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83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切换装置,是组设于缝纫机内部,主要结构包括一支撑轴、一凸轮、一驱动杆、一定位板、一拨杆及一锁定机构,支撑轴上设有一中继连结器及一安装座,中继连结器并与一车针摆动机构相连接,而安装座二侧各设有一从动件,各从动件分别插设于凸轮二面的环形槽内,各环形槽设计有不同的扬程,可藉由扳动拨杆以连动驱动杆及定位板作摆动,以快速切换使用不同的从动件,而达到改变凸轮扬程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一 种组设于缝纫机内部的凸轮切换 装置,便于进行千鸟缝时切换二种不同车针跳动形式。
技术介绍
现在常见的裙子或裤子的下摆,是利用千鸟缝针法 将二块迭合的布料加以车缝结合,由于缝线造形宛如众 鸟展翅飞翔,故称之为千鸟缝,而千鸟缝又称为交叉缝。一般是利用凸轮连动 一 从动组件,而从动组件并与 车针摆动机构相连接,以使车针产生左右跳动的目的; 一般而言,其车针的左右跳动量,为与凸轮上设有对应动作时序的环形槽有关,因此,目前缝纫机业界常见的 技术,是利用二组设有不同扬程的凸轮,与 一 组从动组 件配合使用,其从动组件并与车针摆动机构相连接,当 切换不同凸轮与从动组件结合后,可连动从动组件对应 不同扬程改变其摆动量,进而使车针产生不同的左右跳 动形式。然,其进行车针跳动形式变换时,其从动组件必须 从一组凸轮环形槽移出并同时进入另一组凸轮环形槽 内,由于通常二个不同扬程的凸轮只具有一处相同半径 的交会点可以切入,在二个凸轮间进行切换时必须先准 确地转到此交会点才可以进行切换,不仅浪费时间,且切换时的手续相当繁琐,因而会造成切换时的不便,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凸轮切换装置,可以辅助操作者定位进行切换,以解决过去切换不易的缺点,增加操作切换时的便利性,以提升其车缝时的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凸轮切换装置,主要是包括一支撑轴、 一 凸轮、驱动杆、一定位板、一拨杆及一锁定机构,其中,支撑轴上设有一中继连结器及一安装座,藉由中继连结器可与一车针摆动机构相连接, 而安装座二侧各设有 一 从动件,各从动件分别插设于凸 轮二面的环形槽内,而各环形槽设计有不同的扬程,其 拨杆、驱动杆及定位板分别设于安装座的适当位置,定 位板并与二从动件呈相对。进行切换调整时,是由操作人员扳动拨杆,连动定位板倾斜摆动设定角度,使定位板的一端缘凸出于安装座 一 侧,并插入一侧从动件中的插孔内而形成作用状态,使安装座可与作用中的从动件连结成一体,以达到改变凸轮扬程的目的。故,当凸轮连续转动时,其作用中的从动件会随着相对于凸轮一面上的环形槽内往复滑动,并带动安装座往复摆动,而中继连结器会连动车针摆动机构往复摆动, 由于二侧从动件各自对应有不同的动作行程,其车针摆 动机构自然会有不同的摆动量,而车针的左右跳动量也随之改变;再者,由于另一从动件仍插设于凸轮另面的 环形槽内,因未与定位板作连接而呈现可活动的释放状 态,其凸轮转动后会产生自行往复摆动的状态,但却不 会影响到安装座的摆动。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凸轮切换装置,具有下列 优点1. 本技术的凸轮切换装置,是于一支撑轴11上设有二从动件113,各从动件11 3分别设置于凸轮1 2两 面的环形槽121内,且其切换动作由位于机架21表面的 拨杆16,连动驱动杆13与定位板15锁定其中一从动件 113,以切换凸轮12扬程,使凸轮12带动安装座112作 不同扬程的动作,可增加操作切换时的便利性,提升其 车缝的效率。2. 由于本技术的拨杆一侧设有锁定机构17,可 于切换动作不完整毕时,自动锁定凸轮12的动作,不但 可避免机体的损坏,且可增加切换时的安全性。3. 而本技术驱动杆13 —侧并设有一加压杆14, 可增加驱动杆13带动定位板15作切换时的稳定性,以 确实确实地传达凸轮12带动安装座112的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3 ,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一 );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二 );图5 ,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三);图6 ,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锁定时的动作示意 图(一 );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锁定时的动作示意 图(二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凸轮切11支撑轴111 中继连112安装座1121容置空间1122装置孔1123长孔1124轴杆113从动件1131插孔1132弧形孔1133滑轴12凸轮121环形槽122锁定孔13驱动杆131枢轴132销子14加压杆15定位板16拨杆161插杆17锁定机构171锁定板1711插孔172补助板173插销174弹簧175套管2缝纫机21机架22车针摆动机构221车针23动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为例,进一步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或图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及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凸轮切换装置,为组设于:一专用缝纫机2的一机架21内,其用来分别与一车针摆动机构22及一动力装置23相连接,以衔 接动力装置23的动力并逐次传递至车针摆动机构22 , 而使车针摆动机构22的车针221作左右跳动,其主要包 括-一支撑轴11,其组设于机架21内,支撑轴11上活 动设有一中继连结器111及一安装座112,其中继连结 器111与安装座112连结成一体,中继连结器lll并透 过连杆机构(图中未示),与前述的车针摆动机构22相 连接,而安装座112内并设有一容置空间1121,其容置 空间1121相对于操作的方向设有 一 装置孔1122,而于 安装座112的二相对侧各设有一长孔1123,其安装座112 顶部贯穿设有一轴杆1124;再者,安装座112的二侧各 轴设有一呈L字形的从动件113,各从动件113 —端设 有一弧形孔1132,并轴设于安装座112顶部的轴杆1124 内,且从动件113相对于长孔1123设有一插孔1131,其 从动件113另 一端设有一滑轴1133。一平行设于支撑轴11 一侧的凸轮12,其与前述动 力装置23作动力衔接,而凸轮12的二侧面各设有一环 形槽121,其从动件113—端的滑轴1133插设于环形槽 121内,各环形槽121为具有不同的扬程,因此,凸轮 12转动时可带动前述从动件113与固定座112往复摆动, 并带动中继连结器lll上下摆动,而车针摆动机构则产 生左右摆动的动作,使车针221左右跳动;再者,其凸 轮12的周缘上设有一锁定孔122。一轴设于前述安装座112的装置孔1122的驱动杆 13,其一端设有一枢轴131插设于前述安装座112的容 置空间1121内,其另一端设有一销子132;再者,其驱 动杆13外侧设有一加压杆14,加压杆14可藉由驱动杆 13的销子132带动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杆1124保持靠 合于切换后的位置,可增加驱动杆13带动定位板15作 切换时的稳定性,以确实地传达凸轮12带动安装座112 的动力。一设于前述安装座112的容置空间1121内的定位板 15,其底部轴设于驱动杆13—端的枢轴131,而定位板 15顶部的二端缘分别对应安装座112二侧的长孔1123, 其定位板15顶部呈扇形,呈倾斜摆动状态时,其顶部的 一端缘会突出外露于安装座112表面。一轴设于驱动杆13 —端的拨杆16,其外露于前述 机架21表面。一设于拨杆16下方的锁定机构17,其锁定机构17 同样外露于机架21表面,而锁定机构17包括 一 锁定 板171、 一补助板172、 一插销173、 一弹簧174及一套 管175,其中,插销173 —端插设于补助板172内,而 补助板172并固设于锁定板17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切换装置,其包括: 一支撑轴,其活动设有一中继连结器及一安装座,该中继连结器与该安装座连结成一体,且该中继连结器与一车针摆动机构相连接,该安装座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相对于该安装座一面设有一装置孔,而相对于二侧各设有一长孔,该安装座二侧各轴设有一呈L字形的从动件,该各从动件一端并轴设于该安装座顶部,且该从动件相对于该长孔设有一插孔; 一平行设于支撑轴一侧的凸轮,与一动力装置作动力衔接,该凸轮二面各设有一环形槽,而该从动件一端插设于该环形槽内; 一轴设于该装置孔的驱动杆,其一端设有一枢轴插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另一端并凸设有一销子; 一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定位板,其底部轴设于该驱动杆的枢轴,该定位板顶部的二端缘分别对应该安装座二侧的该长孔; 一轴设于该驱动杆一端的拨杆,外露于机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