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29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24
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包括座体,座体中开设通孔用于装配镜片;座体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粘合定位上弹片;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行程控制凸块沿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壳体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撞击时,载体受撞击的面积较大,因此撞击后的变形较小,可有效提升音圈马达的可靠性。

An impact resistant voice coil motor carrier

An impact resistant voice coil motor carrier, including a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in the seat to assemble the lens.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a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spot grooves and glued and positioned on the bullet; at least three stroke control convex block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at body, and each stroke control convex block is eve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hrough hole to form a support day. Surface, and the surface parallelism of each stroke control bump is consistent; the travel of the carrier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is defined by positioning the voice coil motor housing against. The invention is more easily controlled in the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of the mold, and is not easy to produce bad appearanc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ound coil motor, there is no need to spot glue here, so there is no bad adhesive problem. When the sound coil motor is impacted by external force, the carrier is hit by a larger area, so the deformation after the impact is smaller and can be effectively rais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voice coil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摄像头的音圈马达,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所述微型摄像头可装配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薄型电子产品中。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摄像头音圈马达(VCM)设计中,载体是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所述载体中设有上下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载体外周绕设有线圈,马达的轭铁中对应所述线圈设有磁石,构成当线圈通电时,载体能够因为电磁感应产生上下方向位移,从而实现摄像头的变焦、对焦;所述载体的上部或/和下部端面还定位有弹片,用于产生弹性,保证在线圈不通电时,载体能够恢复至初始的水平状态位置。如图1、2所示,目前现有设计的载体包括圆柱形座体1,座体1的外周对应线圈设有绕线点胶部3以及绕线承载面4;其中,座体的底部四周设有多个塑胶面5。该现有设计的载体在控制音圈马达行程方面采用载体底部塑胶面5与磁石接触,这样对各塑胶面5的平行度及外观的要求很高,且需要加工圆弧面6,从而增加了模具加工的难度,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点胶精度要求很高;另外,基于该现有载体的结构设计,当音圈马达遭到外力冲击时,载体的塑胶面5很容易因外力的冲击而发生变形,从而降低音圈马达的可靠性。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其中,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壳体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天面。由于支撑天面的面积较大,且无需加工圆弧面,因此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较现有技术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2.上述方案中,各所述第一点胶槽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上。3.上述方案中,所述座体的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并且各所述防转挡块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座体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的结构强度起到进一步的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好保护载体,使其不易损坏。4.上述方案中,所述座体的外侧壁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该绕线柱用以定位音圈马达线圈的线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包括座体,座体中开设通孔用于装配镜片;座体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粘合定位上弹片;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行程控制凸块沿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壳体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通过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天面。由于支撑天面的面积较大,且无需加工圆弧面,因此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较现有技术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撞击时,载体受撞击的面积较大,因此撞击后的变形较小,可有效提升音圈马达的可靠性,使客户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以上附图中:1.座体;3.绕线点胶部;4.绕线承载面;5.塑胶面;6.圆弧面;7.座体;8.通孔;9.上端面;10.第一点胶槽;14.行程控制凸块;15.外侧壁;16.防转挡块;18.绕线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3、4所示,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包括一座体7,座体7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8,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7的上端面9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10,各第一点胶槽10凹设于所述上端面9,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图中未绘出);各所述第一点胶槽10沿所述通孔8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9上。其中,所述座体7的上端面9上还设有至少三个(如四个)行程控制凸块14,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14沿所述通孔8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14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壳体(轭铁)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其中,四个行程控制凸块14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天面。由于支撑天面的面积较大,且无需加工圆弧面,因此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较现有技术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所述座体7的外侧壁15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16,各防转挡块16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并且各所述防转挡块16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座体7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的结构强度起到进一步的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好保护载体,使其不易损坏。所述座体7的外侧壁15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18,该绕线柱18用以定位音圈马达线圈的线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撞击时,载体受撞击的面积较大,因此撞击后的变形较小,可有效提升音圈马达的可靠性,使客户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其中,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壳体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其中,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