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98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4:40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包括载体和下盖,载体包括座体,座体中开设第一通孔用于装配镜片;座体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粘合定位上弹片;座体下端面设有多个定位柱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定位柱抵靠下盖,第二点胶槽粘合定位下弹片;座体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凹槽,且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限位块,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下盖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对位摄像头镜片;盖体上表面设有四个定位柱、多个热熔柱及一防尘环;各定位柱分别位于上表面的四个角,定位轭铁;各热熔柱向上凸设,焊接定位下弹片;防尘环围绕第二通孔并同圆心设置;盖体下表面设有三个底部凸台,围绕第二通孔且互呈120度角布置,构成三者的连线为三角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摄像头的音圈马达,具体涉及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所述微型摄像头可装配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薄型电子产品中。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摄像头音圈马达(VCM)设计中,载体是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所述载体中设有上下第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载体外周绕设有线圈,马达的轭铁中对应所述线圈设有磁石,构成当线圈通电时,载体能够因为电磁感应产生上下方向位移,从而实现摄像头的变焦、对焦;所述载体的上部或/和下部端面还定位有弹片,用于产生弹性,保证在线圈不通电时,载体能够恢复至初始的水平状态位置。目前的载体多采用中心对称式设计,这样在生产组装时不用区分方向,比较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一、供应商在绕线时容易弄错方向,造成原材不良;二、在生产过程中摆放载体时,需要人工进行方向的区分,而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差异、工作疏忽等因素,且缺乏防呆机制,很容易使载体摆错方向,造成产线出现大量不良品,增加生产成本。另外,在现有音圈马达的设计中,马达下盖的下表面设有凹槽,预留此凹槽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进行摄像头产品的后续组装要求。借此凹槽的设计,客户企业在对音圈马达及支架进行组装时,可保证两者的组装精度,故对此凹槽平行度及平面度要求很高,这样加大了模具加工的难度。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由载体和下盖沿上下方向组装配合而成;其中,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各定位柱凸设于所述下端面,抵靠定位所述下盖的上表面;各第二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下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下弹片;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上凸设有第一预压凸块,作用于所述下弹片;其中,所述座体的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一处凹槽,并且所述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处限位块;另外,所述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所述下盖包括一矩形的扁平状盖体,该扁平状盖体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其中,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四个定位柱、多个热熔柱以及一防尘环;各所述定位柱分别对应所述上表面的四个角,用于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轭铁;各所述热熔柱向上凸设,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弹片;所述防尘环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同圆心;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二预压凸块,该第二预压凸块与所述载体上的第一预压凸块配合设置,两者共同作用于所述下弹片,使其产生一预变形;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下表面设有三个底部凸台,各底部凸台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且互呈120度角布置,构成三者的连线为一三角形。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凹槽的设置,构成载体的一边尺寸区别于其它三边,以达到视觉防呆的目的,同时还可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视觉检测设备,克服人工放置载体的诸多不足。2.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限位块的设置,以起到治具限位的作用,便于提高载体放置时的效率和准确。3.上述方案中,各所述防转挡块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座体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的结构强度起到一定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不至于损坏载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上述方案中,所述座体的外侧壁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该绕线柱用以定位音圈马达线圈的线端。6.上述方案中,各所述第一点胶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上。7.上述方案中,各所述定位柱以及各所述第二点胶槽均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下端面的四周。8.上述方案中,所述防尘环围绕第二通孔设置,起到密封音圈马达载体的作用。9.上述方案中,通过三个底部凸台的设置,一方面,仅需保证该三底部凸台的表面平行度和平面度即可,相比以往整个下表面的凹槽而言,本案大幅减小了对表面平行度和平面度要求的面积,降低了对模具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底部凸台这种凸起的设计,以及“三角形”的排布,还可以便于客户企业将音圈马达与摄像头其它组件(如支架)连接定位,并能提升定位后的稳定性。10.上述方案中,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上表面还设有防转凸块,该防转凸块对应所述载体设置,用于定位所述载体。1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预压凸块与所述第一预压凸块配合设置,两者共同作用于所述下弹片,使其产生一预变形。通过预变形将有助于线圈突然通电时,载体能够有一微小的位移量,不会对载体造成损伤。12.上述方案中,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PIN脚,用于电性耦接摄像头的其它组件。13.上述方案中,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下表面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有一底面凹槽,各所述底部凸台设于该底面凹槽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一、通过防呆机制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供应商在绕线时弄错方向,造成原材不良,另一方面避免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摆放载体时需要进行方向的区分,费时费力且不可靠,可避免因载体摆错方向造成的产品不良,提高了生产良率。同时,还可通过视觉检测装置实现自动化放置载具,为产品的全自动化生产创造条件;二、通过底部凸台的设计,既不影响客户组装的精度,还可有效提高客户组装良率,又能降低模具加工的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载体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载体的俯视视角立体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载体的仰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载体的仰视视角立体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盖的上方视角的立体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盖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爆炸图。以上附图中:1.座体;2.凹槽;3.第一通孔;4.上端面;5.第一点胶槽;7.下端面;8.定位柱;9.第二点胶槽;10.外侧壁;11.绕线柱;12.防转挡块;13.限位块;14.第一预压凸块;21.扁平状盖体;22.第二通孔;23.上表面;24.定位柱;25.热熔柱;26.防尘环;27.下表面;28.底面凹槽;29.底部凸台;30.防转凸块;31.第二预压凸块;32.PIN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4、7所示,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由载体和下盖沿上下方向组装配合而成;其中,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1,座体1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中设有螺牙,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1的上端面4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5,各第一点胶槽5凹设于所述上端面4,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图中未绘出)。各所述第一点胶槽5沿所述第一通孔3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4上。所述座体1的下端面7上设有多个定位柱8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9;各定位柱8凸设于所述下端面7,抵靠定位所述下盖的上表面23;各第二点胶槽9凹设于所述下端面7,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下弹片(图中未绘出)。各所述定位柱8以及各所述第二点胶槽9均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下端面的四周。所述座体1的下端面7上凸设有第一预压凸块14,作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其特征在于:由载体和下盖沿上下方向组装配合而成;其中,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各定位柱凸设于所述下端面,抵靠定位所述下盖的上表面;各第二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下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下弹片;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上凸设有第一预压凸块,作用于所述下弹片;其中,所述座体的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一处凹槽,并且所述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处限位块;另外,所述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所述下盖包括一矩形的扁平状盖体,该扁平状盖体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其中,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四个定位柱、多个热熔柱以及一防尘环;各所述定位柱分别对应所述上表面的四个角,用于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轭铁;各所述热熔柱向上凸设,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弹片;所述防尘环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同圆心;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二预压凸块,该第二预压凸块与所述载体上的第一预压凸块配合设置,两者共同作用于所述下弹片,使其产生一预变形;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下表面设有三个底部凸台,各底部凸台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且互呈120度角布置,构成三者的连线为一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其特征在于:由载体和下盖沿上下方向组装配合而成;其中,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各定位柱凸设于所述下端面,抵靠定位所述下盖的上表面;各第二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下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下弹片;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上凸设有第一预压凸块,作用于所述下弹片;其中,所述座体的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一处凹槽,并且所述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处限位块;另外,所述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所述下盖包括一矩形的扁平状盖体,该扁平状盖体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其中,所述扁平状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四个定位柱、多个热熔柱以及一防尘环;各所述定位柱分别对应所述上表面的四个角,用于连接定位音圈马达的轭铁;各所述热熔柱向上凸设,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弹片;所述防尘环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同圆心;所述扁平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