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42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包括主控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电路、通信天线、ID码输入按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ID码输入按键、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所述语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天线、通信电路、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给每个话筒的音频信号加载不同的ID码,同时在对应的接收装置上设置相应的ID码识别装置,实现对音频信号的进行选择性的接收,避免了其他无线话筒的信号干扰,使得音频信号的传输、播放效果更好。

An anti-jamming intelligent multi-media digital micropho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i-jamming intelligent multimedia digital microphone. The anti-interference intelligent multimedia digital microphone consists of a main control processing module,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 communication circuit, a communication antenna, a ID code input button, a voice acquisition module, a voice processing module and a data storage module. The main control processing module is respectively described.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ID code input key, the voice processing module and the data storage module. The speech acquisi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eech processing module, and the communication antenna,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re connected in turn. By loading different ID codes for the audio signal of each microphone and setting up corresponding ID code recognition device on the corresponding receiving device, the audio signal is selectively received, and the signal interference of other wireless microphone is avoided,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playing effect of the audio signal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数字话筒领域,特别是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被应用与各个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时也会被动的接收一些生产设计火种出现的缺陷。就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而言,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方便、灵活、信息容量大等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得到推广,但与之同时也存在扩音使用灵活性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普遍使用的话筒,大多采用有线的模拟信号进行音频传输。在模拟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环境中电磁波干扰的影响,而且手连接线的影响,存在很大的灵活性问题。另外,还有就是普遍使用的无线话筒,虽然很好的解决了灵活性的问题,但是对环境内的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只能从技术上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任无法完全解决干扰问题,特别是在有限空间之内,多个通信号的数字话筒同时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彼此相互干扰,出现串音、同频干扰的现象,这种情况很难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包括主控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电路、通信天线、ID码输入按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ID码输入按键、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所述语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天线、通信电路、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用于将语音信号与ID确认码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通信天线发送出去,所述ID码输入按键用于手动输入ID确认码,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信号,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将语音信号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发送来的ID确认码。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三级管Q1,三级管Q2,通信天线Y1,晶振N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晶振N1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2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与通信天线Y1电连接,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三级管Q2的发射集电极电连接,三级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电连接,三级管Q2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语音采集模块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三级管Q1,麦克风M1,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为语音信号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容C4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VCC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7并联后的一端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7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三级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6与接地端电连接,三级管Q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9与麦克风M1的正输入端电连接,麦克风M1的负输入端与接地端电连接,麦克风M1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7与接地端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麦克风M1的正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8与电源VCC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还通过电阻C8与接地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还包括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辅助显示输入的ID码信息,所述数据显示模块为LCD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3G、4G、5G、WIFI和蓝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内存模块和移动硬盘模块,所述内存模块和移动硬盘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处理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还包括防摔保护套,所述防摔保护套设置于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的外围,所述防摔保护套采用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还包括供电电源模块,所述供电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电源和供电管理电路,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供电管理电路给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供电,所述供电管理电路为充电电池。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处理模块为嵌入式微处理器,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以Cortex-M3为内核的STM32f103芯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无线话筒使用的灵活性问题,而且能够很好的解决串扰、同频干扰问题,特别是在多个无线话筒同时使用的时候,通过给每个话筒的音频信号加载不同的ID码,同时在对应的接收装置上设置相应的ID码识别装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进行选择性的接收,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其他无线话筒的信号干扰,使得音频信号的传输、播放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语音采集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包括主控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电路、通信天线、ID码输入按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ID码输入按键、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所述语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天线、通信电路、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用于将语音信号与ID确认码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通信天线发送出去,所述ID码输入按键用于手动输入ID确认码,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信号,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将语音信号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发送来的ID确认码。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三级管Q1,三级管Q2,通信天线Y1,晶振N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晶振N1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2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与通信天线Y1电连接,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三级管Q2的发射集电极电连接,三级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电连接,三级管Q2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语音采集模块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三级管Q1,麦克风M1,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为语音信号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容C4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VCC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7并联后的一端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电容C5与电阻R7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包括主控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电路、通信天线、ID码输入按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ID码输入按键、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所述语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天线、通信电路、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用于将语音信号与ID确认码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通信天线发送出去,所述ID码输入按键用于手动输入ID确认码,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信号,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将语音信号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发送来的ID确认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包括主控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电路、通信天线、ID码输入按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ID码输入按键、语音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所述语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天线、通信电路、无线通信模块依次连接,用于将语音信号与ID确认码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通信天线发送出去,所述ID码输入按键用于手动输入ID确认码,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信号,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用于将语音信号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主控处理模块发送来的ID确认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三级管Q1,三级管Q2,通信天线Y1,晶振N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晶振N1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三级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2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与通信天线Y1电连接,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三级管Q2的发射集电极电连接,三级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电连接,三级管Q2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的智能多媒体数字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采集模块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三级管Q1,麦克风M1,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为语音信号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容C4与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VCC电连接,三级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倪发余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漫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