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378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一种取栓支架,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部、中间部和与推送杆相连接的近端部,远端部包括第一闭环网单元,多个第一闭环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中间部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近端部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锥筒结构,第一闭环网单元和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的网孔均小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栓取出装置。远端部和近端部的小网孔设计,回撤过程中血栓不易发生移位、不易脱落。中间部的大网孔设计,便于把血栓完整取出。

A thrombectomy stent and a thrombus remov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medical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thrombectomy bracket and a thrombus removing device. A suppository bracket consists of a bracket body that expands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which comprises a distal part, a middle part, and a close end connected to a push rod, and the distal part includes a first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sleeve structure, and the middle par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The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 is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second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s to form a sleeve structure. The near end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third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s, and a plurality of third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cone tube structure. The net holes of the first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 and the third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 are all smaller than the second closed loop network unit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thrombus removal device. The small mesh design in the distal part and proximal part, the thrombus is not easy to shift and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in the process of retracement. The large mesh design in the middle part is easy to remove the thrombus i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卒中又称中风,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经济负担等特点,严重危害大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中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已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第1位致死原因。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70%至80%。在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大血管闭塞所引起的后果最严重,一直以来是治疗的难点,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药物溶栓,动脉药物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以及几种方法联合使用等。动、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常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救治时间窗要求高,严格要求病人自发病3~4.5小时内赶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对药物也有诸多限制,而且对于最严重的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低。动脉机械取栓装置因为具有以下诸多的优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快速再通,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及卒中介入时间窗可延长。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MerciRetrieval(2004年)和PenumbraStrokeSystems(2008年)作为第一代机械取栓装置。但是,目前就机械取栓装置而言,在取栓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目前的取栓装置的工作部分没有设计有效防止血栓脱落的设计,导致在取栓过程中血栓容易脱落;取栓装置的柔顺性都相对较差,不能与颅内复杂弯曲的血管良好贴壁,导致血栓容易脱落,并容易使脑血管发生痉挛;取栓装置都是只设计单一的显影点,无法在术中判断支架的释放与膨胀情况,不利于医生手术过程中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取栓支架,通过远端部的小网孔设计,中间部的第二闭环网单元的大网孔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抓捕血栓时径向支撑力较小,当支架本体回撤时血栓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血栓取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取栓装置工作时血栓容易脱落,且贴壁性和柔顺性较差,容易导致病人脑血管发生痉挛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栓支架,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部、中间部和与推送杆相连接的近端部,所述远端部包括第一闭环网单元,多个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所述中间部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多个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所述近端部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多个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锥筒结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和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的网孔均小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近端部为斜圆锥筒型结构,且斜圆锥筒型结构的顶点到底边的最短的边线与推送杆的延长线相重合,以形成坡度避免近端部在回撤时管径变小。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远端部和所述中间部均为螺旋圆筒结构,所述锥筒结构为螺旋锥筒结构,从远端部至近端部按照设定螺旋式顺次连接的第一闭环网单元、第二闭环网单元和第三闭环网单元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螺旋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近端部还包括与支架本体的轴线呈钝角的连接线,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由第一波杆、第一波杆和/或连接线组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正弦长波杆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正弦短波杆的头端和尾端的两个平行的正弦短波杆,两个正弦长波杆和两个正弦短波杆围合成类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正弦长波杆、沿长度方向连接在正弦长波杆一端上的连接波杆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正弦短波杆和连接波杆的两端的两个平行的正弦短波杆,两个正弦长波杆、两个正弦短波杆和两个连接波杆围合成类六边形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位于所述远端部的最外侧的相连接的所述正弦长波杆和所述正弦短波杆的交点为波头,所述波头的数量为N,所述中间部的横截面上的第二闭环网单元的节点的数量为n,则N=n-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中间部的位于螺旋结构同一顺位的第二闭环网单元的节点的连接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轴线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角度范围是20°-8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支架本体的壁厚大于所述正弦长波杆、正弦短波杆和连接波杆的宽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远端部的正弦长波杆和正弦短波杆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中间部的正弦长波杆、正弦短波杆和连接波杆的宽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包括两条结构线,每一个结构线包括所述正弦长波杆和与其相连接的正弦短波杆,两个首尾相连接的结构线的其中一个为螺旋线结构,另一个为波浪线结构,所述螺旋线结构和波浪线结构相间分布;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的正弦短波杆为螺旋线结构,所述正弦长波杆和连接波杆为波浪线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的螺距为2.0-10.0mm。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包括所述的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部通过束缚点连接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外部套设有可将取栓支架压入其内的微导管,所述微导管通过微导管连接件与导入鞘管连接;所述取栓支架上还分布有显影结构。有益效果:由远端部、中间部和近端部构成的支架本体的结构,通过远端部的第一闭环网单元的小网孔设计,使得远端部在释放过程抓捕血栓时,产生较大的径向支撑力,当支架本体回撤时,有利于拖动血栓,且在回撤过程中血栓不易脱落作用,有效弥补支架本体的中间部的第二闭环网单元在回撤时血栓发生移位所导致的取栓失败。通过中间部的第二闭环网单元的大网孔设计,使得支架本体在血栓中间打开时能有效嵌入血栓内部,不易把血栓切碎或切割成小形块状,便于把血栓完整取出。通过近端部的第三闭环网单元的小网孔设计,回撤时有效弥补中间部的第二闭环网单元、避免在回撤时血栓发生移位。远端部和近端部的小网孔设计,对血栓的前侧和后侧进行限位,配合中间部将血栓顺利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的螺旋结构呈顺时针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多个闭环网单元组成的螺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闭环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在曲率较大的血管中的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主体在曲率较大的血管的压缩面侧的闭环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主体在曲率较大的血管的扩展面侧的闭环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波头和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螺旋结构的螺旋角度α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的第三闭环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螺旋结构呈逆时针旋转的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取栓支架主体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100),所述支架本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部(110)、中间部(120)和与推送杆(200)相连接的近端部(130),所述远端部(110)包括第一闭环网单元(201),多个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201)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所述中间部(120)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202),多个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202)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所述近端部(130)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203),多个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203)相互连接形成锥筒结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201)和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203)的网孔均小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100),所述支架本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部(110)、中间部(120)和与推送杆(200)相连接的近端部(130),所述远端部(110)包括第一闭环网单元(201),多个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201)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所述中间部(120)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202),多个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202)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所述近端部(130)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203),多个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203)相互连接形成锥筒结构,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201)和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203)的网孔均小于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130)为斜圆锥筒型结构,且斜圆锥筒型结构的顶点到底边的最短的边线与推送杆(200)的延长线相重合,以形成坡度避免近端部(130)在回撤时管径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110)和所述中间部(120)均为螺旋圆筒结构,所述锥筒结构为螺旋锥筒结构,从远端部(110)至近端部(130)按照设定螺旋式顺次连接的第一闭环网单元(201)、第二闭环网单元(202)和第三闭环网单元(203)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螺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130)还包括与支架本体(100)的轴线呈钝角的连接线(306),所述第三闭环网单元(203)由第一波杆(307)第二波杆(308)和/或连接线(306)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环网单元(201)包括两个平行的正弦长波杆(301)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正弦长波杆(301)的头端和尾端的两个平行的正弦短波杆(302),两个正弦长波杆(301)和两个正弦短波杆(302)围合成类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闭环网单元(202)包括两个平行的正弦长波杆(301)、沿长度方向连接在正弦长波杆(301)一端上的连接波杆(303)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正弦长波杆(301)和连接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心
申请(专利权)人: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