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98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4:40
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磁石以及上弹片;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线圈、下弹片以及底座;载体的座体中设有通孔,座体上端面粘合定位上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座体下端面粘合定位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定位于底座上部;载体外周绕设有线圈,线圈与磁石对应设置;在线圈未通电时,上弹片及下弹片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弹片无预压力,一方面在马达通电后,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双向运动,另一方面马达在运动时无需克服弹片的预压力做功,能够快速对焦。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要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并且更加省电,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摄像头的音圈马达,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所述微型摄像头可装配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薄型电子产品中。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摄像头音圈马达(VCM)设计中,其结构通常包括一载体,定位于马达的轭铁中。所述载体中设有上下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其中,座体的外周绕设有线圈,马达的轭铁中对应所述线圈设有磁石,构成当线圈通电时,载体能够因为电磁感应产生上下方向位移,从而实现摄像头的变焦、对焦;所述载体的上部或/和下部端面还定位有弹片,用于产生弹性,保证在线圈不通电时,载体能够恢复至初始的水平状态位置。目前,音圈马达的线圈在通电后,会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单向位移一段距离,达到调整镜头焦距的目的,从而找到合适位置拍出清楚图片来满足用户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音圈马达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仅能做单向运动,因此只能调近焦,而无法调整远焦,并且对焦时间较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所述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磁石以及上弹片;所述磁石在周向上固设于所述轭铁内部,所述上弹片的第一弹性端定位于所述轭铁的顶盖下方;所述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线圈、下弹片以及底座;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的第二弹性端;所述座体的下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则定位于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座体的外周绕设有线圈,该线圈与定位于所述轭铁中的所述磁石对应设置;并且,在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上弹片以及所述下弹片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所述轭铁与所述底座装配定位,两者间界定形成一装配空间;所述载体通过两弹片在音圈马达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定位于所述装配空间中。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这种两装配体的组合装配形式,可提高音圈马达的装配效率并改善产品的良品率。2.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上弹片以及所述下弹片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因此弹片无预压力,一方面在马达通电后,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另一方面马达在运动时无需克服弹片的预压力做功,从而能够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3.上述方案中,所述座体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的接触部为平面,不存在诸如凸台这样使下弹片产生预变形的结构。4.上述方案中,所述磁石与所述下弹片之间具有一间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磁石以及上弹片;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线圈、下弹片以及底座;载体的座体中设有通孔,座体上端面粘合定位上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座体下端面粘合定位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定位于底座上部;载体外周绕设有线圈,线圈与磁石对应设置;在线圈未通电时,上弹片及下弹片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款新型的音圈马达,弹片无预压力,一方面在马达通电后,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另一方面马达在运动时无需克服弹片的预压力做功,从而能够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要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并且更加省电,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立体图;附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图1中B-B向剖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仰视视角立体图。以上附图中:1.轭铁;2.磁石;3.上弹片;4.载体;5.线圈;6.下弹片;7.底座;8.座体;9.通孔;10.装配空间;a.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6所示,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通过两装配体的组合装配形式,可提高音圈马达的装配效率并改善产品的良品率。所述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1、磁石2以及上弹片3;所述磁石2在周向上固设于所述轭铁1内部,所述上弹片3的第一弹性端定位于所述轭铁1的顶盖下方;所述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4、线圈5、下弹片6以及底座7;所述载体4包括一座体8,座体8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9,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8的上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3的第二弹性端;所述座体8的下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下弹片6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6的第二弹性端则定位于所述底座7的上部;所述座体8的外周绕设有线圈5,该线圈5与定位于所述轭铁1中的所述磁石2对应设置;并且,在所述线圈5未通电时,所述上弹片3以及所述下弹片6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因此弹片无预压力,一方面在马达通电后,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另一方面马达在运动时无需克服弹片的预压力做功,从而能够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所述轭铁1与所述底座7装配定位,两者间界定形成一装配空间10;所述载体4通过两弹片在音圈马达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定位于所述装配空间10中。并且,所述磁石2与所述下弹片6之间具有一间隙a。其中,所述座体8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弹片6的第一弹性端的接触部为平面,不存在诸如凸台这样使下弹片6产生预变形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款新型的音圈马达,弹片无预压力,一方面在马达通电后,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另一方面马达在运动时无需克服弹片的预压力做功,从而能够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要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并且更加省电,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间。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所述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磁石以及上弹片;所述磁石在周向上固设于所述轭铁内部,所述上弹片的第一弹性端定位于所述轭铁的顶盖下方;所述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线圈、下弹片以及底座;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的第二弹性端;所述座体的下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则定位于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座体的外周绕设有线圈,该线圈与定位于所述轭铁中的所述磁石对应设置;并且,在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上弹片以及所述下弹片均呈水平的平面状而不存在变形;所述轭铁与所述底座装配定位,两者间界定形成一装配空间;所述载体通过两弹片在音圈马达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定位于所述装配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在上下方向组装定位而成;所述第一装配体包括轭铁、磁石以及上弹片;所述磁石在周向上固设于所述轭铁内部,所述上弹片的第一弹性端定位于所述轭铁的顶盖下方;所述第二装配体包括载体、线圈、下弹片以及底座;所述载体包括一座体,座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座体的上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的第二弹性端;所述座体的下端面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下弹片的第一弹性端,下弹片的第二弹性端则定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