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明专利>正文

竹荪大田栽培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1908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荪大田栽培新方法,通过克隆技术进行组织细胞分离、培养、获得母种。原种配方:小麦50‑60%,麦麸10‑15%,土壤20 25%,石膏卜2%,过磷酸钙卜2%,含水量60 65%,装瓶,灭菌、接入母种。栽培种制作:植物有机物70‑80%,加10‑15%的麦麸,加1%的石膏,加入1%的白糖,含水量60‑65%,装袋、灭菌,接种、培养。栽培新方法:将水稻田耕作后,播上竹荪的菌种,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荫度70‑90%,温度5‑20℃,土壤含水量60 65%,空气相对湿度80 95%,通过这些方法至出菇收获。本创新方法成本低效果好,按照本法可以栽培出与野生质量完全相同的羊肚菌。

A new cultivation method of bamboo fungus in fiel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f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Bamboo Sunflower, in which tissue cells are isolated, cultured and maternal seeds are obtained by cloning technology. The original formula: 50 wheat, 60% wheat, 10 wheat bran 15%, 2025% soil, 2% gypsum, 2% superphosphate, 6065% water, bottling, sterilization, access to mother species. Cultivation species: 70 plant organic matter 80%, plus 10 wheat bran 15%, plus 1% gypsum, 1% sugar, moisture 60, 65%, bagging, sterilization, inoculation, culture. New cultivation methods: after the rice field is cultivated, the fungus of the bamboo fungus is planted, the plastic film is insulated, the moisture is moisturizing, the shade is 70 and 90%, the temperature is 5 20 degrees,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s 6065%, the air relative humidity is 8095%, through these methods to the mushroom harvest. This innovative method has low cost and good effect.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Morchella with the same wild quality can be cultiv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荪大田栽培新方法
该专利技术技术属于生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竹荪人工大田商业化栽培的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采集竹荪进行人工生物克隆方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细胞组织分离,获得羊肚菌的优良菌株,经过提纯复壮,培养出羊肚菌母种,然后经过不同的原料、不同配方,对比研制出适合羊肚菌的菌丝生长的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原料和配方,制出了羊肚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在栽培方法上,经过23年的摸索试验和1000多次的失败,总结出了先进的本栽培方法,获得了羊肚菌在大田商业化栽培的成功。羊肚菌是一种非常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它主要生长在大山区森林之中,一年只长一次,由于受地区条件和资源等限制,产量很少,采集十分困难。目前市场售价每公斤1500-1800元,产品主要出口西欧国家,需大量货源。羊肚菌的作用:羊肚菌是世界上很名贵的菌类,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20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能。对精肾亏损、阳萎不举、性功能减退、性欲冷淡有明显的作用。长期食用可防癌抗癌、抑制肿瘤、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在医学上和保健上都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羊肚菌营养成份:羊肚菌干鲜均可食用,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蛋白质22%、粗脂肪3.82%、氨基酸高达20多种,含47.47%,特别是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很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4.14%,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被誉为食品之冠。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医药中久负盛名的良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羊肚菌用于治疗各种胃病。过去人们把羊肚菌作为敬献皇帝的滋补贡品,如今已成为出口西欧国家的高档食品,是一种不含任何激素,无任何副作用的天然保健品,是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长寿食品。
技术介绍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早在1883年,英、美、法等国家开始了栽培研究,时过100多年都没有完全取得成功,直到1986年4月,美国一名大学教授ROmOwer第一个申报了羊肚菌人工栽培专利技术专利,当时这项技术震惊了全世界,遗憾的是他还未等到专利颁布的前几周,就被谋杀在旧金山,从此这项专利断绝了实施。两年后,1988年6月,美国另一名大学教授sanROnaid(曾与ROmOwer教授当过助手),又申报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的专利技术专利,但这项专利已过10多年,仍然没有实现大田栽培竹荪的商业化方法。在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研究单位超过1万多家,人们都看到了羊肚菌的高昂价格和市场前景非常诱人,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研究。可是羊肚菌生长有很多奥秘,人工栽培并不像普通食用菌那么简单,很多单位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专家,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朱斗锡教授,是国内研究羊肚菌最早的人,他从1985年开始研究羊肚菌,1992年首次在野外利用纯菌种栽培成功,2000年在野外中试栽培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zL00112812.4。但这种方法还存在投资高,工序复杂,产量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还无法实现竹荪在大田进行商业化栽培。近10多年来,朱斗锡教授主要精力放在羊肚菌的菌种研究和栽培技术管理上,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羊肚菌产量和质量。在他那坚定不移的研究信心中,得到了很多朋友方面的资金帮助,前后共研究时间长达23年,终于使这个神奇的竹荪能在大田中栽培成功,填补了一项世界空白。成为国内外首次攻破竹荪能在大田商业化栽培成功的人,这项技术被法国一位客商看中,目前已决定用300万元人民币购买这项技术,这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①.羊肚菌的生物克隆细胞分离方法;②.羊肚菌特定培养环境条件及驯化方法;⑧.羊肚菌母种配方及制作方法;④.羊肚菌的原种配方及制作方法;⑤.羊肚菌的栽培种配方及制作方法;⑥.羊肚菌的大田商业化栽培及管理方法。具体实施方式本方法是指竹荪在大田商业化栽培的新技术。它包含竹荪的采集方法、生物克隆技术、细胞组织分离方法、羊肚菌的菌种制作方法、包括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等方法。菌种培养条件及培养技术,羊肚菌的大田商业化播种栽培及管理,直到出菇采收等技术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野生美味羊肚菌的采集和生物克隆细胞组织分离法:在竹荪出菇季节,采集朵大、肉厚、健壮、无病虫害且处于壮龄的新鲜羊肚菌,进行生物克隆和细胞组织分离。分离使用的PDA培养基为:香樟木片200克、葡萄糖25克、琼脂2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2克、VB,1克、水1000毫升。方法是:先将香樟木片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上述原料煮至融化后分装试管,封口、灭菌。经高压灭菌锅1.5磅压力维持90分钟后,趁热放成斜面,斜度为试管的2/3为宜。待冷却后即可作为羊肚菌分离使用的PDA培养基。分离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或接种箱内,放入PDA培养基试管数支,将新鲜羊肚菌及接种的工具,刀片等,用75%的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在将5克高锰酸钾和10毫升甲醛混合进行箱内空间消毒。30分钟后开始克隆分离。用刀片将羊肚菌切成2-3mm小块细胞组织,放入PDA培养基上。置于5-20℃温度范围内,培养5-7天菌丝发育完成,再通过驯化、提纯、转管后培养成羊肚菌母种。一种羊肚菌原种的制作培养方法:原材料及配方:小麦50-60%,麦麸10-15%,细颗粒土壤20-25%,石膏1%,过磷酸钙卜2%,含水量60-65%,装入750克的玻璃瓶中,封口、灭菌,温度在1()()一120℃保持3-8小时。待冷却后接种。接种方法是在接种箱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先将灭菌后的原种培养基放入接种箱,在将接种针和羊肚菌母种用75%的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高猛酸钾5克和甲醛10毫升混合产生气体进行空间消毒,30分钟后开始接种。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8瓶,接种后置于5-20℃温度条件下,培养20-30天,完成原种。一种羊肚菌栽培菌种的制作及培养方法:原材料及配方:植物有机物或秸杆粉70-80%,麦麸或米糠10-15%,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65%,装入17×33cm塑料袋封口,灭菌。常压在1()()℃以上保持8小时,高压在1.5磅的压力下保持90分钟,冷却后接种。每袋原种可接栽培种50-80瓶,接种后放在5-20℃的环境下培养,20-30天菌丝长满全袋即可栽培。一种羊肚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播种及管理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地势平坦的水稻田,水稻收割完毕后,将田进行耕作,要求土粒较细,然后对土壤进行高温灭菌、消毒,或药物灭菌消毒,消毒后播上羊肚菌的栽培菌种,每平方米播菌种500克,播种后每隔1.2一1.5米一厢开沟,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为防止太阳暴晒,还要用草棚或遮阳网并搭建荫棚,阴度为70-90%,出菇时揭开塑料薄膜,保持土壤含水量为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温度为5-20℃范围内,直至出菇到采收。本专利技术与过去其它同类的栽培方法完全不同,本方法解决了竹荪过去无法在大田进行商业化栽培的世界技术难题,这是一项羊肚菌人工栽培的重大的技术突破,它不受地区的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在任何野外的大田都可进行人工栽培。是一种成本很低,原料来源丰富,出菇较稳定、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的栽培新方法。本申请人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及不断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权利要求方法之一:竹荪生物克隆技术;它是用新鲜竹荪的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细胞分离。切取2‑3mm直径的组织细胞,放在PDA培养基上,经特定环境条件下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权利要求方法之一:竹荪生物克隆技术;它是用新鲜竹荪的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细胞分离。切取2-3mm直径的组织细胞,放在PDA培养基上,经特定环境条件下培养。2.权利要求方法之二:竹荪的母种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黄豆芽、香樟木片(任意选择一种)200克,琼脂25克,葡萄糖2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2克,VB,1克,水1000毫升,通过溶化、装管、高温灭菌、接种、培养。3.权利要求方法之三:竹荪的菌丝体发育特定环境条件,温度是在5-20℃的范围内,基物含水量60-65%,竹荪的子实体生长特定环境,温度是5-20℃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是80-95%。4.权利要求方法之四:竹荪原种培养基配方;小麦50-60%,麦麸10-15%,细颗粒土壤20-25%,石膏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