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72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有支撑套,支撑套下端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所述支撑套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将支撑套和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底座左上端设有左支撑板,所述底座右上端设有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加工箱,加工箱由一号半箱和二号半箱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搬运、抗震性能好,通过摇把使得传动螺杆与传动螺套相对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一号半箱可以沿着底座左右滑动,这样就方便了一号半箱和二号半箱合并和分离,从而方便了装置后期的维护,实现了土块内循环粉碎修复,从而保证了土块的粉碎、混合效果,实用性强。

A soil improvement device with internal circulatio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il improvement treatment device with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function, including a base.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rods on both sides,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leev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for convenient device handling. The supporting sleev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pring, and the supporting sleeve and the supporting sleeve are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pring.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and fixed, the left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support plate, the right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ight support plate, a processing box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between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and the processing box is composed of a first and a second half boxes.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handling and has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the transmission screw is made possible by rocking the transmission screw. Relatively rotating with the driving screw sleeve, the No.1 and half box can slide along the base left and right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crew thread, thus facilitating the merger and separation of No.1 and No.2 and half boxes, thus facilitating the later maintenance of the device, realizing the recycling crushing and repairing of the soil block, thus ensuring the crushing and mixing effect of the soil block and practicability.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改良设备
,具体是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盐碱地中种植植物的成活率一般都很低,从而影响我国的农林业生产,土壤中盐碱过多时就会形成盐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也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对盐碱地合理的改良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对盐碱性土地改良时,一般采用物理改良,这时就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而现有的装置无法均匀的对物料进行粉碎,从而影响对盐碱地的改良,另外现有的土壤改良装置大多为封闭结构,后期难以对装置内部结构进行维护,进而导致装置使用寿命很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提供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有支撑套,支撑套下端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所述支撑套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将支撑套和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底座左上端设有左支撑板,所述底座右上端设有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加工箱,加工箱由一号半箱和二号半箱构成,二号半箱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半箱底部与底座滑动接触,所述一号半箱左端设有两个导向套,导向套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杆,导向杆左端与左支撑板连接固定,上下两个导向套之间的一号半箱上设有传动螺套,传动螺套中设有传动螺杆,传动螺杆左端穿过左支撑板,传动螺杆左端设有摇把,所述左侧支撑板左侧设有侧板,侧板下端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设有检测仪,所述右支撑板上端设有扶手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位于底座右上侧的蓄电池,所述一号半箱左上侧设有加料斗,加料斗右侧的一号半箱上端固定有提升电机,提升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提升轴,提升轴外侧的一号半箱中设有提升筒,提升筒上端与一号半箱内顶部连接固定,提升筒内部的提升轴外侧设有螺旋叶片和粉碎刀,所述提升筒右上侧设有呈左高右低设置的导料通道,导料通道右侧的二号半箱内设有导料斜板,导料斜板为透明的玻璃板,所述导料斜板左侧板身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过滤孔所在的二号半箱底部设有下料口,下料口所在的底座上设有通口,所述二号半箱内部还设有喷淋修复盘,喷淋修复盘喷淋面与导料斜板平行,所述导料斜板右侧的二号半箱中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中设有紫外消毒灯,紫外消毒灯通过定位杆与二号半箱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支撑板上设有与传动螺杆相配合的转动轴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所在的伸缩气缸下端设有保护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修复盘通过定位杆固定在二号半箱内壁,喷淋修复盘的进水端通过导管连接喷淋泵,喷淋泵通过导管与二号半箱上端的修复液箱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料斗中设有预粉碎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升筒左侧的一号半箱内部设有导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便于搬运、抗震性能好,通过摇把使得传动螺杆与传动螺套相对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一号半箱可以沿着底座左右滑动,这样就方便了一号半箱和二号半箱合并和分离,从而方便了装置后期的维护,实现了土块内循环粉碎修复,从而保证了土块的粉碎、混合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局部放大图。其中:底座1、一号半箱2、二号半箱3、提升筒4、螺旋叶片5、提升轴6、提升电机7、加料斗8、导料通道9、粉碎刀10、导料斜板11、安装腔12、控制面板13、扶手14、右支撑板15、蓄电池16、紫外消毒灯17、通口18、下料口19、过滤孔20、支撑套21、滚轮22、缓冲弹簧23、支撑杆24、保护套25、检测仪26、伸缩气缸27、传动螺套28、摇把29、传动螺杆30、左支撑板31、导向杆32、导向套33、喷淋修复盘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下端设有支撑套21,支撑套21下端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22,滚轮22为自锁式滚轮,所述支撑套21内部设有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将支撑套21和支撑杆24连接固定,这种缓冲机构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装置的抗震性能,所述底座1左上端设有左支撑板31,所述底座右上端设有右支撑板15,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15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加工箱,加工箱由一号半箱2和二号半箱3构成,二号半箱3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半箱2底部与底座1滑动接触,所述一号半箱2左端设有两个导向套33,导向套33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杆32,导向杆32左端与左支撑板31连接固定,上下两个导向套33之间的一号半箱2上设有传动螺套28,传动螺套28中设有传动螺杆30,传动螺杆30左端穿过左支撑板31,传动螺杆30左端设有摇把29,所述左支撑板31上设有与传动螺杆30相配合的转动轴承,通过摇把29使得传动螺杆30与传动螺套28相对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一号半箱2可以沿着底座1左右滑动,这样就方便了一号半箱2和二号半箱3合并和分离,从而方便了装置后期的维护,所述左侧支撑板31左侧设有侧板,侧板下端设有伸缩气缸27,伸缩气缸27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设有检测仪26,通过伸缩气缸27带动检测仪26上下运动,进而方便对土壤的检测,所述伸缩杆所在的伸缩气缸27下端设有保护套25,在不需要检测时,通过伸缩气缸27将检测仪26收入保护套25中,从而实现对检测仪26的保护,所述右支撑板15上端设有扶手14和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电性连接位于底座1右上侧的蓄电池16,所述一号半箱2左上侧设有加料斗8,加料斗8中设有预粉碎机构(图中没有画出),加料斗8右侧的一号半箱2上端固定有提升电机7,提升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提升轴6,提升轴6外侧的一号半箱2中设有提升筒4,提升筒4上端与一号半箱2内顶部连接固定,提升筒4内部的提升轴6外侧设有螺旋叶片5和粉碎刀10,所述提升筒4左侧的一号半箱2内部设有导料板,所述提升筒4右上侧设有呈左高右低设置的导料通道9,导料通道9右侧的二号半箱3内设有导料斜板11,导料斜板11为透明的玻璃板,所述导料斜板11左侧板身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20,过滤孔20所在的二号半箱3底部设有下料口19,下料口19所在的底座1上设有通口18,所述二号半箱3内部还设有喷淋修复盘34,喷淋修复盘34喷淋面与导料斜板11平行,喷淋修复盘34通过定位杆固定在二号半箱3内壁,喷淋修复盘34的进水端通过导管连接喷淋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下端设有支撑套(21),支撑套(21)下端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22),所述支撑套(21)内部设有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将支撑套(21)和支撑杆(24)连接固定,所述底座(1)左上端设有左支撑板(31),所述底座右上端设有右支撑板(15),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15)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加工箱,加工箱由一号半箱(2)和二号半箱(3)构成,二号半箱(3)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半箱(2)底部与底座(1)滑动接触,所述一号半箱(2)左端设有两个导向套(33),导向套(33)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杆(32),导向杆(32)左端与左支撑板(31)连接固定,上下两个导向套(33)之间的一号半箱(2)上设有传动螺套(28),传动螺套(28)中设有传动螺杆(30),传动螺杆(30)左端穿过左支撑板(31),传动螺杆(30)左端设有摇把(29),所述左支撑板(31)左侧设有侧板,侧板下端设有伸缩气缸(27),伸缩气缸(27)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设有检测仪(26),所述右支撑板(15)上端设有扶手(14)和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电性连接位于底座(1)右上侧的蓄电池(16),所述一号半箱(2)左上侧设有加料斗(8),加料斗(8)右侧的一号半箱(2)上端固定有提升电机(7),提升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提升轴(6),提升轴(6)外侧的一号半箱(2)中设有提升筒(4),提升筒(4)上端与一号半箱(2)内顶部连接固定,提升筒(4)内部的提升轴(6)外侧设有螺旋叶片(5)和粉碎刀(10),所述提升筒(4)右上侧设有呈左高右低设置的导料通道(9),导料通道(9)右侧的二号半箱(3)内设有导料斜板(11),导料斜板(11)为透明的玻璃板,所述导料斜板(11)左侧板身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20),过滤孔(20)所在的二号半箱(3)底部设有下料口(19),下料口(19)所在的底座(1)上设有通口(18),所述二号半箱(3)内部还设有喷淋修复盘(34),喷淋修复盘(34)喷淋面与导料斜板(11)平行,所述导料斜板(11)右侧的二号半箱(3)中设有安装腔(12),安装腔(12)中设有紫外消毒灯(17),紫外消毒灯(17)通过定位杆与二号半箱(3)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内循环功能的土壤改良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下端设有支撑套(21),支撑套(21)下端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22),所述支撑套(21)内部设有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将支撑套(21)和支撑杆(24)连接固定,所述底座(1)左上端设有左支撑板(31),所述底座右上端设有右支撑板(15),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15)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加工箱,加工箱由一号半箱(2)和二号半箱(3)构成,二号半箱(3)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半箱(2)底部与底座(1)滑动接触,所述一号半箱(2)左端设有两个导向套(33),导向套(33)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杆(32),导向杆(32)左端与左支撑板(31)连接固定,上下两个导向套(33)之间的一号半箱(2)上设有传动螺套(28),传动螺套(28)中设有传动螺杆(30),传动螺杆(30)左端穿过左支撑板(31),传动螺杆(30)左端设有摇把(29),所述左支撑板(31)左侧设有侧板,侧板下端设有伸缩气缸(27),伸缩气缸(27)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设有检测仪(26),所述右支撑板(15)上端设有扶手(14)和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电性连接位于底座(1)右上侧的蓄电池(16),所述一号半箱(2)左上侧设有加料斗(8),加料斗(8)右侧的一号半箱(2)上端固定有提升电机(7),提升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提升轴(6),提升轴(6)外侧的一号半箱(2)中设有提升筒(4),提升筒(4)上端与一号半箱(2)内顶部连接固定,提升筒(4)内部的提升轴(6)外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山海经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