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云芹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92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使用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基座、驱动辊轮、连续转轴、间歇转轴、单向辊筒、刷毛、挡板、手持把柄;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向前推动,直至所述刷毛、挡板抵靠在墙面上而无法转动,两只单向辊筒停止转动,所述左置锥轮、左置轴体停止转动;转动所述驱动螺杆驱动所述螺接插块、摩擦圆环沿侧限位孔滑动;所述辊轮本体左端面与所述摩擦圆环传动接触的轨迹圆半径R变化,使得以同样速度向前推动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时,所述连续转轴、间歇转轴的转速变化,最终实现刷毛、挡板的转速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医院的病房以及各科室房间的地面卫生打扫以及病床的卫生打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部分。现有技术对于地面的打扫采用人工打扫或者扫地机器人来进行,扫地机器人对于粉尘颗粒或者软质细小垃圾来讲,其辊刷完全可以实现清扫。但是对于硬质垃圾,比如破碎的玻璃片、纸团、输液针管来讲,其由于体积较大而且较为坚硬,无法通过辊刷之间的缝隙,强行清扫还会损伤辊刷。而对于病人床面的打扫,显然无法应用扫地机器人,只能使用扫床器进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并且适用于各种垃圾的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可以通过转动所述驱动螺杆然后调节所述摩擦圆环的位置,所述辊轮本体左端面与所述摩擦圆环传动接触的轨迹圆半径R变化,使得以同样速度向前推动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时,所述连续转轴、间歇转轴的转速变化,最终实现刷毛、挡板的转速调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使用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基座、驱动辊轮、连续转轴、间歇转轴、单向辊筒、刷毛、挡板、手持把柄;所述外壳基座为矩形体状,所述外壳基座中部设有中置芯体,所述中置芯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垃圾腔室,每只垃圾腔室远离所述中置芯体的侧面前方分别设有侧置插孔,所述中置芯体包括:前置横腔,沿左右方向设在所述中置芯体前半部分,所述前置横腔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与对应垃圾腔室连通的窄口通孔;中置腔室,设在所述中置芯体中部;第一通孔,设有两只,所述中置腔室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前置横腔连通;后置腔室,设在所述中置芯体后半部分;第二通孔,设有两只,所述后置腔室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中置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的第一通孔对齐;第一插块,设有两只,每只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一只所述第一插块;所述驱动辊轮包括:辊轮转轴,设在所述后置腔室内壁右侧;辊轮本体,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辊轮本体右端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辊轮转轴上,所述辊轮本体下沿穿过所述后置腔室下端面设置;环形插槽,设在所述辊轮本体右端面;顶紧压簧,设在所述环形插槽内,与所述后置腔室内壁右侧抵接;所述连续转轴包括:左置轴体,可转动的穿过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设置,所述左置轴体位于对应第二通孔内的部分设有与对应第一插块配合的左置凹环,所述左置轴体下方中心设有转轴芯孔,所述转轴芯孔侧面设有侧限位孔,所述转轴芯孔内壁还设有第二插块;左置锥轮,设在所述左置轴体上端位于前置横腔内的部分;缺口圆盘,设在所述左置轴体位于所述中置腔室内的部分,所述缺口圆盘侧面设有弧形缺口;曲柄拨叉,设在所述左置轴体位于所述中置腔室内的部分,所述曲柄拨叉与所述弧形缺口对应处;驱动螺杆,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轴芯孔内,所述驱动螺杆后端穿过所述后置腔室后端面设置,所述驱动螺杆外沿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块配合的内置凹环;摩擦圆环,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左置轴体位于所述后置腔室内的部分,所述摩擦圆环右侧与所述辊轮本体左端面传动连接,所述摩擦圆环内壁设有穿过所述侧限位孔并与所述驱动螺杆螺接的螺接插块;所述间歇转轴包括:右置轴体,可转动的穿过位于右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设置,所述右置轴体位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的部分还设有与对应第一插块配合的右置凹环;右置锥轮,设在所述右置轴体上端位于前置横腔内的部分;槽轮,设在所述右置轴体位于所述中置腔室内的部分,所述槽轮圆周侧壁周向均布有与曲柄拨叉传动配合的传动插槽,所述槽轮上相邻传动插槽之间还设有用以锁止缺口圆盘的锁止凹弧;所述单向辊筒设有一对,所述单向辊筒包括:圆柱筒壁,位于对应的的垃圾腔室内,所述圆柱筒壁远离所述中置芯体的端部可转动的插设在对应的侧置插孔内,所述圆柱筒壁内壁周向均布有沿轴向设置的棘齿插槽;棘齿转轴,包括可转动的插设在对应窄口通孔内的转动圆杆、设在所述转动圆杆位于前置横腔内一端的从动锥齿轮、设在所述转动圆杆位于垃圾腔室内一端的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靠近侧置插孔一端沿其轴向设有轴向螺孔并螺接有轴向螺杆,所述轴向螺杆靠近从动锥齿轮的一端有尖锥状的驱动锥头,所述轴向螺孔止端设有沿径向分布的径向插孔,所述径向插孔由孔底到孔口依次设有从动滑块、复位压簧、单向棘齿,位于左侧的从动锥齿轮与所述左置锥轮传动连接,位于右侧的从动锥齿轮与所述右置锥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滑块设有与所述轴向螺杆的驱动锥头抵接配合的倾斜端面,所述单向棘齿设有与所述棘齿插槽配合的楔形齿头,所述楔形齿头在由左向右的视图方向内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变短;所述刷毛密布在位于左侧的单向辊筒的圆柱筒壁外壁上;所述挡板周向均布在位于右侧的单向辊筒的圆柱筒壁外壁上;所述手持把柄铰接在所述外壳基座上端面;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向前推动,直至所述刷毛、挡板抵靠在墙面上而无法转动,两只单向辊筒停止转动,所述左置锥轮、左置轴体停止转动;转动所述驱动螺杆驱动所述螺接插块、摩擦圆环沿侧限位孔滑动;所述辊轮本体左端面与所述摩擦圆环传动接触的轨迹圆半径R变化,使得以同样速度向前推动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时,所述连续转轴、间歇转轴的转速变化,最终实现刷毛、挡板的转速调节。进一步的,每只垃圾腔室后端面分别可拆卸设有一只出尘后盖。在进一步的,所述左置辊腔、右置辊腔下端面前方成型有向下前方倾斜的倾斜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握住所述手持把柄然后将所述清理装置放在地面或者床面进行往复的推垃即可实现清理垃圾:所述垃圾清理装置在向前推动时可以通过刷毛或者挡板将垃圾卷入垃圾腔室内;所述垃圾清理装置在向后推动时,所述刷毛或者挡板保持稳定姿态而不是反向转动,避免将垃圾从垃圾腔室内甩出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可以通过转动所述驱动螺杆然后调节所述摩擦圆环的位置,所述辊轮本体左端面与所述摩擦圆环传动接触的轨迹圆半径R变化,使得以同样速度向前推动所述护理用清理装置时,所述连续转轴、间歇转轴的转速变化,最终实现刷毛、挡板的转速调节。进一步的,所述螺接插块常态下受所述侧限位孔的拘限而无法转动,并且由于螺纹自锁机理也无法前后移动来带动驱动螺杆转动,因此所述螺接插块、摩擦圆环常态下保持稳定姿态,并受辊轮本体左端面作用而带动整个连续转轴转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所述清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所述清理装置的水平截面剖视图。图3是图2中D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所述单向辊筒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A-A截面剖视图。图6是图2中B-B截面剖视图。图7是图2中B-B截面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图2中C-C截面剖视图。图中:1.外壳基座,11.中置芯体,11a.前置横腔,11b.窄口通孔,11c.中置腔室,11d.第一通孔,11e.后置腔室,11f.第二通孔,11g.第一插块,12.垃圾腔室,13.侧置插孔;2.驱动辊轮,21.辊轮转轴,22.辊轮本体,23.环形插槽,24.顶紧压簧;3.连续转轴,31.左置轴体,31a.左置凹环,31b.转轴芯孔,31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基座(1)、驱动辊轮(2)、连续转轴(3)、间歇转轴(4)、单向辊筒(5)、刷毛(6)、挡板(7)、手持把柄(8);所述外壳基座(1)为矩形体状,所述外壳基座(1)中部设有中置芯体(11),所述中置芯体(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垃圾腔室(12),每只垃圾腔室(12)远离所述中置芯体(11)的侧面前方分别设有侧置插孔(13),所述中置芯体(11)包括:前置横腔(11a),沿左右方向设在所述中置芯体(11)前半部分,所述前置横腔(11a)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与对应垃圾腔室(12)连通的窄口通孔(11b);中置腔室(11c),设在所述中置芯体(11)中部;第一通孔(11d),设有两只,所述中置腔室(11c)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所述第一通孔(11d),所述第一通孔(11d)与所述前置横腔(11a)连通;后置腔室(11e),设在所述中置芯体(11)后半部分;第二通孔(11f),设有两只,所述后置腔室(11e)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第二通孔(11f),所述第二通孔(11f)与中置腔室(11c)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1f)与对应的第一通孔(11d)对齐;第一插块(11g),设有两只,每只第二通孔(11f)内分别设有一只所述第一插块(11g);所述驱动辊轮(2)包括:辊轮转轴(21),设在所述后置腔室(11e)内壁右侧;辊轮本体(22),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辊轮本体(22)右端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辊轮转轴(21)上,所述辊轮本体(22)下沿穿过所述后置腔室(11e)下端面设置;环形插槽(23),设在所述辊轮本体(22)右端面;顶紧压簧(24),设在所述环形插槽(23)内,与所述后置腔室(11e)内壁右侧抵接;所述连续转轴(3)包括:左置轴体(31),可转动的穿过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11d)、第二通孔(11f)设置,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对应第二通孔(11f)内的部分设有与对应第一插块(11g)配合的左置凹环(31a),所述左置轴体(31)下方中心设有转轴芯孔(31b),所述转轴芯孔(31b)侧面设有侧限位孔(31c),所述转轴芯孔(31b)内壁还设有第二插块(31d);左置锥轮(32),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上端位于前置横腔(11a)内的部分;缺口圆盘(33),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所述中置腔室(11c)内的部分,所述缺口圆盘(33)侧面设有弧形缺口(33a);曲柄拨叉(34),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所述中置腔室(11c)内的部分,所述曲柄拨叉(34)与所述弧形缺口(33a)对应处;驱动螺杆(35),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轴芯孔(31b)内,所述驱动螺杆(35)后端穿过所述后置腔室(11e)后端面设置,所述驱动螺杆(35)外沿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块(31d)配合的内置凹环;摩擦圆环(36),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所述后置腔室(11e)内的部分,所述摩擦圆环(36)右侧与所述辊轮本体(22)左端面传动连接,所述摩擦圆环(36)内壁设有穿过所述侧限位孔(31c)并与所述驱动螺杆(35)螺接的螺接插块(36a);所述间歇转轴(4)包括:右置轴体(41),可转动的穿过位于右侧的第一通孔(11d)、第二通孔(11f)设置,所述右置轴体(41)位于对应的第二通孔(11f)内的部分还设有与对应第一插块(11g)配合的右置凹环(41a);右置锥轮(42),设在所述右置轴体(41)上端位于前置横腔(11a)内的部分;槽轮(43),设在所述右置轴体(41)位于所述中置腔室(11c)内的部分,所述槽轮(43)圆周侧壁周向均布有与曲柄拨叉(34)传动配合的传动插槽(43a),所述槽轮(43)上相邻传动插槽(43a)之间还设有用以锁止缺口圆盘(33)的锁止凹弧(43b);所述单向辊筒(5)设有一对,所述单向辊筒(5)包括:圆柱筒壁(51),位于对应的的垃圾腔室(12)内,所述圆柱筒壁(51)远离所述中置芯体(11)的端部可转动的插设在对应的侧置插孔(13)内,所述圆柱筒壁(51)内壁周向均布有沿轴向设置的棘齿插槽(51a);棘齿转轴(52),包括可转动的插设在对应窄口通孔(11b)内的转动圆杆(52a)、设在所述转动圆杆(52a)位于前置横腔(11a)内一端的从动锥齿轮(52b)、设在所述转动圆杆(52a)位于垃圾腔室(12)内一端的转轴本体(52c),所述转轴本体(52c)靠近侧置插孔(13)一端沿其轴向设有轴向螺孔并螺接有轴向螺杆(52d),所述轴向螺杆(52d)靠近从动锥齿轮(52b)的一端有尖锥状的驱动锥头,所述轴向螺孔止端设有沿径向分布的径向插孔,所述径向插孔由孔底到孔口依次设有从动滑块(52e)、复位压簧(52f)、单向棘齿(52g),位于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护理用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基座(1)、驱动辊轮(2)、连续转轴(3)、间歇转轴(4)、单向辊筒(5)、刷毛(6)、挡板(7)、手持把柄(8);所述外壳基座(1)为矩形体状,所述外壳基座(1)中部设有中置芯体(11),所述中置芯体(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垃圾腔室(12),每只垃圾腔室(12)远离所述中置芯体(11)的侧面前方分别设有侧置插孔(13),所述中置芯体(11)包括:前置横腔(11a),沿左右方向设在所述中置芯体(11)前半部分,所述前置横腔(11a)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与对应垃圾腔室(12)连通的窄口通孔(11b);中置腔室(11c),设在所述中置芯体(11)中部;第一通孔(11d),设有两只,所述中置腔室(11c)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所述第一通孔(11d),所述第一通孔(11d)与所述前置横腔(11a)连通;后置腔室(11e),设在所述中置芯体(11)后半部分;第二通孔(11f),设有两只,所述后置腔室(11e)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只第二通孔(11f),所述第二通孔(11f)与中置腔室(11c)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1f)与对应的第一通孔(11d)对齐;第一插块(11g),设有两只,每只第二通孔(11f)内分别设有一只所述第一插块(11g);所述驱动辊轮(2)包括:辊轮转轴(21),设在所述后置腔室(11e)内壁右侧;辊轮本体(22),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辊轮本体(22)右端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辊轮转轴(21)上,所述辊轮本体(22)下沿穿过所述后置腔室(11e)下端面设置;环形插槽(23),设在所述辊轮本体(22)右端面;顶紧压簧(24),设在所述环形插槽(23)内,与所述后置腔室(11e)内壁右侧抵接;所述连续转轴(3)包括:左置轴体(31),可转动的穿过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11d)、第二通孔(11f)设置,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对应第二通孔(11f)内的部分设有与对应第一插块(11g)配合的左置凹环(31a),所述左置轴体(31)下方中心设有转轴芯孔(31b),所述转轴芯孔(31b)侧面设有侧限位孔(31c),所述转轴芯孔(31b)内壁还设有第二插块(31d);左置锥轮(32),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上端位于前置横腔(11a)内的部分;缺口圆盘(33),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所述中置腔室(11c)内的部分,所述缺口圆盘(33)侧面设有弧形缺口(33a);曲柄拨叉(34),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所述中置腔室(11c)内的部分,所述曲柄拨叉(34)与所述弧形缺口(33a)对应处;驱动螺杆(35),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轴芯孔(31b)内,所述驱动螺杆(35)后端穿过所述后置腔室(11e)后端面设置,所述驱动螺杆(35)外沿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块(31d)配合的内置凹环;摩擦圆环(36),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左置轴体(31)位于所述后置腔室(11e)内的部分,所述摩擦圆环(36)右侧与所述辊轮本体(22)左端面传动连接,所述摩擦圆环(36)内壁设有穿过所述侧限位孔(31c)并与所述驱动螺杆(35)螺接的螺接插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芹
申请(专利权)人:周云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