闭设置端轴心位置设置有壳孔,所述传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传动杆的中间位置,以此限制传动杆位于壳的轴心上,所述壳上设置第二凸起,所述转动杆贯穿于壳内第二凸起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凸起为圆柱,第二凸起轴心设置第二凸起螺纹,所述转动杆中间外表面设置转动杆螺纹,所述转动杆中间外表面转动杆螺纹与第二凸起轴心设置第二凸起螺纹适配,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贯穿壳一端的壳孔,所述转动杆与把手中心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转动把手可以实现撑开,由于螺纹的变化,有利于开腹时,可以缓慢的撑开腹壁,防止人为力度掌握不当,导致撑开过快或用力过猛致腹壁动静脉破裂出血,带来手术风险,同时由于是转动,调节力度均匀,对腹壁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损伤撑开部位脂肪、肌肉等组织,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月牙爪顶端部位倒圆角。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圆角,不会因为在撑开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伤口。进一步,所述把手边缘位置倒圆角。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圆角,手感好,方便操作。进一步,所述撑开部分长度为15-20cm,优选16-20cm,最好是18c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个长度方便操作。进一步,所述壳截面直径为1-2cm,优选1.5-2cm,最好是1.8c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个长度方便操作。进一步,所述把手长为3-8cm,优选4-6cm,最好是5c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个长度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剖面撑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月牙爪;2、固定螺母;3、撑杆;4、第一连接轴;5、第二连接轴;6、拉杆;7、第三连接轴;8、第一凸起;9、第二凸起;10、第二凸起螺纹;11、传动杆;12、传动杆端部球体,13、转动杆;14、转动杆螺纹;15、把手,16、连杆;17、壳孔;18、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原理为:转动把手(15)导致转动杆(13)转动,由于转动杆与第二凸起螺纹(10)在壳内转动,转动杆(13)通过球形万向节带动传动杆(13)来回移动,由于传动杆(11)来回移动,传动杆(11)带动拉杆(6),拉杆带动撑杆(3),从而实现撑开功能。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包括撑开部分,固定部分,所述撑开部分与施力部分连接,所述撑开部分和固定在固定部分上,所述撑开部分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传动杆(11)所述第一撑杆包括撑杆(3),连杆(16),拉杆(6),所述撑杆(3)一端与月牙爪(1)通过固定螺母(2)固定连接,所述撑杆(3)另一端同时与拉杆(16)和连杆(16)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连接,所述第二撑杆包括撑杆(3),连杆(16),拉杆(6),所述撑杆(3)一端与月牙爪(1)通过固定螺母(2)固定连接,所述撑杆(3)另一端同时与拉杆(6)和连杆(16)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拉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撑杆拉杆(6)的另一端同时与传动杆(11)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7)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连杆(16)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5)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连杆(16)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5)连接,所述传动杆(11)另一端与转动杆(13)一端万向连接,具体的为传动杆端部球体(12)固定在转动杆(13)一端截球套里面,转动杆(13)的一端截球套可以套在传动杆(11)另一端传动杆端部球体(12)上自由转动,所述传动杆(11)位于壳体内,所述转动杆(13)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大小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分为壳(18),所述壳(18)为圆柱状,所述壳(18)的一端为开放设置,所述壳(18)的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壳(18)封闭设置端轴心位置设置有壳孔(17),所述传动杆(11)位于壳(18)体内,所述壳(18)体内部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8),所述传动杆(11)贯穿第一凸起(8),所述第一凸起(8)位于传动杆(11)的中间位置,以此限制传动杆(11)位于壳(18)的轴心上,所述壳(18)上设置第二凸起(9),所述转动杆(13)贯穿于壳内第二凸起(9)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凸起(9)为圆柱,第二凸起(9)轴心设置第二凸起螺纹(10),所述转动杆(13)中间外表面设置转动杆螺纹(14),所述转动杆(13)中间外表面转动杆螺纹(14)与第二凸起(9)轴心设置第二凸起螺纹(10)适配,所述转动杆(13)另一端贯穿壳一端的壳孔(17),所述转动杆(13)与把手中心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包括撑开部分,固定部分,所述撑开部分与施力部分连接,所述撑开部分和固定在固定部分上:所述撑开部分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传动杆所述第一撑杆包括撑杆,连杆,拉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月牙爪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同时与拉杆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撑杆包括撑杆,连杆,拉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月牙爪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同时与拉杆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撑杆拉杆的另一端与同时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转动杆一端万向连接,具体的为传动杆端部球体固定在转动杆一端截球套里面,转动杆的一端截球套可以套在传动杆另一端传动杆端部球体上自由转动,所述传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大小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分为壳,所述壳为圆柱状,所述壳的一端为开放设置,所述壳的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壳封闭设置端轴心位置设置有壳孔,所述传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圈第一凸起,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传动杆的中间位置,以此限制传动杆位于壳的轴心上,所述壳上设置第二凸起,所述转动杆贯穿于壳内第二凸起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凸起为圆柱,第二凸起轴心设置第二凸起螺纹,所述转动杆中间外表面设置转动杆螺纹,所述转动杆中间外表面转动杆螺纹与第二凸起轴心设置第二凸起螺纹适配,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贯穿壳一端的壳孔,所述转动杆与把手中心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一种开腹手术撑开器,包括撑开部分,固定部分,所述撑开部分与施力部分连接,所述撑开部分和固定在固定部分上:所述撑开部分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传动杆所述第一撑杆包括撑杆,连杆,拉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月牙爪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同时与拉杆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撑杆包括撑杆,连杆,拉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月牙爪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同时与拉杆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撑杆拉杆的另一端与同时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轴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转动杆一端万向连接,具体的为传动杆端部球体固定在转动杆一端截球套里面,转动杆的一端截球套可以套在传动杆另一端传动杆端部球体上自由转动,所述传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大小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相对设置;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化剑雷绍奎谷乐霖罗俊赵睿王兴吕文杰冉勋郭宇廷刘兴贵孙诚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