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72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头部分,具有被垂直往复地驱动的缝纫机针;与线梭连接的下轴,其被驱动以与缝纫机针的垂直移动同步地转动,以共同操作形成针脚;置于下轴上方的操作台面;置于操作台面上方的固定器,用于固定材料以在材料上形成针脚;与操作台面平行设置的支撑框架,机头部分被安装在该支撑框架上;以及支撑柱,用于支持支撑框架相对的两端,以将支撑框架置于操作台面的上方。该缝纫机允许固定在固定器上的要被缝纫的材料容易地安装或取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和组成的缝纫机,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缝纫机,其中可用于将被缝纫的材料固定的固定器能够沿着X轴和Y轴移动。现有技术当需要扩大常规缝纫机的缝纫范围,尤其是沿Y轴方向(向前或向后)的缝纫范围时,安装有缝纫机机头部分的机臂必须向前加长。这使得加长的机臂占据相当大的空间。进一步说,当机臂加长时,缝纫机的重心随之前移,这样不易保持缝纫机的平衡。因此要求有一种既能减小缝纫机占据空间、又能维持缝纫机平衡的结构。图1给出这种常规缝纫机的例子。图1中显示了第1999-0015717号韩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常规缝纫机的正面视图。本说明书引用其内容作为参考(此后出现的用于说明图1的参考标号仅供图1使用)。参考图1,常规缝纫机具有机头部分202,通过机臂201使机头部分202向其机身203的前侧延伸。固定器204位于操作台面200上,当固定器204固定的被缝纫材料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上越长,机臂201就需要越长。机臂201变得越长,机头部分202离机身203越远,从而使缝纫机的重心随之前移。因此,由于机臂201和机身203连接,机身203由于机臂201加长而受到额外的重量和扭矩,产生了机器强度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使缝纫机最小化或尽可能地缩短机臂201的长度,以避免机身203的任何损坏,同时扩大缝纫机的X轴方向(向左或向右)和/或者Y轴方向的缝纫区域。同时,常规缝纫机使用一个驱动电机驱动机针和梭床圈,如图2所示。参考图2,单一的驱动电机230用于驱动带动机针的上轴210以及带动梭床圈(图中未示出)的下轴220。驱动电机230和上轴210对齐,下轴220和上轴210平行,置于桌面200下方,诸如调速皮带之类的旋转传动装置240使单一驱动电机230驱动上轴210和下轴220。上轴210和下轴220的这种同时驱动需要上、下轴在机臂201和机身203内互相连接。当需要移动机臂201和机身203沿Y轴方向扩大缝纫区域时,如上所述,不能实现上轴210和下轴220的同时驱动。因此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同时相应地提供改进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而形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进给装置的缝纫机,该进给装置能够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移动固定有缝纫材料的固定器,从而无论机头部分的位置如何,都能够在扩大的缝纫区域内进行缝纫。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机臂提升装置的缝纫机,该提升装置能够将机头部分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地装上或取下固定在固定器上进行缝纫的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驱动上、下轴的上轴驱动电机和下轴驱动电机的缝纫机,其结果是缝纫机的机头和机身可以移动,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所改进的结构分别驱动上、下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头部分,其上固定用于缝纫的缝纫机针;用于容纳缝纫材料的操作台面部分;用于固定机头部分的固定框架;以及将固定框架支撑和定位在操作台面上方的支撑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固定框架水平地置于X轴方向上,而支撑柱垂直地支撑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缝纫机进一步包括固定缝纫材料的固定器,和沿X轴方向左、右方移动固定器的X轴进给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X轴进给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长延伸的X轴框架;安装或形成在X轴框架中的导轨;与导轨连接的定位部分,在保持住固定器的同时可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固定器;移动定位部分的X轴驱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缝纫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缝纫材料的固定器,和将固定器沿Y轴方向前后移动的Y轴进给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Y轴进给装置包括将固定器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部分;和使移动部分移动的Y轴驱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缝纫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将X轴进给装置沿Y轴方向前后移动的Y轴进给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Y轴进给装置包括将X轴进给装置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部分;和使移动部分移动的Y轴驱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移动部分包括Y轴驱动电机带动的传动皮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缝纫机进一步包括机臂提升装置,其与机头部分一起和固定框架连接,用于将机头部分上下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机臂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导向板;在机头部分上的进给装置,进给装置随着导向板上下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机臂提升装置通过液压、气压或由螺杆结构实现转动的机械结构实现向上下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该缝纫机进一步包括与上轴连接在一起的上轴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机头部分的缝纫机针;以及与下轴连接在一起的下轴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梭床圈。附图简要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说明常规缝纫机的侧向正视图;图2是说明常规缝纫机的侧向正视图;图3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前视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侧向正视图;图6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X轴进给装置和Y轴进给装置的示俯视图;图7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臂提升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8a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机臂提升装置降低的机头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8b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机臂提升装置提升起来的机头部分的侧面剖视图。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和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对于相同或类似部件的重复说明将被省略。图3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透视图。参考该图,机头部分40置于操作台面10的上方,机头部分40对固定在固定器50上的材料执行缝纫操作。操作台面10是正方形板,其上放置要被缝纫的材料。操作台面10上有沿着相对的侧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孔12。导向孔12适用于传递位于操作台面下方的Y轴进给装置70(图4)的移动,固定器50位于操作台面10的上方。支撑柱22垂直地形成在操作台面10相对的两端上,支撑框架20沿水平方向支撑在支撑柱22之间。支撑框架20优选用矩形钢管制成,并可使机头部分40从支撑框架20的中心部分向前延伸。机臂提升装置30优选置于机头部分40和支撑框架20之间,以便将机头部分40向上下移动。由于固定器50适合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所以当机头部分40被固定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能够在扩大的区域中缝纫材料。因此,为使前后方向开放,支撑柱22在水平放置的支撑框架20的相对两端予以支撑,使机头部分40被以桥接方式固定。图3至图5显示了沿X轴或Y轴方向移动固定器50的结构设计。用于驱动位于机头部分40内的上轴(未示出)的上轴驱动电机39置于固定支架20后面,上轴驱动电机39与上轴(未示出)连接,但不与下轴(未示出)连接,以驱动梭床圈(shuttle race body,图中未示出)。图4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前视图。参考附图,X轴进给装置60置于操作台面10上方,并沿X轴方向延伸。多个Y轴进给装置70置于操作台面10下方,并沿Y轴方向延伸。X轴进给装置60包括沿X轴方向延伸的X轴框架62,X轴框架62上安装或形成有导轨64,而支持部分66沿导轨64向左右移动。固定有缝纫材料的固定器50与支持部分66连接。由于支持部分66能向左右移动,机头部分40不做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头部分,其具有被垂直往复地驱动的缝纫机针;与线梭连接的下轴,其被驱动以与缝纫机针的垂直移动同步地转动,以共同操作形成针脚;置于所述下轴上方的操作台面;置于所述操作台面上方的固定器,用于将材料固定以在该材料上形成针脚; 与所述操作台面平行地设置的支撑框架,所述机头部分被安装在该支撑框架上;以及支撑柱,用于支持所述支撑框架的相对端,以将所述支撑框架置于所述操作台面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学柳景珉
申请(专利权)人:日星产业缝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