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孝威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82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其上阀体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下阀体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下阀体的内部设有活塞腔,活塞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连通;所述活塞腔设为阶梯腔,阶梯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阶梯孔和下部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2~4:1;所述活塞腔装配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活塞,下活塞呈阶梯圆柱状且下活塞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相匹配,改善了现有的脚制动总阀输出气压通过控制两个比例继动阀,无法实现前、后刹车同步制动的问题。

Proportional foot brake general valve for heavy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ar brake system, and discloses a proportional foot brake total valve for heavy vehicles. The upper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air hole and a first outlet air hole, and a second inlet air hole and second vent holes are provided in the lower valve body; the inner of the lower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cavit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piston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on the two ends of the valve body. The first outlet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ir hole, the piston cavity is set as a ladder cavity, the ladder cavity includes the first step hole and the second step hole in the upper par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cross section area of the first step hole and the cross section area of the second step hole is 2 ~ 4: 1; the piston cavity is assembled with the same phase. The lower piston, the lower piston is stepped cylinder and the big diameter end and the small diameter of the lower piston match with the first step hole and the second step hole respectively. The output pressure of the existing foot brake total valve is improved by controlling the two proportional relay valve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ynchronous braking of the front and rear brakes can not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广泛应用脚制动总阀,脚制动总阀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其内部的两个刹车气路对汽车的轮毂进行刹车制动,在刹车制动过程中,驾驶人员通过脚踏板踩动顶杆,顶杆驱动顶杆座下行,顶杆座在下行过程中,接通第一刹车气路,第一刹车气路通过分泵进行刹车制动,第一刹车气路接通过后气压随之推动下活塞,下活塞在气压作用下下行,接通第二刹车回路,第二刹车回路也通过分泵进行刹车制动,现有的脚制动总阀的第一刹车气路和第二刹车气路输出以控制两个比例继动阀(主要是针对三轴式卡车的制动),比例继动阀在使用过程中可缩短制动时气室压力建立时间,达到快速制动的目的。然而,现有的脚制动总阀的活塞腔作为汽车的前刹车制动气路,且活塞腔是进行1:1设计的,即脚制动总阀通过输出气压比例为:第一刹车气路:第二刹车气路=1:1的气压分别对两个比例继动阀进行控制,两个比例继动阀分别对前刹车和后刹车进行制动,但是,一方面,由于脚制动总阀中第二刹车气路要通过下活塞下行才会接通,另一方面,第一刹车气路和第二刹车气路达到对应的比例继动阀的气路行程长短不同的原因,导致通过两个刹车气路分别控制两个比例继动阀会有时间延误,达不到前、后刹车同步的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制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以达到通过优化脚制动总阀的内部结构,实现前、后刹车达到同步制动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脚制动总阀输出气压通过控制两个比例继动阀,无法实现前、后刹车同步制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位于上阀体内部的顶杆座,所述上阀体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下阀体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下阀体的内部设有活塞腔且活塞腔设为阶梯腔,阶梯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阶梯孔和下部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2~4:1;所述活塞腔装配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活塞,下活塞呈阶梯圆柱状且下活塞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相匹配;所述下活塞与上阀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中间气腔室,中间气腔室与第一出气孔通过第一气孔连通,下活塞与活塞腔的底部之间形成下气腔室,下气腔室与第二出气孔通过第二气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下活塞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的侧壁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的侧壁相贴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孔的轴向深度大于所述下活塞的大直径端的轴向厚度;所述下活塞的大直径端与小直径端的轴向厚度之和小于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的轴向深度之和。进一步地,所述下活塞的中部开设有排气通孔,且下活塞的小直径端侧壁上开设有径向气孔,径向气孔与排气通孔相通。进一步地,还包括装配于上阀体内部的主活塞和上活门,装配于下阀体内部的排气座和下活门,所述主活塞、上活门、下活塞、上活门和排气座依次排布于同一轴线方向上,且主活塞与所述顶杆座装配连接;所述上活门位于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之间,下活门位于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脚制动总阀通过将其活塞腔进行比例型结构设计,当下活塞在第一出气孔内部气压的推动作用下向下运动,下活塞推动下活门打开,以使第二进气孔的气体进入至活塞腔,由于活塞腔采用阶梯腔,即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的横截面呈比例设计,在刹车制动时,当下活塞处于平衡状态下时,下活塞两侧的气压强度不同,此时,第一出气孔用于控制后刹车制动的比例继动阀,而第二出气孔的气压强度远大于第一出气孔的气压,便可直接控制前刹车制动的刹车分泵,一方面,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同时,可不用配置前刹车制动的比例继动阀,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活塞腔起到与原前刹车制动比例继动阀相同的效果直接控制前刹车制动,消除了前刹车需要通过控制比例继动阀进行制动的时间延误,达到前、后刹车同步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中下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中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文字的目的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包括上阀体1、下阀体2以及位于上阀体1内部的顶杆座4,顶杆座4配设有对其驱动的顶杆,顶杆座4通过橡胶弹簧5推动主活塞6,主活塞6沿轴向方向活动装配于所述上阀体1的内部且主活塞6的侧壁上套有多个密封圈,所述上阀体1设有第一进气孔7和第一出气孔8,主活塞6的端部与上阀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上气腔室F,上气腔室F与第一出气孔8连通,下阀体2设有第二进气孔9和第二出气孔10;所述下阀体2的内部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设为阶梯腔,阶梯腔通过下活塞11分隔成位于上部的中间气腔室G和位于下部的下气腔室H,阶梯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阶梯孔15和下部的第二阶梯孔16,所述第一阶梯孔15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16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2~4:1;所述活塞腔装配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活塞11,下活塞11呈阶梯圆柱状且下活塞11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分别与第一阶梯孔15和第二阶梯孔16相匹配,所述下活塞11与上阀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中间气腔室G,中间气腔室G与第一出气孔8通过第一气孔c连通,下活塞11与活塞腔的底部之间下气腔室H,下气腔室H与第二出气孔10通过第二气孔i连通。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阶梯孔15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16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3:1,同样的,下活塞11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例也为3:1,当下活塞11处于平衡状态下时,中间气腔室G和下气腔室H内部的气压压强之比为1:3,实现第二出气孔10的气压能够取代比例继动阀,对前刹车的刹车分泵进行直接控制。所述下活塞11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的侧壁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孔15和第二阶梯孔16的侧壁相贴附,第一密封圈与上阀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上述的中间气腔室G,第二密封圈与活塞腔的底部之间形成下气腔室H。所述第一阶梯孔15的轴向深度大于所述下活塞11的大直径端的轴向厚度,实现下活塞11在中间气腔室G的气压作用下能够产生下行运动以推动下活门14;所述下活塞11的大直径端与小直径端的轴向厚度之和小于第一阶梯孔15与第二阶梯孔16的轴向深度之和,以实现下活塞11能够完全装配于活塞腔的内部。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梯孔15的轴向深度为所述下活塞11的大直径端的轴向厚度的3倍;所述第二阶梯孔16的轴向深度与所述下活塞11的小直径端的轴向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位于上阀体内部的顶杆座,所述上阀体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下阀体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内部设有活塞腔且活塞腔设为阶梯腔,阶梯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阶梯孔和下部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2~4:1;所述活塞腔装配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活塞,下活塞呈阶梯圆柱状且下活塞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相匹配;所述下活塞与上阀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中间气腔室,中间气腔室与第一出气孔通过第一气孔连通,下活塞与活塞腔的底部之间形成下气腔室,下气腔室与第二出气孔通过第二气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位于上阀体内部的顶杆座,所述上阀体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下阀体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内部设有活塞腔且活塞腔设为阶梯腔,阶梯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阶梯孔和下部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阶梯孔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2~4:1;所述活塞腔装配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活塞,下活塞呈阶梯圆柱状且下活塞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相匹配;所述下活塞与上阀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中间气腔室,中间气腔室与第一出气孔通过第一气孔连通,下活塞与活塞腔的底部之间形成下气腔室,下气腔室与第二出气孔通过第二气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带比例型脚制动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塞的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的侧壁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的侧壁相贴附。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孝威
申请(专利权)人:易孝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