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510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包括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测温系统包括测温电路板,测温电路板连接有测温电路和第一电源,测温电路由若干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i、定值电阻R和开关串联构成,测温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微控制终端,第一微控制终端分别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测压模块、显示屏及控制按钮连接,测压模块与定值电阻R并联;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电路板,报警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微控制终端,第二微控制终端分别与无线通信接收模块、报警器及第二电源连接,该装置可以灵敏而且智能的监测被子内的温度情况,有效的避免儿童因踢被子而着凉的情况,同时又不会影响的儿童的睡眠舒适度以及睡眠质量,能耗低,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大多数儿童在睡眠过程中会有踢被子的行为但又不会主动盖被子,因此很容易着凉感冒。此时需要监护人帮助重新盖好被子。目前市场上有该作用的装置有以下几种:1.利用热成像和红外传感器方式来监测。缺点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遮挡物、光源等的影响而发生误判,准确性较低且价格昂贵。2.穿戴式的温度监测器。该装置需要在儿童睡衣或身上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缺点是传感器较大的体积依附在身上,无论如何调整都避免不了牺牲睡眠的舒适性,甚至会直接影响睡眠。另外,体表或睡衣降温速度过慢,且变化幅度较小。以致该装置不能及时的报警,仍有受凉的风险。而且要达到目的对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要求很高,成本随之上升。3.在被角上装上限位接触器。当儿童踢开被子时,限位接触器受到拉力导通报警电路而报警。缺点是当儿童翻身时可能也会拉动限位接触器,导致错误报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包括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测温系统包括测温电路板,测温电路板连接有测温电路和第一电源,测温电路由若干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i、定值电阻R和开关串联构成,测温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微控制终端,第一微控制终端分别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测压模块、显示屏及控制按钮连接,测压模块与定值电阻R并联;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电路板,报警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微控制终端,第二微控制终端分别与无线通信接收模块、报警器及第二电源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微控制终端为单片机。进一步地,第二微控制终端为单片机。进一步地,无线通信发射模块和无线通信接收模块采用2.4G通讯技术或蓝牙技术。进一步地,第一电源采用锂电池。进一步地,第二电源通过USB与第二微控制终端连接。进一步地,报警器采用蜂鸣器、喇叭、移动设备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测温电路与被子尺寸相配合。进一步地,测温电路板与第一电源组成整体的外侧包覆有软塑料盒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灵敏而且智能的监测被子内的温度情况,有效的避免儿童因踢被子而着凉的情况,同时又不会影响的儿童的睡眠舒适度以及睡眠质量,能耗低,操作简单,经济实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的测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的实施效果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的测温系统的实施效果图;图中:1.测温电路板;2.测温电路;3.第一电源;4.第一微控制终端;5.无线通信发射模块;6.测压模块;7.显示屏;8.控制按钮;9.报警电路板;10.第二微控制终端;11.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2.报警器;13.第二电源;14.软塑料盒体;15.被子;16.被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包括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测温系统包括测温电路板1,测温电路板1连接有测温电路2和第一电源3,测温电路2由若干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i、定值电阻R和开关串联构成,测温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微控制终端4,第一微控制终端4分别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5、测压模块6、显示屏7及控制按钮8连接,测压模块6与定值电阻R并联;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电路板9,报警电路板9上设有第二微控制终端10,第二微控制终端10分别与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1、报警器12及第二电源13连接。第一微控制终端4为单片机。第二微控制终端10为单片机。无线通信发射模块5和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1采用2.4G通讯技术或蓝牙技术。第一电源3采用锂电池。第二电源13通过USB与第二微控制终端10连接。报警器12采用蜂鸣器、喇叭、移动设备中的一种。测温电路2与被子15尺寸相配合。测温电路板1与第一电源3组成整体的外侧包覆有软塑料盒体14。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包括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测温系统设置于被监测的儿童休息房间,报警系统设置于远离儿童房间的监护人房间内,这样报警系统给监护人以通知或提醒时不会影响到儿童,测温系统包括测温电路板1、测温电路2和第一电源3,测温电路2连接于测温电路板1上,第一电源3为整个测温系统提供电力,第一电源3优选可充电的锂电池,供电电压最高不超过6V,不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测温电路2由若干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i、定值电阻R和开关串联构成,测压模块6与定值电阻R并联,利用热敏电阻Ri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通过电压变化来表征温度变化,以监测温度情况,测温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微控制终端4,第一微控制终端4为单片机,第一微控制终端4分别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5、测压模块6、显示屏7及控制按钮8连接,尽量将热敏电阻以及定值电阻的尺寸皆做到小于2毫米,以免太大放置与被子15中,影响舒适性。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电路板9和第二电源13,第二电源13可以采用通过USB与第二微控制终端10连接实现供电,能耗低,报警电路板9上设有第二微控制终端10,第二微控制终端10也是一个单片机,第二微控制终端10分别与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1、报警器12及第二电源13连接,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1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5相配套。无线通信接收模块可采用2.4G通讯技术或蓝牙技术,报警器12可以采用蜂鸣器、喇叭、移动设备中的一种。使用时,整个测温电路2与被子15的尺寸相适配,并置于被子15中被芯16与被套之间的位置,然后接通第一电源3,闭合开关,通过显示屏7和控制按钮8设定好报警范围。测压模块6实时监测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并将数据发送给第一微控制终端4,第一微控终端4通过将数据与设定的报警条件对比,符合条件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系统,导致报警。儿童进入睡眠状态的过程中,被子15内温度逐渐升高,并随后趋于一个稳定值。当踢动被子15时,温度会随之降低,但此时不立即报警,继续监测若干秒,若温度无明显回升,说明被子15确实已被踢开,则监护人会立即接收到报警。待将儿童被子15重新盖好后,按动重置按钮即可重新开始监测。由于测温电路2与人体较为接近,且热敏电阻灵敏度高,所以当被子15内有冷空气进入时,将第一时间引起数据的明显变化,及时的给监护人给以报警。同时,第一微控制终端4的独特算法,可以保证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测温系统包括测温电路板(1),测温电路板(1)连接有测温电路(2)和第一电源(3),测温电路(2)由若干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i、定值电阻R和开关串联构成,测温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微控制终端(4),第一微控制终端(4)分别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5)、测压模块(6)、显示屏(7)及控制按钮(8)连接,测压模块(6)与定值电阻 R并联;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电路板(9),报警电路板(9)上设有第二微控制终端(10),第二微控制终端(10)分别与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1)、报警器(12)及第二电源(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测温系统包括测温电路板(1),测温电路板(1)连接有测温电路(2)和第一电源(3),测温电路(2)由若干个并联的热敏电阻Ri、定值电阻R和开关串联构成,测温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微控制终端(4),第一微控制终端(4)分别与无线通信发射模块(5)、测压模块(6)、显示屏(7)及控制按钮(8)连接,测压模块(6)与定值电阻R并联;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电路板(9),报警电路板(9)上设有第二微控制终端(10),第二微控制终端(10)分别与无线通信接收模块(11)、报警器(12)及第二电源(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微控制终端(4)为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儿童睡觉时踢被子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微控制终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元良宋子丰王建奎赵凯刘海源赵辰刘齐宁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