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91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21:25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定影单元的加热构件位于定影部分中,并且,商用电源向加热构件施加交流电压,使得加热构件加热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基于从由检测单元输入的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与包括交流电压的频率的预定频率范围之间比较的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装置,比如复印机和打印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电压被施加到位于面对图像承载构件的转印构件(例如鼓形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以将承载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转印介质(如,片材或高射投影仪(OHP)片材)上。此后,在由图像承载构件和转印构件形成的转印压合部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介质被传送到定影单元,然后被定影单元加热和加压,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转印介质。定影单元包括诸如加热器之类的加热构件以及压靠加热构件以形成定影压合部的加压构件。交流(AC)电源将AC电压施加到加热构件,使得加热构件被加热到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温度。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长期置于高温高湿环境等中并因此吸收了水分且具有降低的电阻的转印介质可能会导致以下图像缺陷。如果在转印调色剂图像的同时转印介质被保持在转印压合部处,则AC电压在转印压合部处经由转印介质叠加在转印电压上,并且因此改变转印压合部处的转印电压。这导致从转印构件流向图像承载构件的电流被交流电压的波形成分偏转,从而导致不均匀的可转印性。因此,在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形成具有不均匀阴影的缺陷图像(在下文中,该缺陷被称为“AC条带”)。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15538号讨论了这样的布置,其中,检测构件被设置为检测在转印构件中流动的电流,并且,如果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同时检测构件检测到的电流的偏转值图像大于预定值,则确定发生了AC条带,并且转印电压被控制。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15538号中讨论的布置中,当由于除AC电压的波形成分(以下称为“AC波形成分”)以外的原因而导致转印构件中流动的电流超过预定值时,也可能发生转印电压的不期望的变化。当不需要改变转印电压时,转印电压的这种变化可能会最终导致图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检测交流(AC)电压经由转印介质叠加在转印电压上以防止图像缺陷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被配置为承载调色剂图像;转印构件,被配置为与图像承载构件接触以形成转印部分,并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转印电源,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电压;定影单元,在转印介质被传送的方向上位于转印部分的下游,定影单元包括加热构件和被配置为与加热构件接触以形成定影部分的加压构件,其中,加热构件包括被定位成与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面对的加热单元,并且从交流电源向加热单元施加电压,使得加热单元加热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第一检测单元,位于转印构件和转印电源之间,并被配置为检测在转印构件中流动的电流;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从第一检测单元输入的第一检测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其中,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基于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与包括交流电源的频率的预定频率范围之间比较的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另外的特征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结构的横截面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交流(AC)电压叠加在转印电压上的机制的示意图。图6A和6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AC波形成分的曲线图。图7A和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AC条带的发生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中出现AC条带的图像的示意图。图9A、图9B和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由检测单元进行的AC波形成分检测期间进行的控制的曲线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AC波形成分检测的流程图。图11A、图11B和图11C是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之间的比较的示意曲线图。图1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未成功地设置适当的转印电压而可能出现的可能的问题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设置适当的转印电压的流程图。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定时图。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定时图。图1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该注意,下面描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对位置等将根据应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和各种条件而按需改变。因此,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下面的描述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横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连接到作为主机设备的个人计算机21。来自个人计算机21的操作开始指令和图像信号被发送到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置控制单元的控制器电路23。控制器电路23控制各种单元,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执行图像形成。控制器电路23能够基于从各种控制单元输入的检测结果和由用户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信息来控制各种单元。如图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作为鼓形感光构件的感光鼓1(图像承载构件)。感光鼓1接收来自驱动源M的驱动力,被以预定圆周速度沿图1中指定的箭头R1的方向驱动和旋转。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感光鼓1具有24mm的外径并以118毫米/秒的圆周速度被驱动和旋转。充电辊2、充电电源3、曝光单元4、显影单元5和清洁单元6位于感光鼓1的周围。显影单元5包括作为显影构件的显影辊5a。清洁单元6包括清洁刀片6a。充电电源3向充电辊2施加电压。调色剂被存储在显影单元5中,并且显影电源(未示出)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使得显影辊5a可以承载存储在显影单元5中的调色剂。此外,转印辊8被定位成面对感光鼓1。转印辊8是与感光鼓1抵接以形成转印压合部Nt(转印部分)的转印构件。转印辊8包括金属芯和在金属芯的表面上形成的导电的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构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芯具有5mm的外径,弹性构件具有3.75mm的厚度,并且转印辊8的电阻值被调整为107Ω至109Ω。另外,转印辊8与转印电源18连接,并且,在转印辊8与转印电源18之间设有检测流向转印辊8的电流的检测单元19(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加压构件30和加热构件31的定影单元14在沿着转印介质P被传送的方向设置在转印压合部Nt的下游。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片材馈送盒9和片材排出盘17。片材馈送盒9是用于存储诸如片材和高架投影仪(OHP)片材之类的传送介质P的存储单元。片材排出盘17是用于堆叠形成有图像并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转印介质P的堆叠单元。此外,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顶部传感器10,环境传感器24(第二检测单元),电压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被配置为承载调色剂图像;转印构件,被配置为与图像承载构件接触以形成转印部分,并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转印电源,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电压;定影单元,在转印介质被传送的方向上位于转印部分的下游,定影单元包括加热构件和被配置为与加热构件接触以形成定影部分的加压构件,其中加热构件包括被定位成与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面对的加热单元,并且从交流电源向加热单元施加电压以使得加热单元加热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第一检测单元,位于转印构件和转印电源之间,并被配置为检测在转印构件中流动的电流;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从第一检测单元输入的第一检测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其中,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基于在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与包括交流电源的频率的预定频率范围之间比较的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5 JP 2016-243807;2016.12.26 JP 2016-25183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被配置为承载调色剂图像;转印构件,被配置为与图像承载构件接触以形成转印部分,并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转印电源,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电压;定影单元,在转印介质被传送的方向上位于转印部分的下游,定影单元包括加热构件和被配置为与加热构件接触以形成定影部分的加压构件,其中加热构件包括被定位成与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面对的加热单元,并且从交流电源向加热单元施加电压以使得加热单元加热保持在定影部分中的转印介质;第一检测单元,位于转印构件和转印电源之间,并被配置为检测在转印构件中流动的电流;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从第一检测单元输入的第一检测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其中,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基于在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与包括交流电源的频率的预定频率范围之间比较的结果来控制转印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于当在转印介质没有保持在转印部分中的同时控制单元控制转印电源以使得预定值的电流流向转印构件时从转印电源施加到转印构件的电压的值,控制单元确定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要从转印电源施加到转印构件的第一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基于在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与所述预定频率范围之间比较的结果,控制单元把要从转印电源施加到转印构件的电压相对于第一电压改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在所述预定频率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把要从转印电源施加到转印构件的电压改变为具有与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同的极性和比第一电压的绝对值大的绝对值的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转印部分中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情况下,基于在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与所述预定频率范围之间比较的结果,控制单元根据从第一检测结果获得的频率的相位来改变要从转印电源施加到转印构件的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使通过计算借助计算第一检测结果的简单移动平均值一次而获得的第一波形的简单移动平均值所获得的第二波形的梯度改变的点被确定为峰值,并且将从相邻峰值之间的间隔获得的频率与所述预定频率范围进行比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相邻峰值是使第二波形的梯度从正变负的第一峰值和使第二波形的梯度从负变正的第二峰值,并且将从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之间的间隔获得的频率与所述预定频率范围进行比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第二波形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之间的电流值差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淳饭田健一石川晋平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