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375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采用分别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和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作为父母本,利用eui基因的遗传及性状特性,制得e型杂交水稻种子。该方法使用很少的赤霉素,解决了目前大面积应用的水稻三系不育系和两系不育系包穗严重,及杂交水稻制种时必须喷施赤霉素来使不育系解除包穗,人工和药物成本高的问题,并提高了杂交稻的结实率及产量,进而可提高制种生产的经营效益,且杂交种的纯度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样,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居世界领先。随着我国杂交稻制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程序,为杂交水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种子经营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对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三系或两系不育系为母本,恢复系为父本的“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的制种方法。传统的三系不育系和两系不育系包穗严重,杂交水稻制种其不育系必须喷施赤霉素(俗称920)来使不育系解除包穗,提高结实率以提高产量,制种中的人工和药物成本高。1998年,福建农林大学的杨仁崔教授采用Co-60γ射线照射诱变技术,从杂交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M2群体中获得了高秆隐性突变种质(带有eui基因),并开始了e型杂交水稻的选育和研究。e型杂交水稻是指该类型杂交稻的恢复系或不育系之一或二者皆为含有eui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或长穗颈恢复系。含有eui基因的水稻不育系其最上节间显著伸长,可以减轻或完全解决水稻不育系存在的包穗、包颈现象,含有eui基因的水稻恢复系株高也大大增高,利用长穗颈不育系制种可以少施或不施赤霉素,降低了制种中的人工和药物成本,制种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e型杂交水稻的这一特性使得一批水稻育种家投入了对e型杂交水稻的选育和研究中,并选育出一批长穗颈不育系、恢复系和e型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然而,针对e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方法研究目前还很少,这给e型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造成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采用含有eui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及长穗颈恢复系为制种父母本,利用eui基因的遗传及性状特性,制得e型杂交水稻种子。该方法使用很少的赤霉素,制种产量却更高,降低了制种中的人工和药物成本,提高了制种生产的经营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该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父母本分别为含有隐性eui1基因的恢复系和含有隐性eui2基因的不育系,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为527eR、eR127或63eR,其基因型为eui1eui1EUI2EUI2;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为龙特浦eA2、D62eA2或II-32eA2,其基因型为EUI1EUI1eui2eui2,所得e型杂交水稻的基因型为EUI1eui1EUI2eui2。由于eui1基因和eui2基因为不等位隐性基因,e型杂交水稻种植eui隐性基因不表达,即e型杂交水稻不表现长穗颈,其株系表现与普通杂交稻一样为矮秆短穗颈。所述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种田的选择:选50-200亩的成片稻田,每次制种一个父本,母本不限;稻田周边200米距离内没有其他水稻种植,或抽穗期前15天到齐穗期后15天不能有其他水稻抽穗;在制种父母本孕穗期至齐穗期期间,稻田气温在21℃-33℃之间;2)播差期安排:在南方地区,父本于4月中下旬到5月初分两期进行播种,期间间隔4-8天;母本于5月中下旬到6月初进行播种;父母本播差期在10-31天;其中,以527eR为父本的播始历期为100-105天、以eR127为父本的播始历期为102-107天、以63eR为父本的播始历期为95-100天;以龙特浦eA2为母本的播始历期为72-77天、D62eA2为母本的播始历期为70-75天、II-32eA2为母本的播始历期为81-86天。以福建三明地区为例,第1期父本4月18日左右播种,第2期父本4月22日左右播种,开花授粉期在7月底到8月初,父母本组合的具体播种期、播差期见表1:表1e型杂交稻制种组合、父母本播种期、播差期3)父母本秧苗的移栽:一期父本秧龄为24-28天时,一、二期父本秧苗同时移栽至制种田中,父本株行距12cm×16cm,每丛1株栽插,一期、二期父本各插一行;母本秧龄为20-25天时将秧苗移栽至制种田中,株行距9cm×12cm,每丛2-3株栽插;父母本行比为2:14,厢宽2m;4)花期相遇调控:在始穗期前22天开始,取主穗拨开检查幼穗分化情况,父母本幼穗分化相差大于一期,则调整父母本花期;5)去杂及药剂喷施:始穗前去除早穗株、高株、矮株及异株型株;父本在抽穗5%-8%时喷施1次多效剂,每亩喷施量为15-20g兑水10kg喷雾;母本在抽穗6%-10%时喷施一次赤霉素混合剂,每亩喷施量为6-10g兑水40kg叶面喷施,具体喷施量见表2;始穗后至开花结束期间,去杂2-3次,父本去除表现为非eui的短穗颈株,保留长穗颈株,母本去除散粉株、高株、矮株、异株型株及包颈严重株;当父本出现扬花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天父本始花开始,人工辅助授粉3次;表2e型杂交稻制种父母本多效剂、赤霉素混合剂的喷施量6)二期父本齐穗后5-7天,将一、二期父本从根基部割掉,母本齐穗后25-30天收割,即获得e型杂交稻种子。步骤4)中调整父母本花期的操作方法如下:a)如父本花期晚于母本花期,在父本幼穗分化一期至三期时灌水,促进父本生长发育,并用磷酸二氢钾30-40g兑水12kg喷施父本,连续2次,期间间隔7天,母本每亩施氮肥6-10kg;母本幼穗分化四期前,用0.2-0.25g/kg的多效唑水溶液喷雾1次;在始穗期,父本每亩用赤霉素0.2-0.3g兑水8-10kg叶面喷施1次;b)如父本花期早于母本花期,在父本幼穗分化一期至三期晒田,控制父本生长发育,并用磷酸二氢钾130-180g兑水45kg喷施母本,连续2次,期间间隔6天,对父本每亩施氮肥1-2kg;父本幼穗分化四期前,用0.2-0.25g/kg的多效唑水溶液喷雾1次;在始穗期,母本每亩用赤霉素1g兑水35-40kg叶面喷施1次。步骤5)中所述多效剂是由1-1.5重量份多效唑、4-6重量份硼酸、40-5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混合而成;所述赤霉素混合剂是由10-12重量份赤霉素与30-35重量份磷酸二氢钾混合而成。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长穗颈不育系、长穗颈恢复系为制种父母本,使用很少的赤霉素,就可使制种产量明显提高,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还可降低制种中的人工和药物成本,提高制种生产的经营效益。(2)本专利技术父母本均为长穗颈,容易去除杂株,可使杂交种的纯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3)本专利技术折合每亩喷施赤霉素的量仅为1.33-2.86g,而传统杂交稻制种每亩喷施赤霉素的量高达25-45g,以赤霉素6元/g价格计算,每亩可节约赤霉素成本142-262元,每亩节约赤霉素喷施人工成本100元;以传统杂交稻制种每亩制种产量300斤计算,e型杂交稻的产量可提高20-25%,即每亩提高60-75斤,每斤以10元批发价算,可增加效益600-750元/亩,合计增加经济效益842-1112元/亩。可见,本专利技术方法少施赤霉素,减少了喷施赤霉素的工作量,节约了药物成本和劳工工资的支出,还提高了产量,从而制种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给制种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盈利额,也给广大农民朋友得以实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父母本分别为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和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为527eR、eR127或63eR,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为龙特浦eA2、D62eA2或II‑32eA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父母本分别为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和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为527eR、eR127或63eR,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为龙特浦eA2、D62eA2或II-32eA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种田的选择:选50-200亩的成片稻田,每次制种一个父本,母本不限;稻田周边200米距离内没有其他水稻种植,或抽穗期前15天到齐穗期后15天不能有其他水稻抽穗;在制种父母本孕穗期至齐穗期期间,稻田气温在21℃-33℃之间;2)播差期安排:在南方地区,父本于4月中下旬到5月初分两期进行播种,期间间隔4-8天;母本于5月中下旬到6月初进行播种;父母本播差期在10-31天;3)父母本秧苗的移栽:一期父本秧龄为24-28天时,一、二期父本秧苗同时移栽至制种田中,父本株行距12cm×16cm,每丛1株栽插,一期、二期父本各插一行;母本秧龄为20-25天时将秧苗移栽至制种田中,株行距9cm×12cm,每丛2-3株栽插;父母本行比为2:14,厢宽2m;4)花期相遇调控:在始穗期前22天开始,取主穗拨开检查幼穗分化情况,父母本幼穗分化相差大于一期,则调整父母本花期;5)去杂及药剂喷施:始穗前去除早穗株、高株、矮株及异株型株;父本在抽穗5%-8%时喷施1次多效剂,每亩喷施量为15-20g兑水10kg喷雾;母本在抽穗6%-10%时喷施一次赤霉素混合剂,每亩喷施量为6-10g兑水40kg叶面喷施;始穗后至开花结束期间,去杂2-3次,父本去除表现为非eui的短穗颈株,保留长穗颈株,母本去除散粉株、高株、矮株、异株型株及包颈严重株;当父本出现扬花时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清杞陈幼玉李美德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