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10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其包括多个初次转印辊(15)、中间转印带(16)、驱动辊(17)、二次转印辊(19)以及整流辊(20)。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50)被施加与调色剂反极性的初次转印偏压,驱动辊(17)被施加与调色剂同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整流辊(20)被配置在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15)与驱动辊(17)之间。整流辊(20)被施加与初次转印偏压或二次转印偏压相同极性的偏压。据此,抑制初次转印偏压与二次转印偏压之间的干扰,并抑制发生因这些偏压干扰引起的图像缺陷。

Image form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1),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transfer rollers (15),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s (16), drive rollers (17), two transfer rollers (19), and rectification rollers (20). The initial transfer bias exerting part (50) is applied to the first transfer bias with the antipolarity of the toner, and the drive roller (17) is applied to the two transfer bias of the same polarity as the toner. The rectifying roller (20)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downstream transfer roller (15) and the driving roller (17) on the downstream side. The rectifying roller (20) is applied to bias voltage which is the same polarity as the initial transfer bias or the two transfer bias voltage. Accordingly,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rimary bias and the secondary bias is suppressed, and the image defects caused by these bias interference are suppres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备与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与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有多个初次转印辊。此外,中间转印带被驱动辊以及从动辊支撑,沿规定的周向转动方向进行周向转动移动。驱动辊与二次转印辊相向配置而形成二次转印夹缝部。在此种技术中,在多个初次转印辊中配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周向转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初次转印辊与驱动辊之间,配置有抵接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的导电性部件。该导电性部件被接地,被施加于初次转印辊的初次转印偏压或施加于驱动辊的二次转印偏压的泄漏电流流到该导电性部件。在如上所述的技术中,施加于初次转印辊的初次转印偏压的泄漏电流有时越过导电性部件而流入驱动辊。此外,施加于驱动辊的二次转印偏压的泄漏电流有时越过导电性部件而流入初次转印辊。其结果,在初次转印动作或二次转印动作会产生噪声电流,存在转印图像发生图像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初次转印偏压与二次转印偏压之间的干扰,抑制发生因这些偏压干扰引起的图像缺陷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个感光鼓、中间转印带、多个初次转印辊、支撑辊、二次转印辊、导电性的抵接部件、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二次转印偏压施加部以及抵接部件偏压施加部。多个感光鼓分别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载持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沿规定的周向转动方向进行周向转动移动。多个初次转印辊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而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感光鼓初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支撑辊在相对于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位于所述周向转动方向下游侧的部位支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二次转印辊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而与所述支撑辊相向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到薄片体。抵接部件被配置成在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中位于所述周向转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抵接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向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施加与所述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初次转印偏压。二次转印偏压施加部向所述支撑辊施加与所述调色剂的极性相同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抵接部件偏压施加部向所述抵接部件施加与所述初次转印偏压或所述二次转印偏压相同极性的偏压。根据本专利技术,抑制初次转印偏压与二次转印偏压之间的干扰,并抑制发生因这些偏压干扰引起的图像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以及支撑辊的周边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以及支撑辊的周边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以及支撑辊的周边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抵接部件、支撑辊以及副抵接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表示所谓的彩色打印机,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为彩色复印机、传真装置或具备它们的功能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未图示的机壳,在该机壳的内部配置如图1所示的部件。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4个图像形成单元1A。各图像形成单元1A分别与黄颜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黑色相对应而配置。在此,说明4个图像形成单元1A中的其中之一单元的结构,关于其它单元也一样。图像形成单元1A具备感光鼓10、显影装置11、带电辊12以及清洁刮板13。感光鼓10具备形成静电潜影的周面(表面)。此外,在感光鼓10的周面形成调色剂像。显影装置11向感光鼓10的周面供给调色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具备带正极性的电的特性。带电辊12使感光鼓10的周面以规定的电位均匀带电。另外,在带电辊12与显影装置11之间配置有根据图像向感光鼓10照射曝光用光的曝光装置R。清洁刮板13清扫从感光鼓10向后述的转印单元14转印调色剂图像后的感光鼓10的周面。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转印单元14。转印单元14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0的周面转印到薄片体上。转印单元14具备对应于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A而配置的多个(4个)初次转印辊15、中间转印带16、驱动辊17(支撑辊)、从动辊18以及二次转印辊19。多个初次转印辊15隔着中间转印带16而与多个感光鼓10分别相向地配置。从后述的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50(电源)向初次转印辊15施加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负)的初次转印偏压。其结果,初次转印辊15使调色剂像从感光鼓10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中间转印带16与多个感光鼓10相向配置,如图1的箭头所示沿规定的周向转动方向进行周向转动移动。中间转印带16在表面重叠地载持各色调色剂图像。驱动辊17在相对于多个初次转印辊15位于中间转印带16的周向转动方向下游侧的部位支撑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并且,驱动辊17具备抵接于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的外周面,并且,将对中间转印带16进行周向转动驱动的驱动力传递至中间转印带16。从后述的二次转印偏压施加部60(电源)向驱动辊17施加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同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从动辊18在驱动辊17的相反侧抵接于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从动辊18从动于中间转印带16而旋转。二次转印辊19与驱动辊17一起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6转印到薄片体(二次转印)。二次转印辊19隔着中间转印带16而与驱动辊17相向配置。另外,二次转印辊19被接地。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未图示的供纸部和定影装置。供纸部向由驱动辊17以及二次转印辊19形成的二次转印夹缝部送出薄片体。定影装置相对于二次转印夹缝部配置在薄片体的搬送方向下游侧,对被转印到薄片体上的调色剂图像实施定影处理。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15以及驱动辊17的周边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有整流辊20(抵接部件)、刮板21、刮板相向辊22、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50、二次转印偏压施加部60以及第一整流偏压施加部70(抵接部件偏压施加部)。整流辊20被配置成在多个初次转印辊15中位于中间转印带16的周向转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15与驱动辊17之间抵接于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整流辊20由具备抵接于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的外周面的导电性的金属辊形成。整流辊20可旋转地被支撑于未图示的轴承。并且,整流辊20通过中间转印带16的内周面与整流辊20的外周面接触而从中间转印带16接收驱动力,从而从动于中间转印带16的周向转动移动而旋转。另外,整流辊20的轴向的长度被设定为至少包含在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的长度。此外,整流辊20并不限定于完全的导电体,可为具备半导电性特性的部件。刮板21在相对于驱动辊17位于中间转印带16的周向转动方向下游侧的部位抵接于中间转印带16的外周面。刮板21沿中间转印带16的宽度方向(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感光鼓,分别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载持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沿规定的周向转动方向进行周向转动移动;多个初次转印辊,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而分别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感光鼓初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支撑辊,在相对于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位于所述周向转动方向下游侧的部位,支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二次转印辊,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而与所述支撑辊相向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到薄片体;抵接部件,具有导电性,被配置成在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中位于所述周向转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抵接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向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施加与所述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初次转印偏压;二次转印偏压施加部,向所述支撑辊施加与所述调色剂的极性相同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以及抵接部件偏压施加部,向所述抵接部件施加与所述初次转印偏压或所述二次转印偏压相同极性的偏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30 JP 2017-013958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感光鼓,分别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载持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沿规定的周向转动方向进行周向转动移动;多个初次转印辊,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而分别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向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感光鼓初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支撑辊,在相对于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位于所述周向转动方向下游侧的部位,支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二次转印辊,隔着所述中间转印带而与所述支撑辊相向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到薄片体;抵接部件,具有导电性,被配置成在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中位于所述周向转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抵接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初次转印偏压施加部,向所述多个初次转印辊施加与所述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初次转印偏压;二次转印偏压施加部,向所述支撑辊施加与所述调色剂的极性相同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以及抵接部件偏压施加部,向所述抵接部件施加与所述初次转印偏压或所述二次转印偏压相同极性的偏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偏压施加部如下地将所述偏压施加于所述抵接部件,即:容许从所述支撑辊以及所述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的其中之一向所述抵接部件流入泄漏电流,并且,阻止从所述支撑辊以及所述最下游侧初次转印辊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川彩加志部谷哲平中村了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