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168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对待监测物品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得t即可,公式如下: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natural cooling time of articles to be monitore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natural cooling tim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of the items to be monitored. It belongs to the medical technology field. The monitoring article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ormula, and t can be obtained. The formula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医疗
中,手术器械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在灭菌包卸载工作中,要等到灭菌包自然冷却至合适的温度方可将其移行,其所需自然冷却的时间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WS310.1的要求,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冷却时间大于30min。然而,由于灭菌后物品的冷却时间受物品的重量、物品表面积、冷却系数、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都采用冷却时间大于30min作为移行的标准,是不合适的,这极有可能导致物品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例如,一个灭菌包自然冷却需要40分钟,若30分钟就移行使用的话,由于放置时间过短,将容易导致湿包产生,使灭菌屏障会遭到破坏,进而污染手术器械,给病人健康甚至是生命带来极大隐患;又例如,一个灭菌包自然冷却时间需30分钟,若40分钟才移行使用,过长的冷却时间,延长了器械包的周转时间,使器械包的数量增加,相应造成储存要求提高及管理的困难。因此,如何准确把握灭菌包的自然冷却时间,以便缩短灭菌包的周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极大降低湿包产生以及缩短灭菌包的周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对待监测物品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取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t,获得t即可,计算公式如下:其中:t: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M:待监测物品的重量;A:待监测物品表面积;T:待监测物品冷却后温度;T0:室温;T1: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k:冷却系数,k=-0.1~-1.3。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中,所述的冷却系数k的取值,当待监测物品的重量M≤2kg时,冷却系数k=-0.1746;当2kg<M≤6kg时,冷却系数k=-0.2626;当6kg<M≤9kg时,冷却系数k=-0.8441;当M>9kg时,冷却系数k=-1.1584。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中,所述待监测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的方式进行高温灭菌,T1为物品经压力蒸汽高温灭菌后的出锅温度。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通过采用公式准确计算出待监测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所需要的自然冷却时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灭菌后物品受物品的重量、待监测物品表面积、冷却系数、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准确判断物品的自然冷却时间,进而出现因冷却时间过长产生湿包或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总之,依靠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将传统的一个大概的自然冷却时间变成一个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的精确数值,这不仅能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还能够避免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为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卸载后的冷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保证无菌物品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通过以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对待监测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至某一温度的自然冷却时间t进行计算,获得t即可,公式如下:其中:t: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M:待监测物品的重量A:待监测物品表面积T:待监测物品冷却后温度T0:室温T1: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k:冷却系数,k=-0.1~-1.3。通过该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待监测物品经过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至某一温度所需要的自然冷却时间,避免出现因冷却时间过长产生湿包或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简化了现有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卸载后的冷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保证无菌物品重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测物品可采用压力蒸汽的方式进行高温灭菌,其中,T1为物品经压力蒸汽高温灭菌后的出锅温度,关于以上各项参数的选取,其中:待监测物品的重量M可通过预先称量得到;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T1可通过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得到;待监测物品自然冷却后温度T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如40℃、28℃等;待监测物品表面积A是指包裹该物品的外表面的面积,例如长方体包裹的计算方法为(长×宽+长×高+宽×高)×2;冷却系数k取值,当待监测物品M≤2kg时,冷却系数k=-0.1746;当2kg<M≤6kg时,冷却系数k=-0.2626;当6kg<M≤9kg时,冷却系数k=-0.8441;当M>9kg时,冷却系数k=-1.1584。环境温度T0是指当前环境下的室内温度,可由温度计获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述描述获取计算物品自然冷却时间t的相关数据,然后,根据上述公式通过人工或是计算机来计算相关待监测物品经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t,医护人员即可根据这个自然冷却时间t来对决定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的具体时间,避免采用传统的冷却时间大于30min这个不准确的时间,从而不仅能极大降低湿包的产生,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还能够避免灭菌包周转周期延长,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t进行计算,获得t即可,公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t进行计算,获得t即可,公式如下:其中:t: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的自然冷却时间;M:待监测物品的重量;A:待监测物品表面积;T:待监测物品冷却后温度;T0:室温;T1: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冷却前温度;k:冷却系数,k=-0.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待监测物品高温灭菌后自然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张世华杨晓丽董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