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94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34
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外固定器,可应用于骨科手术外科领域。环通过固定杆夹与固定杆连接,环通过固定杆能够实现纵向方向的调整,环固定线夹和环固定针夹与环连接,可实现肱骨在环中任意角度的固定,环固定针夹可实现胫骨关节的在环中任意角度的固定,并且可以沿固定杆的纵向方向实现位置调整和定位。双针夹与单针夹主要实现胫骨部位的固定,并且可以绕固定杆实现360度的角度调节以及沿固定杆纵向方向的固定。趾骨针实现绕固定杆360度的角度调节以及纵向方向的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节范围大,灵活性大并且能够同时应用于肱骨,胫骨以及趾骨等多个部位的混合外固定器,同时解决针灵活调节和精确定位困难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外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科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外固定器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下肢骨折是一种数量很大的常见骨科疾病。治理此病的传统方法是用石膏固定、牵引或者切开复位内固定。随着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外固定支架已成为骨科治疗中比较重要的工具之一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虽然外固定器在过去几年中有相当大的改进,但是在整个愈合过程中,它们基本上都是将断骨部位紧紧的固定在一起。这些外固定器不仅是一个相对粗糙的夹板或石膏,也包括各种各样更现代和复杂的外固定系统,其中包括llizarow环形外固定器,管状外固定器,以及单边的动力单侧外固定器等。而这些常用的固定器系统通常包括一个固定棒,用于连接和固定多个插入骨的克氏针,每一个克氏针被固定在一个针夹内,每个夹子都安装在固定棒上,但是每一个针夹相对一个克氏针只有一个固定的角度,所以当固定器系统需要使用多个克氏针时,一个针夹中的多个克氏针限制了自由度,不能灵活的调整克氏针的位置。随着对外固定器性能需求的提高,上述固定器系统的这些问题急需解决。针相对于骨的灵活调整一直是外科医生关心的问题。在传统的外固定器系统中,针的灵活调整和精确定位是非常困难和耗时的,并且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某些情况下,针的最佳调节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针相对于针夹调节能力的局限性。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缺陷及其相关问题,设计一个基于针在位置和角度上有充分调节性并且易于使用的外固定器装置,是非常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调节范围大,灵活性大并且能够同时应用于肱骨,胫骨以及趾骨等多个部位的混合外固定器,要解决针灵活调节和精确定位困难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外固定器主要由环、环固定线夹、环固定针夹、固定杆、固定杆夹、单针夹、双针夹、以及趾骨针夹来实现针在下肢各个部位的精确定位和灵活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固定器,包括线(2)、螺纹针(28)、针(32)、环(6)、趾骨针(10)、固定杆(1)、固定杆夹(3)、环固定线夹(4)、环固定针夹(5)、单针夹(7)、双针夹(8)和趾骨针夹(9):所述环(6)通过固定杆夹(3)与固定杆(1)连接,环(3)在固定杆(1)上能够实现纵向方向的调整,环固定线夹(4)和环固定针夹(5)与环(6)连接,线(2)通过环固定线夹(4)可实现肱骨在环(6)中任意角度的定位,螺纹针(28)通过环固定针夹(5)实现胫骨关节在环(6)中任意角度的固定,并可沿固定杆(1)实现纵向方向的调整和定位;双针夹(8)主要实现胫骨部位的固定,并且可以绕固定杆(1)实现360度的角度调节以及沿固定杆(1)纵向方向的固定;单针夹(7)可以实现针(32)沿固定杆(1)的任意位置和任意角度的调节并且不受其他针的干扰;趾骨针(10)通过趾骨针夹(9)可以根据趾骨的位置,实现绕固定杆(1)360度的旋转调节以及纵向方向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夹(3)包括锁紧螺母(11)、固定杆球套(12)、固定杆卡簧(13)、固定杆夹架(14)、环夹紧固螺钉(15);所述固定杆夹架(14)通过环夹紧固螺钉(15)和环槽(6-1)固定在环(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杆(1)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杆球套(12)、固定杆卡簧(13)与固定杆夹架(14)连接,固定杆卡簧(13)与固定杆卡簧槽(13-1)连接,固定杆(1)插入固定杆卡簧槽(13-1)中,固定杆球套(12)与固定杆卡簧(13)的内侧连接,固定杆(1)通过固定杆球套六角孔(12-5)与固定杆球套(12)连接;当固定杆(1)相对于固定杆夹架(14)的位置确定后,固定杆夹架(14)通过锁紧螺母(11)与固定杆(1)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环固定线夹(4)有四个,线(2)两根,每根线(2)分别由两个环固定线夹(4)固定,两个环固定线夹(4)分别定位在靠近环(6)的两侧端口位置,另外两个环固定线夹(4)根据骨的位置定位在环(6)的内侧位置以及固定杆(1)的两侧,一根线(2)与环(6)的一侧端口的环固定线夹(4)以及它对面的环固定线夹(4)连接,另外一根线(2)与环(6)的另一侧端口的环固定线夹(4)以及它对面的环固定线夹(4)连接。四个环固定线夹(4)与两根线(2)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所述环固定线夹(4)包括线(2)、环固定线夹架(16)、旋转基体(17)、环卡簧(18)、线环球套(19)、紧固螺母(20)、六角连接件(21)、调节螺钉(22)、末端螺帽(23)以及止动销(24):所述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线环球套(19)、六角连接件(21)与旋转基体(17)固定在一起,环卡簧(18)与旋转基体(17)连接,线环球套(19)与环卡簧(18)的内侧连接,六角连接件(21)通过线环球套六角孔(19-1)与线环球套(19)连接,调节螺钉(22)通过六角连接件内螺纹(21-1)与六角连接件(21)连接,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和线环球套(19)固定在旋转基体(17)表面,线(2)通过调节螺钉内孔(22-1)与调节螺钉(22)连接,末端螺帽(23)通过线(2)与调节螺钉(22)的表面连接,止动销(24)通过末端螺帽(23)与线(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基体(17)通过旋转基体螺钉(25)与环固定线夹架(16)固定连接,环固定线夹架(16)通过线夹螺钉(26)与环(6)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环固定针夹(5)有两个,螺纹针(28)两根,安装在环(6)的下表面以及固定杆(1)的两侧,每个环固定针夹(5)连接一个螺纹针(28),两个环固定针夹(5)与螺纹针(28)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所述环固定针夹(5)包括转盘基体(27)、螺纹针(28)、环卡簧(18)、针环球套(45)、球套连接件(29)、紧固螺母(20)、止动螺母(30)以及保护帽(31):所述转盘基体(27)通过针螺纹(28-1)与螺纹针(28)连接在针螺纹(28-1)的部位,转盘基体(27)通过弹簧槽(27-1)与环卡簧(18)连接,针环球套(45)通过环卡簧(18)与转盘基体(27)连接,球套连接件(29)通过针环球套六角孔(45-1)与针环球套(45)连接,螺纹针(28)通过针螺纹(28-1)和球套连接件的内螺纹孔(29-1)与球套连接件(29)连接,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和针环球套(45)与转盘基体(27)固定连接,止动螺母(30)通过针螺纹(28-1)与紧固螺母(20)的表面连接,保护帽(31)通过针螺纹(28-1)与止动螺母(30)连接,防止螺纹针(28)的松动。进一步地,所述双针夹(8)定位在固定杆(1)上,位于单针夹(7)的下侧,包括针(32)、双针夹架(33)、防松弹簧(34)、针球套(36)、针夹紧固螺母(35):所述针(32)通过双针夹架孔(33-1)与双针夹架(33)连接,防松弹簧(34)与双针夹架(33)的表面连接,针球套(36)通过防松弹簧(34)的内侧与双针夹架(33)连接,针(32)通过针球套孔(36-1)与针球套(36)连接,针夹紧固螺母(35)通过防松弹簧(34)和针球套(36)与双针夹架(3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外固定器,包括线(2)、螺纹针(28)、针(32)、环(6)、趾骨针(10)、固定杆(1)、固定杆夹(3)、环固定线夹(4)、环固定针夹(5)、单针夹(7)、双针夹(8)和趾骨针夹(9);所述固定杆夹(3)包括锁紧螺母(11)、固定杆球套(12)、固定杆卡簧(13)、固定杆夹架(14)、环夹紧固螺钉(15);所述固定杆夹架(14)通过环夹紧固螺钉(15)和环槽(6‑1)固定在环(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杆(1)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杆球套(12)、固定杆卡簧(13)与固定杆夹架(14)连接,固定杆卡簧(13)与固定杆卡簧槽(13‑1)连接,固定杆(1)插入固定杆卡簧槽(13‑1)中,固定杆球套(12)与固定杆卡簧(13)的内侧连接,固定杆(1)通过固定杆球套六角孔(12‑5)与固定杆球套(12)连接;当固定杆(1)相对于固定杆夹架(14)的位置确定后,固定杆夹架(14)通过锁紧螺母(11)与固定杆(1)固定;所述环固定线夹(4)有四个,线两根,每根线分别由两个环固定线夹(4)固定,两个环固定线夹(4)分别定位在靠近环(6)的两侧端口位置,另外两个环固定线夹(4)根据骨的位置定位在环(6)的内侧位置以及固定杆(1)的两侧,一根线与环(6)的一侧端口的环固定线夹(4)以及它对面的环固定线夹(4)连接,另外一根线(2)与环(6)的另一侧端口的环固定线夹(4)以及它对面的环固定线夹(4)连接;四个环固定线夹(4)与两根线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所述环固定线夹(4)包括线(2)、环固定线夹架(16)、旋转基体(17)、环卡簧(18)、线环球套(19)、紧固螺母(20)、六角连接件(21)、调节螺钉(22)、末端螺帽(23)以及止动销(24):所述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线环球套(19)、六角连接件(21)与旋转基体(17)固定在一起,环卡簧(18)与旋转基体(17)连接,线环球套(19)与环卡簧(18)的内侧连接,六角连接件(21)通过线环球套六角孔(19‑1)与线环球套(19)连接,调节螺钉(22)通过六角连接件内螺纹(21‑1)与六角连接件(21)连接,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和线环球套(19)固定在旋转基体(17)表面,线(2)通过调节螺钉内孔(22‑1)与调节螺钉(22)连接,末端螺帽(23)通过线(2)与调节螺钉(22)的表面连接,止动销(24)通过末端螺帽(23)与线(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基体(17)通过旋转基体螺钉(25)与环固定线夹架(16)固定连接,环固定线夹架(16)通过线夹螺钉(26)与环(6)连接;所述环固定针夹(5)有两个,螺纹针两根,安装在环(6)的下表面以及固定杆(1)的两侧,每个环固定针夹连接一个螺纹针(28),两个环固定针夹(5)与螺纹针(28)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所述环固定针夹(5)包括转盘基体(27)、螺纹针(28)、环卡簧(18)、针环球套(45)、球套连接件(29)、紧固螺母(20)、止动螺母(30)以及保护帽(31):所述转盘基体(27)通过针螺纹(28‑1)与螺纹针(28)连接在针螺纹(28‑1)的部位,转盘基体(27)通过弹簧槽(27‑1)与环卡簧(18)连接,针环球套(45)通过环卡簧(18)与转盘基体(27)连接,球套连接件(29)通过针环球套六角孔(45‑1)与针环球套(45)连接,螺纹针(28)通过针螺纹(28‑1)和球套连接件的内螺纹孔(29‑1)与球套连接件(29)连接,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和针环球套(45)与转盘基体(27)固定连接,止动螺母(30)通过针螺纹(28‑1)与紧固螺母(20)的表面连接,保护帽(31)通过针螺纹(28‑1)与止动螺母(30)连接,防止螺纹针(28)的松动;所述双针夹(8)与固定杆(1)连接,位于单针夹(7)的下侧,包括针(32)、双针夹架(33)、防松弹簧(34)、针球套(36)、针夹紧固螺母(35):所述针(32)通过双针夹架孔(33‑1)与双针夹架(33)连接,防松弹簧(34)与双针夹架(33)的表面连接,针球套(36)通过防松弹簧(34)的内侧与双针夹架(33)连接,针(32)通过针球套孔(36‑1)与针球套(36)连接,针夹紧固螺母(35)通过防松弹簧(34)和针球套(36)与双针夹架(33)固定连接;所述双针夹架(33)通过上侧固定杆球套(12‑1)、上侧固定杆卡簧(13‑3)、上侧锁紧螺母(11‑1)、下侧固定杆卡簧(13‑2)、下侧固定杆球套(12‑3)以及下侧锁紧螺母(11‑2)与固定杆(1)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固定杆球套(12‑3)通过下侧固定杆球套六角孔(12‑4)与固定杆(1)连接,下侧固定杆卡簧(13‑2)通过下侧固定杆球套(12‑3)与双针夹架(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针灵活调节的混合式外固定器,包括线(2)、螺纹针(28)、针(32)、环(6)、趾骨针(10)、固定杆(1)、固定杆夹(3)、环固定线夹(4)、环固定针夹(5)、单针夹(7)、双针夹(8)和趾骨针夹(9);所述固定杆夹(3)包括锁紧螺母(11)、固定杆球套(12)、固定杆卡簧(13)、固定杆夹架(14)、环夹紧固螺钉(15);所述固定杆夹架(14)通过环夹紧固螺钉(15)和环槽(6-1)固定在环(6)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杆(1)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杆球套(12)、固定杆卡簧(13)与固定杆夹架(14)连接,固定杆卡簧(13)与固定杆卡簧槽(13-1)连接,固定杆(1)插入固定杆卡簧槽(13-1)中,固定杆球套(12)与固定杆卡簧(13)的内侧连接,固定杆(1)通过固定杆球套六角孔(12-5)与固定杆球套(12)连接;当固定杆(1)相对于固定杆夹架(14)的位置确定后,固定杆夹架(14)通过锁紧螺母(11)与固定杆(1)固定;所述环固定线夹(4)有四个,线两根,每根线分别由两个环固定线夹(4)固定,两个环固定线夹(4)分别定位在靠近环(6)的两侧端口位置,另外两个环固定线夹(4)根据骨的位置定位在环(6)的内侧位置以及固定杆(1)的两侧,一根线与环(6)的一侧端口的环固定线夹(4)以及它对面的环固定线夹(4)连接,另外一根线(2)与环(6)的另一侧端口的环固定线夹(4)以及它对面的环固定线夹(4)连接;四个环固定线夹(4)与两根线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所述环固定线夹(4)包括线(2)、环固定线夹架(16)、旋转基体(17)、环卡簧(18)、线环球套(19)、紧固螺母(20)、六角连接件(21)、调节螺钉(22)、末端螺帽(23)以及止动销(24):所述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线环球套(19)、六角连接件(21)与旋转基体(17)固定在一起,环卡簧(18)与旋转基体(17)连接,线环球套(19)与环卡簧(18)的内侧连接,六角连接件(21)通过线环球套六角孔(19-1)与线环球套(19)连接,调节螺钉(22)通过六角连接件内螺纹(21-1)与六角连接件(21)连接,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和线环球套(19)固定在旋转基体(17)表面,线(2)通过调节螺钉内孔(22-1)与调节螺钉(22)连接,末端螺帽(23)通过线(2)与调节螺钉(22)的表面连接,止动销(24)通过末端螺帽(23)与线(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基体(17)通过旋转基体螺钉(25)与环固定线夹架(16)固定连接,环固定线夹架(16)通过线夹螺钉(26)与环(6)连接;所述环固定针夹(5)有两个,螺纹针两根,安装在环(6)的下表面以及固定杆(1)的两侧,每个环固定针夹连接一个螺纹针(28),两个环固定针夹(5)与螺纹针(28)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所述环固定针夹(5)包括转盘基体(27)、螺纹针(28)、环卡簧(18)、针环球套(45)、球套连接件(29)、紧固螺母(20)、止动螺母(30)以及保护帽(31):所述转盘基体(27)通过针螺纹(28-1)与螺纹针(28)连接在针螺纹(28-1)的部位,转盘基体(27)通过弹簧槽(27-1)与环卡簧(18)连接,针环球套(45)通过环卡簧(18)与转盘基体(27)连接,球套连接件(29)通过针环球套六角孔(45-1)与针环球套(45)连接,螺纹针(28)通过针螺纹(28-1)和球套连接件的内螺纹孔(29-1)与球套连接件(29)连接,紧固螺母(20)通过环卡簧(18)和针环球套(45)与转盘基体(27)固定连接,止动螺母(30)通过针螺纹(28-1)与紧固螺母(20)的表面连接,保护帽(31)通过针螺纹(28-1)与止动螺母(30)连接,防止螺纹针(28)的松动;所述双针夹(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锋赵霞张雷雨胡晓洁陈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