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310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包括隧道掌子面、隧道台阶、降水系统,所述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掌子面外侧的泵水装置、与泵水装置相连的主管道、由主管道分出并延伸至隧道台阶内设置的支管道、向隧道掌子面内延伸设置的钻孔管道,所述隧道台阶包括上台阶、中台阶以及下台阶,所述主管道至少包括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由第一主管道分出的第一支管道斜向延伸入上台阶,所述第二主管道分出的第二支管道竖向延伸入中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降水效率,使得隧道的降水过程更加安全快速,更加适合承载例差、开挖后易风化、遇水易崩解的昔格达地质隧道,由此大大增加了昔格达地质隧道抗剪能力及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昔格达底层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攀西地区的一种软弱地层,主要由灰绿色、灰黑色、灰黄色的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和粉砂岩组成。其工程性质为:承载例差、开挖后易风化、遇水易崩解等特点。昔格达底层岩土所特有的性质使得其所在隧道在开挖后,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抗剪能力及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出现隧道围岩大变形、掌子面拱部掉块、坍塌等现象。尤其是采用三台阶法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上述状况,因此,昔格达地质隧道中水位控制系统是保证隧道稳定的关键。目前现有技术中对富水昔格达地质隧道研究较少,其施工过程采用普通的降水装置难以满足具有上述特点的富水昔格达地质隧道的施工要求,降水过程缓慢,降水效率较低,降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昔格达地质隧道降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本技术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包括隧道掌子面、隧道台阶、降水系统,所述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掌子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

【技术保护点】
1.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包括隧道掌子面、隧道台阶、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掌子面外侧的泵水装置、与泵水装置相连的主管道、由主管道分出并延伸至隧道台阶内设置的支管道、向隧道掌子面内延伸设置的钻孔管道(5),所述隧道台阶包括上台阶(91)、中台阶(92)以及下台阶,所述主管道至少包括第一主管道(21)、第二主管道(22),由第一主管道(21)分出的第一支管道(31)斜向延伸入上台阶(91),所述第二主管道(22)分出的第二支管道(32)竖向延伸入中台阶(92)。

【技术特征摘要】
1.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包括隧道掌子面、隧道台阶、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掌子面外侧的泵水装置、与泵水装置相连的主管道、由主管道分出并延伸至隧道台阶内设置的支管道、向隧道掌子面内延伸设置的钻孔管道(5),所述隧道台阶包括上台阶(91)、中台阶(92)以及下台阶,所述主管道至少包括第一主管道(21)、第二主管道(22),由第一主管道(21)分出的第一支管道(31)斜向延伸入上台阶(91),所述第二主管道(22)分出的第二支管道(32)竖向延伸入中台阶(9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装置包括集水器(6)以及与集水器(6)相连的真空泵(1),所述真空泵(1)与所述主管道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能方曹晓川雷飞亚张选龙王志杰侯伟名王李周平汤豪徐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