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条限位且位移式测量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51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8:31
一种齿条限位且位移式测量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它包含方向盘,旋转轴,第一、二轴承,轴承套管,轴承套管固装板,第一、二、三齿轮,转向装置框架前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齿条,传感器连接件,电机,位移传感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用于构成转向装置框架本体,轴承套管、轴承套管固装板和第一、二轴承用于安装旋转轴,旋转轴上依次套接有方向盘、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安装在电机的前轴端并与第一齿轮啮合,齿条设置在第三齿轮下方并与第三齿轮啮合,齿条一端通过传感器连接件连接位移传感器。第三齿轮和齿条实现限位,电机实现振动和回正,位移传感器用于转角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条限位且位移式测量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驾驶模拟器
,尤其涉及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驾驶模拟器是一种驾驶训练的教学设备,它利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营造虚拟驾驶训练环境,学员通过驾驶模拟器的操作部件与模拟驾驶软件进行交互,从而学习驾驶技能。利用模拟驾驶技术对新学员进行培训,不仅可以安全、高效地训练新学员,且具有成本低、零排放、绿色环保的特点;若充分利用模拟驾驶训练方法,将可以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驾驶模拟器通常包括方向盘、离合器、脚刹、油门、手刹、转向灯、雨刮、档位等操作部件。与方向盘相连的机构即为转向装置,它是汽车模拟器所有操作部件中最复杂也最为重要的操作部件,转向装置的仿真度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汽车模拟器的体验。通常来说,驾驶模拟器中的转向装置需要有如下功能:限位、回正和转角测量,如果要获得更好的体验,通常转向装置还可以增加振动功能。限位:通常,驾驶模拟器方向盘转动的时候其转动角度受到限制,通常包括±720度(即方向盘从中位开始可以向左或向右转两圈)和±540度(即方向盘从中位开始可以向左或向右转一圈半)两种。回正: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如果方向盘转动了一定的角度,则方向盘会自动回正到中位。转角测量:为了使得模拟驾驶程序与方向盘联动,需要随时知道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因此就需要在方向盘上安装转角测量传感器。振动仿真:模拟驾驶过程中车辆遇到颠簸路面、碰撞等异常情况时,方向盘会产生振动。在现有技术中,参考中国专利ZL201520879731.8所描述的齿轮齿条式汽车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其利用方向柱、万向节与齿轮齿条进行配合,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齿条的直线运动,并在齿条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基于蜗杆上设置的弹簧的压缩能力,使得转向装置实现回正与限位,同时,配合第一铆钉以及第二铆钉使得驱动杆上的条形磁铁在直线运动过程中磁场发生变化,导致霍尔器件的电压变化,实现方向盘角度测量的功能;虽然该方案也能实现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回正、限位以及角度测量等基本功能,但是由于蜗杆阻力较大,需要配合较大的弹簧才能回正方向盘,导致方向盘回正力过大,安全性和手感较差;参考中国专利ZL201420372533.8所描述的机械式回正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其在方向盘转动时,通过齿轮配合旋转带动了旋转轴旋转,进而带动了限位旋柄、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旋转,当限位旋柄向左或向右旋转触碰到限位块时,方向盘无法继续转动,这就是方向盘的限位功能。在旋转过程中,旋转轴上的两个弹簧还会提供给给方向盘一个自动回正的扭矩,实现方向盘自动回正,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旋转时与霍尔角度传感器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从而实现转角测量。同时,参考中国专利ZL201520224226.X所描述的双弹簧回正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其与中国专利ZL201420372533.8实现方案基本类似,改进了弹簧的安装位置,便于对弹簧进行拆装。但是这两项专利不可避免的缺点在于:(1)方向盘处于中心位置附近时,两弹簧的形变较小,使回正力矩较小,使方向盘在中心位置附近时较难自动回到正中心位。(2)限位块和限位旋柄占用较大空间,使转向装置体积较大。(3)采用了两个弹簧进行回正驱动,成本较高,两个弹簧的个体差异性易导致左右向回正力度不一致。综上,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虽然也能提供基本的如回正、限位角度测量等功能,但无法提供较佳的安全性和手感性,或者必然浪费较大的空间使得转向装置体积较大以及左右回正力度不一致等技术问题,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条限位且位移式测量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方向盘1、旋转轴2、第一轴承3、轴承套管4、第二轴承5、轴承套管固装板6、第一齿轮7、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转向装置框架底板11、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12、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13、齿条14、第三齿轮15、传感器连接件16、位移传感器17、至少一组电机9以及与电机9配合的第二齿轮10,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转向装置框架底板11、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12和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13用于构成转向装置框架本体,轴承套管4端部固定有轴承套管固装板6,轴承套管固装板6可固定安装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上,轴承套管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旋转轴2穿入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中,旋转轴2两端分别套接有方向盘1和第三齿轮15,旋转轴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位于第二轴承5与第三齿轮15之间,齿条14设置于所述转向装置框架本体上且位于第三齿轮15下方,齿条14与第三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10安装在电机9输出轴端并与第一齿轮7啮合,电机9安装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上,齿条14一端连接传感器连接件16,传感器连接件16连接位移传感器17。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17采用电阻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17采用电压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17采用电流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17采用磁阻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17采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17采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可选的,本技术中,可采用多个电机对转向装置进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上,每个电机的中心轴上均接有与电机配合的齿轮,接在每个电机上的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7啮合。本技术工作原理:方向盘、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都套接在旋转轴上,使方向盘、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只能同步的绕旋转轴旋转;第二齿轮套接在电机的中心轴端上,使第二齿轮也只能同步的绕电机的中心轴旋转。(1)由于齿条设置在第三齿轮的下方并且与第三齿轮啮合,齿条可将第三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方向盘转动时,第三齿轮与方向盘同步转动,使齿条作直线运动,齿条的直线运动受到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和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的限制,使第三齿轮转动角度受到限制,从而使方向盘的旋转角度受到限制,实现了转向装置的限位功能。(2)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三齿轮的转动使齿条作直线运动,齿条通过传感器连接件与位移传感器连接,位移传感器可以检测齿条的位置,也即可以检测第三齿轮的转动状态,因第三齿轮与方向盘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转向装置的方向盘转角测量功能。(3)当方向盘向左(或向右)偏离中心位置时,可对电机输入一控制电压(电压的极性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使电机输出轴发生向右(或向左)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也发生向右(或向左)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使第一齿轮也受到力矩发生向右(或向左)转动,从而使方向盘也发生向右(或向左)转动回到中心位置,实现了转向装置的回位功能。(4)电机进行快速的左转和右转切换时,通过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一旋转轴传递到方向盘,使方向盘也发生快速的左转和右转切换,实现了方向盘的振动仿真功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以完全实现转向装置所需要的限位、转角测量、回正功能,并能实现振动功能。2、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齿条的位置从而计算方向盘转角,实现了转向装置的转角测量功能,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并且位移传感器可选性丰富,可针对不同需求。3、采用电机驱动产生回正力,使回正力度均匀且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条限位且位移式测量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方向盘1、旋转轴2、第一轴承3、轴承套管4、第二轴承5、轴承套管固装板6、第一齿轮7、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转向装置框架底板11、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12、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13、齿条14、第三齿轮15、传感器连接件16、位移传感器17、至少一组电机9以及与电机9配合的第二齿轮10,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转向装置框架底板11、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12和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13用于构成转向装置框架本体,轴承套管4端部固定有轴承套管固装板6,轴承套管固装板6固定安装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上,轴承套管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旋转轴2穿入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中,旋转轴2两端分别套接有方向盘1和第三齿轮15,旋转轴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位于第二轴承5与第三齿轮15之间,齿条14设置于所述转向装置框架本体上且位于第三齿轮15下方,齿条14与第三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10安装在电机9输出轴端并与第一齿轮7啮合,电机9安装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上,齿条14一端连接传感器连接件16,传感器连接件16连接位移传感器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条限位且位移式测量的驾驶模拟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方向盘1、旋转轴2、第一轴承3、轴承套管4、第二轴承5、轴承套管固装板6、第一齿轮7、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转向装置框架底板11、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12、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13、齿条14、第三齿轮15、传感器连接件16、位移传感器17、至少一组电机9以及与电机9配合的第二齿轮10,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转向装置框架底板11、转向装置框架左侧板12和转向装置框架右侧板13用于构成转向装置框架本体,轴承套管4端部固定有轴承套管固装板6,轴承套管固装板6固定安装在转向装置框架前板8上,轴承套管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旋转轴2穿入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中,旋转轴2两端分别套接有方向盘1和第三齿轮15,旋转轴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位于第二轴承5与第三齿轮15之间,齿条14设置于所述转向装置框架本体上且位于第三齿轮15下方,齿条14与第三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10安装在电机9输出轴端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十华曾纪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墨泥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