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99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包括生态箱和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所述生态箱连通,所述生态箱的一侧设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贯穿设置在生态箱中,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设有杂物槽,且所述杂物槽嵌入设置在进水管中,该种水质净化用的微生物生态箱,具有进料管,通过进料管可以向生态箱中添加有机物和微生物;蓄水箱,包括蓄水箱体、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过滤箱设于蓄水箱体内部,所述过滤箱将蓄水箱体分为待过滤区和过滤区,所述净化箱设于过滤区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有多级净化层,所述多级净化层将过滤区分为净化区和待净化区,所述蓄水箱体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水管和净水管将待过滤区、待净化区和净化区与外界相通。

A water purification tank for outdoor environ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utdoor environment water purifica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n ecological box and a water storage box. The water storage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ecological box. One side of the ecological box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ecological box. The inner of the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undries slot inside, and the sundries slot is embedded and arranged in the inlet. In the water pipe, the microorganism ecologic box for purifying the water is provided with the feeding tube, and the organic matter and microorganism can be added to the ecological box through the feeding tube; the water storage box, including the water storage box, the filter box and the purification box,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filter box divides the storage tank into the filter area and filtration. The purification box is provided with a multi-stage purification layer on one side of the purification box, and the multi-stage purification layer divides the filter into a purification area and a purification area. The water storag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 drainage pipe and a net water pipe respectively, and the filter area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filter area, the purify area and the purifica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
本技术涉及户外环境水净化槽
,具体为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
技术介绍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的问题十分常见,户外的管网覆盖率低,缺乏系统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的管道,很多地方只能直接排放进入生活地附近的河流或者水塘,因此更易污染周边环境,日积月累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人工湿地和土地渗滤虽然能够有效控制出水的氮和磷,但是长期运行,其中介质易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氮和磷的去除效果。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包括生态箱和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所述生态箱连通,所述生态箱的一侧设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贯穿设置在生态箱中,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设有杂物槽,且所述杂物槽嵌入设置在进水管中,所述生态箱的顶部设有透光板和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贯穿设置在生态箱中,所述生态箱的内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生态箱和蓄水箱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收集柱、第一过滤网和水质检测仪,且所述收集柱和第一过滤网均贯穿设置在生态箱中,所述收集柱的侧面设有吸附片,且所述吸附片嵌入设置在收集柱中,所述水质检测仪的侧面设有回流挡板,且所述回流挡板嵌入设置在蓄水箱中,所述蓄水箱的内侧设有出水门,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贯穿设置在蓄水箱中,所述生态箱和蓄水箱的侧面均设有回流管,且所述回流管分别贯穿设置在生态箱和蓄水箱中;蓄水箱,包括蓄水箱体、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过滤箱设于蓄水箱体内部,所述过滤箱将蓄水箱体分为待过滤区和过滤区,所述净化箱设于过滤区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有多级净化层,所述多级净化层将过滤区分为净化区和待净化区,所述蓄水箱体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水管和净水管将待过滤区、待净化区和净化区与外界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侧面设有清理门,且所述清理门嵌入设置在进水管中;所述杂物槽的侧面设有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贯穿设置在进水管中;所述进料管的侧面设有连接绳和防护盖,且所述防护盖与进料管通过连接绳活动连接;所述透光板的材料为PVC塑料板或玻璃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具有进料管,通过进料管可以向生态箱中添加有机物和微生物,让其中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且具有透光板,通过透光板可以透射阳光,方便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具有水质检测仪和回流管,水质检测仪会检测净化一遍后的污水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会将污水通过回流管流入生态箱进行再一次的净化处理,让净化后的水质得到保证,提高了人们食用的健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生态箱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水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生态箱;2-蓄水箱;3-回流管;4-出水管;5-透光板;6-防护盖;7-连接绳;8-进料管;9-进水管;10-清理门;11-吸附片;12-收集柱;13-第一过滤网;14-出水门;15-回流挡板;16-水质检测仪;17-底板;18-杂物槽;19-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包括生态箱1和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与所述生态箱1连通,所述生态箱1的一侧设有进水管9,且所述进水管9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进水管9的内部设有杂物槽18,且所述杂物槽18嵌入设置在进水管9中,所述生态箱1的顶部设有透光板5和进料管8,且所述进料管8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生态箱1的内部设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分别与所述生态箱1和蓄水箱2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板17的顶部设有收集柱12、第一过滤网13和水质检测仪16,且所述收集柱12和第一过滤网13均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收集柱12的侧面设有吸附片11,且所述吸附片11嵌入设置在收集柱12中,所述水质检测仪16的侧面设有回流挡板15,且所述回流挡板15嵌入设置在蓄水箱2中,所述蓄水箱2的内侧设有出水门14,所述蓄水箱2的一侧设有出水管4,且所述出水管4贯穿设置在蓄水箱2中,所述生态箱1和蓄水箱2的侧面均设有回流管3,且所述回流管3分别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和蓄水箱2中;蓄水箱2,包括蓄水箱体、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过滤箱设于蓄水箱体内部,所述过滤箱将蓄水箱体分为待过滤区和过滤区,所述净化箱设于过滤区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有多级净化层,所述多级净化层将过滤区分为净化区和待净化区,所述蓄水箱体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水管和净水管将待过滤区、待净化区和净化区与外界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9的侧面设有清理门10,且所述清理门10嵌入设置在进水管9中,通过打开清理门10可以清理出进水管9中的污渍,让这些杂物不会堵塞掉进水管9;所述杂物槽18的侧面设有第二过滤网19,且所述第二过滤网19贯穿设置在进水管9中,所述第二过滤网19可以初步过滤掉污水中较大体积的杂质,方便后面的净化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8的侧面设有连接绳7和防护盖6,且所述防护盖6与进料管8通过连接绳7活动连接,通过防护盖6可以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到生态箱1中,对其中的微生物造成破坏;所述透光板5的材料为PVC塑料板或玻璃板,通过透光板5可以透射阳光,方便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工作原理:首先,将装有微生物的水源通过进料管8注入到生态箱1中,然后水源中的微生物就会聚集到收集柱12上的吸附片11中,接着可以将污水通入到进水管9中,其中的第二过滤网19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再流入到生态箱1中,污水会被吸附片11上的微生物给净化,接着再通过第一过滤网13对水进行第二次过滤,然后流入到蓄水箱2中,蓄水箱2中的水质检测仪16会对处理过后的水进行检测,水质达标后,出水门14就会打开,水就会通过出水管4流出来,如果没有达标,回流挡板15就会打开,污水会通过回流管3流入到生态箱1中,进行再一次的净化处理,每隔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将清理门10打开,清理掉杂物槽18中的污渍,透光板5可以透射阳光,让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通过防护盖6可以将进料管8盖住,不让一些杂物进入到生态箱1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包括生态箱(1)和蓄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与所述生态箱(1)连通,所述生态箱(1)的一侧设有进水管(9),且所述进水管(9)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进水管(9)的内部设有杂物槽(18),且所述杂物槽(18)嵌入设置在进水管(9)中,所述生态箱(1)的顶部设有透光板(5)和进料管(8),且所述进料管(8)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生态箱(1)的内部设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分别与所述生态箱(1)和蓄水箱(2)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板(17)的顶部设有收集柱(12)、第一过滤网(13)和水质检测仪(16),且所述收集柱(12)和第一过滤网(13)均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收集柱(12)的侧面设有吸附片(11),且所述吸附片(11)嵌入设置在收集柱(12)中,所述水质检测仪(16)的侧面设有回流挡板(15),且所述回流挡板(15)嵌入设置在蓄水箱(2)中,所述蓄水箱(2)的内侧设有出水门(14),所述蓄水箱(2)的一侧设有出水管(4),且所述出水管(4)贯穿设置在蓄水箱(2)中,所述生态箱(1)和蓄水箱(2)的侧面均设有回流管(3),且所述回流管(3)分别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和蓄水箱(2)中;蓄水箱(2),包括蓄水箱体、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过滤箱设于蓄水箱体内部,所述过滤箱将蓄水箱体分为待过滤区和过滤区,所述净化箱设于过滤区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有多级净化层,所述多级净化层将过滤区分为净化区和待净化区,所述蓄水箱体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水管和净水管将待过滤区、待净化区和净化区与外界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环境水净化槽,包括生态箱(1)和蓄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与所述生态箱(1)连通,所述生态箱(1)的一侧设有进水管(9),且所述进水管(9)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进水管(9)的内部设有杂物槽(18),且所述杂物槽(18)嵌入设置在进水管(9)中,所述生态箱(1)的顶部设有透光板(5)和进料管(8),且所述进料管(8)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生态箱(1)的内部设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分别与所述生态箱(1)和蓄水箱(2)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底板(17)的顶部设有收集柱(12)、第一过滤网(13)和水质检测仪(16),且所述收集柱(12)和第一过滤网(13)均贯穿设置在生态箱(1)中,所述收集柱(12)的侧面设有吸附片(11),且所述吸附片(11)嵌入设置在收集柱(12)中,所述水质检测仪(16)的侧面设有回流挡板(15),且所述回流挡板(15)嵌入设置在蓄水箱(2)中,所述蓄水箱(2)的内侧设有出水门(14),所述蓄水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喜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科清源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