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针平缝机的小间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016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技术,是为了满足小间距缝纫需求的双针平缝机结构,包括旋梭1、左梭架2、右梭架3,机针4、针夹头5、针杆6,其特征是将左梭架2、右梭架3前后错开的安装在缝纫机上,再把两个旋梭1分别固定在左梭架2、右梭架3上,同时把两枚机针4安装在针夹头5上之后再固定在针杆6上,利用前后错开的两个旋梭1在针刺料的时候分别勾线,并使错开的两枚机针4在勾线位置的平行间距达到较小尺寸要求,使之形成小间距的线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技术,是针对双针平缝机结构的改进。技术背景双针平缝机的旋梭是采用并列设计,而它们针的最小间距是由于 受到针柄直径和旋梭位置的影响,所以间距要比针的直径大,这就不 能满足两针小间距缝纫场合的需求。同时并列设计结构,两针在穿线 时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安装和调试的时候更显得困难,因为此时需 要同时改变相对应的旋梭和针板落针孔的位置,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满足实现两针小间距缝纫需求的 双针平缝机结构。本技术包括旋梭1、左梭架2、右梭架3,机针4、针夹头5、 针杆6,其特征是将左梭架2、右梭架3前后错开的安装在缝纫机上, 再把两个旋梭1分别固定在左梭架2、右梭架3上,同时把两枚机针 4安装在针夹头5上之后再固定在针杆6上,在缝纫机运转时,使前 后错开的旋梭分别勾线,以实现缝纫功能。本技术设计了旋梭l、左梭架2、右梭架3,机针4、针夹头 5、针杆6,利用前后错开的两个旋梭1在针刺料的时候分别勾线, 并使错开的两枚机针3在勾线位置的平行间距达到较小尺寸要求,使 之形成小间距的线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零件安装位置图,图2为本技术设计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l,图2,在双针平缝机上改变了左梭架2和右梭架3的 安装位置,使其前后错开安装,再把两个旋梭1分别固定在左梭架2 和右梭架3上,当针杆6带动针夹头5和机针4往下运动时,错开的 两个旋梭1将分别勾线,保证两个旋梭1在同时勾线的状况下保证了 所形成线迹的平行,其平行间距保证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达到小 间距结构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双针平缝机的小间距结构包括旋梭(1)、左梭架(2)、右梭架(3)、机针(4)、针夹头(5)、针杆(6),其特征是将左梭架(2)、右梭架(3)前后错开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针平缝机的小间距结构,其特 征是将两个旋梭(1)分别固定在左梭架(2)、右梭架(3)上,同时 把两枚机针(4)安装在针夹头(5)上之后再固定在针杆(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缝纫机技术,是为了满足小间距缝纫需求的双针平缝机结构,包括旋梭1、左梭架2、右梭架3,机针4、针夹头5、针杆6,其特征是将左梭架2、右梭架3前后错开的安装在缝纫机上,再把两个旋梭1分别固定在左梭架2、右梭架3上,同时把两枚机针4安装在针夹头5上之后再固定在针杆6上,利用前后错开的两个旋梭1在针刺料的时候分别勾线,并使错开的两枚机针4在勾线位置的平行间距达到较小尺寸要求,使之形成小间距的线迹。文档编号D05B61/00GK201010766SQ20072000386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傅群明, 阮博斌, 阮积祥 申请人: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针平缝机的小间距结构包括旋梭(1)、左梭架(2)、右梭架(3)、机针(4)、针夹头(5)、针杆(6),其特征是将左梭架(2)、右梭架(3)前后错开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群明阮积祥阮博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