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49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兼容2D/3D功能,且更轻薄化。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所述下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线偏光层;所述上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电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2D(二维)图像显示,3D(立体)显示技术已成为当今引人注目的科技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和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为满足用户需求,显示产品都在向着轻薄化发展,因此,对于可实现3D显示效果的显示装置而言,其轻薄化也是目前各厂商改进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可兼容2D/3D功能,且更轻薄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所述下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线偏光层;所述上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电场。可选的,所述线偏光层为纳米光栅层;所述纳米光栅层包括若干等间距平行排布的光栅条,所述光栅条的宽度以及相邻所述光栅条之间的间距均为纳米级。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光栅层的光栅周期为7~140nm。可选的,沿第一方向,任意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均设置有一根金属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平行;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三电极中,其中一排的第奇数个所述第三电极以及另一排的第偶数个所述第三电极,与位于该相邻两排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所述金属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第奇数根所述金属线与第一电压提供端电连接,第偶数根所述金属线与第二电压提供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下基板还包括靠近所述液晶层设置的第一取向层;所述上基板还包括靠近所述液晶层设置的第二取向层;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的取向方向垂直。可选的,所有所述OLED器件的第二电极连为一体。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各子像素区域的OLED器件发光,以使下基板显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控制各子像素区域的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的电场,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的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与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不同。可选的,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压提供端和第二电压提供端的情况下,控制各子像素区域的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的电场,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的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与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不同,包括:向第二电极输入第三电压,并分别向所述第一电压提供端和所述第二电压提供端输入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以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的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与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不同。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3D眼镜;所述3D眼镜的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的偏振轴方向不同;所述左眼镜片用于接收所述显示装置的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所述右眼镜片用于接收所述显示装置的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子像素发出的偏振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通过在下基板上设置OLED器件,并在发光层远离第一衬底一侧设置线偏光层,可使下基板发出的光为线偏振光,这样,通过下基板上第二电极和上基板上第三电极形成电场的作用,可控制各子像素区域的液晶偏转方向,从而控制各子像素出射的偏振光的方向,实现3D显示功能,并且兼容2D显示功能。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仅需两张基板,而且通过共用第二电极的设计,可最大限度的做到轻薄化的2D/3D兼容设计。此外,通过将常规的OLED制程和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制程结合起来,可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在工艺上容易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纳米光栅层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上基板上第三电极与金属线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上基板上第三电极与金属线,金属线与第一电压提供端和第二电压提供端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0-下基板;11-第一衬底;12-OLED器件;13-线偏光层;14-薄膜晶体管;16-像素隔离层;17-第一取向层;20-上基板;21-第二衬底;22-第三电极;23-金属线;24-第二取向层;25-第一电压提供端;26-第二电压提供端;121-第一电极;122-发光层;123-第二电极;124-空穴传输层;125-电子传输层;131-光栅条;151-金属供电线;152-辅助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下基板10、上基板20、以及设置于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下基板10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11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OLED器件12;OLED器件12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衬底11上的第一电极121、发光层122、第二电极123;所述下基板10还包括设置于发光层122远离第一衬底11一侧的线偏光层13;上基板20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21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22,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22与第二电极123用于形成电场。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下基板10上还包括像素隔离层16,像素隔离层16位于相邻子像素区域之间。在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之间还包括用于支撑盒厚的隔垫物40,隔垫物40例如可设置于上基板20上。当然,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封框胶。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OLED器件12而言,需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形成电场的控制,才能发光;而且由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22与第二电极123也用于形成电场,因此,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向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3、第三电极22供电的结构,具体在此不做限定。其中,由于OLED器件12为自发光器件,通过控制其发光层122的材料,可控制其发光颜色,且其灰阶由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形成的电场控制,因此,通过设置各OLED器件12中发光层122的材料可实现彩色显示。即,可在下基板10上设置至少三种类型的OLED器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所述下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线偏光层;所述上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电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发光层、第二电极;所述下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线偏光层;所述上基板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上且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第三电极,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电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光层为纳米光栅层;所述纳米光栅层包括若干等间距平行排布的光栅条,所述光栅条的宽度以及相邻所述光栅条之间的间距均为纳米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栅层的光栅周期为7~14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任意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均设置有一根金属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平行;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三电极中,其中一排的第奇数个所述第三电极以及另一排的第偶数个所述第三电极,与位于该相邻两排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所述金属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第奇数根所述金属线与第一电压提供端电连接,第偶数根所述金属线与第二电压提供端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祥姚丽清廖加敏陶文昌洪贵春吴振钿石常洪吕耀朝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