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65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包括底座、铰接于底座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一支撑板可与底座抵接、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定第一支撑板位置的第一限位件,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压块。底座与安装板铰接的结构能够实现安装板与底座间的夹角发生调节,则使用时使用范围广,利用第一支撑板限定支撑板的位置,调节方便,生产效率高。

A jigs with adjustable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gle adjustable fixture, which includes a base and an mounting plate hinged on the base. The mount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a first support plate, a rotating first support plat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position to limit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number of active pressur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Block. The hinged structure of the base and the mounting plate can adjust the angle between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base, so the use range is wide,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limited by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adjustment is convenien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
技术介绍
对于零件钻孔、切削加工时常常需要用到夹具,常规用以加工平面的夹具其基本是水平设置,但是对于一些有曲面结构的零件则需要设置不同角度的夹具来实现加工。公告号为CN2053252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零件变形夹具,包括基座、基座上对称设置2个压板,2个可调节压板,2个定位销。利用该夹具进行加工操作时,将零件毛坯放置在基座上,2个压板从顶端压紧零件毛坯,2个可调节压板分别从两侧顶紧零件毛坯,2个定位销穿过零件毛坯螺接的过孔在基座上。对零件加工时需要调节零件待加工的位置对准刀头以进行接下来的加工操作,但是当该夹具对于曲面结构加工很难实现,而更换其他的夹具以完成对不同部位的加工,实现的加工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铰接于底座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一支撑板可与底座抵接、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定第一支撑板位置的第一限位件,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压块。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零件的不同角度的安装时,首先转动第一支撑板至适当的角度,利用第一限位件限定第一支撑板的位置,此时底座与安装板的角度就限定在了一定的范围内,调节时比较方便,则生产效率就比较高。进一步,第一支撑板与底座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供插块插接的限位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转动的过程中插块插设于限位槽内就使得第一支撑板的位置限定,而设置第一支撑板与底座抵接的位置时,第一支撑板与底座、安装板形成三角形,且第一支撑板和安装板形成的内角为钝角,一定程度上限位稳定。进一步,第一支撑板与底座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滑块,底座或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的齿朝向底座与安装板的铰接点方向倾斜。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沿着齿条滑移的过程时,第一支撑板与底座、安装板形成三角形,且第一支撑板和安装板形成的内角为钝角,当第一支撑板滑移使得内角由锐角向直角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支撑板可直接沿着第一齿条滑移,此时第一支撑板移动方便,而当第一支撑板的位置限定后,第一支撑板会向背离安装板与底座的铰接点的方向受力,第一支撑板固定稳定。进一步,第一支撑板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用以支撑于底座上、且底座上设置有限定第二支撑板位置的第二限位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板的设置进一步的使得第一支撑板的定位效果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有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二齿条,底座上设置有供第二齿条安装的第二安装槽、且第二齿条的齿背离底座与安装板的铰接点方向倾斜,且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抵接的凸块。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件在设置时设置第二支撑板卡嵌在第二齿条上,安装稳定。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嵌槽,第一支撑板转动容置于第一嵌槽内,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嵌槽、第一支撑板转动容置于第二嵌槽内。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容置于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内实现收集时方便,收藏时节约占地面积。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缺口、且缺口设置于安装板远离安装板与底座的铰接点的边沿上,且第一支撑板与缺口接近安装板与底座铰接点的边沿铰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缺口的设置可以用于零件在加工时,给与刀具移动的空间,减少安装板造成的干涉,第一支撑板与缺口的边沿铰接,同样能够减少第一支撑板的干涉。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限位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轴。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轴的设置能够方便安装板的位置的定位,安装时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底座与安装板铰接的结构能够实现安装板与底座间的夹角发生调节,则使用时使用范围广,利用第一支撑板限定支撑板的位置,调节方便,生产效率高;二、第二支撑板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板的支撑效果更加稳定,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基板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安装关系;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安装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基板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安装关系。附图标记:1、底座;2、安装板;21、缺口;22、限位孔;23、限位轴;24、活动压块;3、第一支撑板;41、插块;42、限位槽;43、滑块;44、第一安装槽;45、第一齿条;5、第二支撑板;51、凸块;61、第二齿条;62、第二安装槽;7、第一嵌槽;8、第二嵌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地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1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铰接于底座1上的安装板2,安装板2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板3、转动第一支撑板3可与底座1抵接、且底座1上设置有限定第一支撑板3位置的第一限位件,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压块24。如图1所示,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22、限位孔22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轴23。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3与底座1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插块41,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供插块41插接的限位槽42。在实现零件的不同角度的加工时,首先将底座1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转动第一支撑板3至适当的角度,利用第一支撑板3限定安装板2的位置,限定安装板2位置时,转动第一支撑板3使得第一支撑板3与底座1和安装板2间形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呈钝角的夹角,第一安装板2上的插块41插设于限位槽42内实现安装板2的位置的固定稳定,再将零件固定于支撑板上,当零件正对刀头的位置加工完后,调整安装板2和基座间的夹角以使零件和其他未加工的面正对刀头设置,以实现加工方便,减少更换夹具造成零件的加工精度造成的影响。而夹具的角度调整好后,首先将两件上的零件孔正对限位轴23设置,实现零件的初步定位,然后利用活动压块24压紧零件,以方便交加工。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3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用以支撑于底座1上、且底座1上设置有限定第二支撑板5位置的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包括有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二齿条61,底座1上设置有供第二齿条61安装的第二安装槽62、且第二齿条61的齿背离底座1与安装板2的铰接点方向倾斜,且第二支撑板5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61抵接的凸块51。第二支撑板5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板3的定位更加稳定,在将第二支撑板5支撑于底座1上时,首先需要将第一支撑板3定位,然后在将第二支撑板5支撑在第二齿条61上,实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铰接于底座(1)上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板(3)、转动第一支撑板(3)可与底座(1)抵接、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限定第一支撑板(3)位置的第一限位件,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压块(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铰接于底座(1)上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铰接有第一支撑板(3)、转动第一支撑板(3)可与底座(1)抵接、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限定第一支撑板(3)位置的第一限位件,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活动压块(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3)与底座(1)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插块(41),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供插块(41)插接的限位槽(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3)与底座(1)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滑块(43),底座(1)或安装板(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4),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槽(44)内设置的第一齿条(45)、且第一齿条(45)的齿朝向底座(1)与安装板(2)的铰接点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3)上铰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用以支撑于底座(1)上、且底座(1)上设置有限定第二支撑板(5)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