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82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包括置于轨道一侧的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两侧均设有玻璃围板,所述玻璃围板由两个透明玻璃组成,两个透明玻璃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竖直摆放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置于开关门开口处,所述第二气管底端连通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远离第二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与开关门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气嘴,所述第二气管一侧设有一列LED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人们上车拥挤不排队的情况,并且空间占用率极小,极大的方便人们上下车。

An intelligent protection fence for rail traffic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ffic, in particular an intelligent protection fencing board for rail traffic, including a switch door placed on one side of the track, and a glass fencing board on both sides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door. The glass encloses are composed of two transparent glasses, and the two transparent glass is formed into a cavity, and a vertical pendulum is provided in the cavity. The second trachea is plac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door,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trachea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as pipe placed horizontally,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gas pipe is far from the second pipe, and the gas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ler inside the switch door, and the first gas pipe and the second trachea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two air pipes. A LED lamp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trachea.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crowded people getting on the bus without queuing up, and the space occupancy rate is very small,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people getting on and off the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
技术介绍
地铁为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从专业角度讲,轻轨和地铁的区别,并非是在天上和地下,而在于其轨重和最大断面客流:轨重每米60公斤以下,每小时客流量1.5万至3万人次的叫轻轨;轨重每米60公斤以上,每小时客流量3万至6万人次的叫地铁。现在人们在地铁旁边只是简单的设置围板,功能十分单一,有的地铁口甚至没有围板,该种设置不能保障人们的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存在上车拥挤不排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地铁进站处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包括置于轨道一侧的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两侧均设有玻璃围板,所述玻璃围板由两个透明玻璃组成,两个透明玻璃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竖直摆放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置于开关门开口处,所述第二气管底端连通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远离第二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与开关门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气嘴,所述第二气管一侧设有一列LED灯。地铁车辆到来的时候,开关门打开的同时气泵也打开,使气体从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上的气嘴喷射出来,使其形成一个与玻璃围板相垂直的气流围板,在气流吹风的作用下,使人们在开关门处自觉排成一队,在LED灯的指示作用下,使人们更加直观的判断出气流围板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开关门为中分式开关门。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靠近气泵的一端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的电源开关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电阻丝给气流加热,防止被气流吹到的人身体上产生不适。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连接有红绿报警灯、扬声器,用于提示人们车辆到来的信息。优选的,所述显示屏远离第二气管的一侧设有若干个USB接口,用于给手机充电。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有效解决人们上车拥挤不排队的情况,并且空间占用率极小,极大的方便人们上下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玻璃围板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气管1、箱体2、加热电阻丝3、温度传感器4、气泵5、USB接口6、显示屏7、红绿报警灯8、扬声器9、玻璃围板10、LED灯11、第二气管12、气嘴13、开关门14、空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包括置于轨道一侧的开关门14,开关门14为中分式开关门,开关门14两侧均设有玻璃围板10,玻璃围板10由两个透明玻璃组成,两个透明玻璃之间形成空腔15,空腔15内设有竖直摆放的第二气管12,第二气管12置于开关门14开口处,第二气管12底端连通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气管1,第一气管1远离第二气管12的一端连接有气泵5,气泵5与开关门14内部的控制器连接,第一气管1、第二气管12上均设有若干个气嘴13,第二气管12一侧设有一列LED灯11。第一气管1靠近气泵5的一端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箱体2,箱体2内设有加热电阻丝3,加热电阻丝3的电源开关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电阻丝3给气流加热,防止被气流吹到的人身体上产生不适,空腔15内设有显示屏7,显示屏7上连接有红绿报警灯8、扬声器9,用于提示人们车辆到来的信息,显示屏7远离第二气管1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USB接口6,用于给手机充电。地铁车辆到来的时候,开关门14打开的同时气泵5也打开,使气体从第一气管1、第二气管12上的气嘴13喷射出来,使其形成一个与玻璃围板10相垂直的气流围板,在气流吹风的作用下,使人们在开关门14处自觉排成一队,在LED灯11的指示作用下,使人们更加直观的判断出气流围板的宽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包括置于轨道一侧的开关门(14),所述开关门(14)两侧均设有玻璃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围板(10)由两个透明玻璃组成,两个透明玻璃之间形成空腔(15),所述空腔(15)内设有竖直摆放的第二气管(12),所述第二气管(12)置于开关门(14)开口处,所述第二气管(12)底端连通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气管(1),所述第一气管(1)远离第二气管(12)的一端连接有气泵(5),所述气泵(5)与开关门(14)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管(1)、第二气管(12)上均设有若干个气嘴(13),所述第二气管(12)一侧设有一列LED灯(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保护围板,包括置于轨道一侧的开关门(14),所述开关门(14)两侧均设有玻璃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围板(10)由两个透明玻璃组成,两个透明玻璃之间形成空腔(15),所述空腔(15)内设有竖直摆放的第二气管(12),所述第二气管(12)置于开关门(14)开口处,所述第二气管(12)底端连通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气管(1),所述第一气管(1)远离第二气管(12)的一端连接有气泵(5),所述气泵(5)与开关门(14)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管(1)、第二气管(12)上均设有若干个气嘴(13),所述第二气管(12)一侧设有一列LED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联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