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1294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其中采油树包括:管路结构;油嘴,油嘴设置在管路结构内;堵头,堵头设置在管路结构内并与油嘴间隔设置;排蜡支管,排蜡支管的第一端与管路结构连通并位于油嘴所在的位置处,排蜡支管的第二端与管路结构连通且位于油嘴与堵头之间;排蜡阀门,排蜡阀门设置在排蜡支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油树排蜡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油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中的自喷井通过其井口装置,控制调节油井生产,录取生产资料,完成各类生产作业。自喷井井口装置由采油树和油嘴套组成。采油树由大小四通及若干个高压闸板阀组成,采油树下连井内管柱上连油嘴套。油嘴套是一段内部带有M30的内螺纹,前端带有RC2管螺纹的高压钢管。嘴子套后端与采油树生产阀门相连。自喷井生产时油嘴套内根据油井实际情况安装不同直径的油嘴,控制产量。油井产出的原油经采油树总闸门、油嘴经回压闸门进入地面出油管线。自喷井生产时,原油中的蜡会不断从原油中析出,粘附在油管内壁上,缩小油流上行通道,甚至可能将油管堵死,为保持油管畅通,自喷井需根据其油管结蜡规律定期进行机械清蜡。机械清蜡后需要进行排蜡操作。如图1所示,自喷井排蜡操作步骤是:1、关生产阀门1;2、关回压阀门2;3、开放空阀门3;4、拆卸活堵头4;5、用套筒拆卸生产油嘴5(孔径较小,刮下来的蜡无法通过);6、安装排蜡油嘴(孔径10mm);7、安装活堵头4;8、关放空阀门3;9、开回压阀门2;10、缓慢开生产闸门1,排蜡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排蜡后重复1—10操作,重新安装生产油嘴,开井正常生产。自喷井排蜡操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操作者近距离与油气接触。特别是硫化氢含量高的油井,操作时存在一定风险。2、易造成原油落地,污染环境。以及原油喷溅到操作者的衣物上,增加清洗脏物的工作量。3、操作步骤多不仅耗时耗力,还增加了误操作的风险。4、操作中需关井10分钟以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自喷井油嘴被堵,检查油嘴操作时,要用通针通开被堵油嘴。由于油嘴套有一定的深度,油嘴套与油嘴孔径小,捅开堵塞的油嘴放掉油嘴后部压力的操作很不方便。当遇到大型压裂后开井的油井时,油嘴频繁堵塞,检查油嘴的操作也非常频繁且劳动强度大。频繁拆装生产油嘴,还可能发生油嘴没有上紧,在油气压力作用下,油嘴冲脱,导致生产压力突然升高,油层严重出砂,破坏地层等问题。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采油树存在排蜡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油树排蜡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油树,包括:管路结构;油嘴,油嘴设置在管路结构内;堵头,堵头设置在管路结构内并与油嘴间隔设置;排蜡支管,排蜡支管的第一端与管路结构连通并位于油嘴所在的位置处,排蜡支管的第二端与管路结构连通且位于油嘴与堵头之间;排蜡阀门,排蜡阀门设置在排蜡支管上。进一步地,排蜡支管与油嘴的入口端连通。进一步地,排蜡阀门包括截止阀,截止阀在油井采油时处于常闭状态。进一步地,采油树还包括警示部,警示部设置在排蜡支管上以提示截止阀处于常闭状态。进一步地,排蜡支管与管路结构的连接处通过母扣连接。进一步地,排蜡支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和第四段,其中,第一段具有第一端并与管路结构连通,第一段与第二段通过排蜡阀门连接,第二段和第四段通过第三段连通,第四段的远离第三段的一端为第二端。进一步地,第二段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子管路、活接头和第二子管路,第一子管路与排蜡阀门连接,第二子管路与第三段连通。进一步地,第三段为弯头;和/或第一段、第一子管路、第二子管路或第四段中的至少一个为短节。进一步地,采油树还包括防砂帽,防砂帽包覆在油嘴外并位于管路结构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喷井采油系统,包括自喷井本体和采油树,采油树设置在自喷井本体上,采油树是上述的采油树。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油树包括管路结构、油嘴、堵头、排蜡支管和排蜡阀门,油嘴设置在管路结构内;堵头设置在管路结构内并与油嘴间隔设置;排蜡支管的第一端与管路结构连通并位于油嘴所在的位置处,排蜡支管的第二端与管路结构连通且位于油嘴与堵头之间;排蜡阀门设置在排蜡支管上。需要排蜡时,打开排蜡阀门,由于排蜡支管的管壁直径较大,同时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管路结构中油嘴外的蜡从排蜡支管的第一端流人,然后从排蜡支管的第二端流出重新进入管路结构,蜡的转移不经过油嘴,因而有效避免了蜡堵塞油嘴,另外,在不排蜡时,排蜡阀门被关闭,原油的流量由油嘴控制,这样,在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工作的同时,将管路中的蜡进行处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采油树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采油树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生产阀门;2、回压阀门;3、放空阀门;4、活堵头;5、生产油嘴;10、管路结构;20、油嘴;30、堵头;40、排蜡支管;41、第一段;42、第二段;421、第一子管路;422、活接头;423、第二子管路;43、第三段;44、第四段;50、排蜡阀门;60、防砂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油树排蜡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其中,自喷井采油系统具有下述的采油树。如图2、图3所示,采油树包括管路结构10、油嘴20、堵头30、排蜡支管40和排蜡阀门50,油嘴20设置在管路结构10内;堵头30设置在管路结构10内并与油嘴20间隔设置;排蜡支管40的第一端与管路结构10连通并位于油嘴20所在的位置处,排蜡支管40的第二端与管路结构10连通且位于油嘴20与堵头30之间;排蜡阀门50设置在排蜡支管40上。需要排蜡时,打开排蜡阀门50,由于排蜡支管40的管壁直径较大,同时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管路结构10中油嘴20外的蜡从排蜡支管40的第一端流人,然后从排蜡支管40的第二端流出重新进入管路结构10,蜡的转移不经过油嘴20,因而有效避免了蜡堵塞油嘴20,另外,在不排蜡时,排蜡阀门50被关闭,原油的流量由油嘴20控制,这样,在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工作的同时,将管路中的蜡进行处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需要说明的是,加装排蜡阀门50,不会发生渗漏,不影响油井产出液量,可以用定期封堵M30螺孔,关闭排蜡阀门50的方法,验证排蜡阀门50是否时严密。另外,排蜡时,需要边观察回压的大小边调整排蜡阀门50的开度大小,其中,开度大小和排蜡时长可以根据使用大直径排蜡油嘴20排蜡时的回压值。自喷采油井原油含蜡量较高,每日需要进行机械清蜡一次,每天更换油嘴20两次,约二十分钟。采用本技术以后,半年内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采油树和自喷井采油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树,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结构(10);油嘴(20),所述油嘴(20)设置在所述管路结构(10)内;堵头(30),所述堵头(30)设置在所述管路结构(10)内并与所述油嘴(20)间隔设置;排蜡支管(40),所述排蜡支管(40)的第一端与所述管路结构(10)连通并位于所述油嘴(20)所在的位置处,所述排蜡支管(40)的第二端与所述管路结构(10)连通且位于所述油嘴(20)与所述堵头(30)之间;排蜡阀门(50),所述排蜡阀门(50)设置在所述排蜡支管(4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树,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结构(10);油嘴(20),所述油嘴(20)设置在所述管路结构(10)内;堵头(30),所述堵头(30)设置在所述管路结构(10)内并与所述油嘴(20)间隔设置;排蜡支管(40),所述排蜡支管(40)的第一端与所述管路结构(10)连通并位于所述油嘴(20)所在的位置处,所述排蜡支管(40)的第二端与所述管路结构(10)连通且位于所述油嘴(20)与所述堵头(30)之间;排蜡阀门(50),所述排蜡阀门(50)设置在所述排蜡支管(4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蜡支管(40)与所述油嘴(20)的入口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蜡阀门(50)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在油井采油时处于常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油树,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树还包括警示部,所述警示部设置在所述排蜡支管(40)上以提示所述截止阀处于常闭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蜡支管(40)与所述管路结构(10)的连接处通过母扣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蜡支管(40)包括第一段(41)、第二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学阚兴栋李军强张景张健申婷婷马平原赵伟刁望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