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288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具有圆柱形空腔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轴向开口,且沿所述本体的内壁还开设有径向凹槽;固定连接有手柄的活动门,所述手柄穿过所述径向凹槽从所述本体伸出,所述活动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的侧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防窜装置,通过轴向开口将本体环套在油管柱上,然后通过拨动手柄使活动门位于轴向开口中,即完成该油管防窜装置的安装。该油管防窜装置能在井内油管柱突发上窜的时快速安装在上部第一根油管上,及时控制油管上窜,防止井喷失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管防窜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油管防窜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水井进行小修作业施工,需将井筒内的油管柱自上而下逐根上提至地面,当井筒内油管柱剩余数量较少时易发生井口溢流,严重时油管柱被上顶,窜出井口造成井控事故。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油管柱窜出,通常在井口配备井口防窜卡具进行防窜,例如,公告号为CN2045322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窜卡具,具体地,如图1所示,采用钢丝绳将该防窜卡具通过凸耳1’连接固定在井口套管四通的法兰短节处,当井口突发溢流及井内油管柱上窜时,将该防窜卡具的第一本体2’和第二本体3’安装在已开始上窜的油管柱上,拧紧固定螺栓4’;待上窜的油管节箍进入防窜卡具后,利用防窜卡具内侧顶端的凸台对上窜的油管节箍进行阻挡;再利用穿过侧耳固定在井口的钢丝绳对卡具进行拉拽,二者互相配合使油管柱上窜得到彻底控制。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当发生井内油管柱上窜现象而安装防窜卡具时,利用扳手拧紧固定螺栓4’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控制油管上蹿,从而造成井喷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第一发面,提供了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包括:具有圆柱形空腔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轴向开口,且沿所述本体的内壁还开设有径向凹槽;固定连接有手柄的活动门,所述手柄穿过所述径向凹槽从所述本体伸出,所述活动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的侧耳。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门为弧形;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门的一侧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圆柱形空腔形成的凸缘。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壁上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活动门的下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设置有所述径向凹槽的一端的壁厚大于相对的另一端的壁厚,形成所述限位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门的宽度大于所述轴向开口的宽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门与所述手柄之间为螺纹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侧耳上设置有通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防窜装置,通过轴向开口将本体环套在油管柱上,然后拨动手柄使活动门位于轴向开口中,即完成该油管防窜装置的安装。该油管防窜装置能在井内油管柱突发上窜时快速安装在上部第一根油管上,及时控制油管上窜,防止井喷失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种防窜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在备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凸耳;2’、第一本体;3’、第二本体;4’、固定螺栓;1、本体;2、限位结构;3、轴向开口;4、径向凹槽;5、活动门;6、手柄;7、侧耳;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如图2所示,该油管防窜装置包括:具有圆柱形空腔的本体1,本体1上开设有轴向开口3,且沿本体1的内壁还开设有径向凹槽4;固定连接有手柄6的活动门5,手柄6穿过径向凹槽4从本体1伸出,活动门5可滑动地连接在本体1的内壁上;以及对称设置在本体1的两侧的侧耳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防窜装置,通过轴向开口3将本体1环套在油管柱上,然后拨动手柄6使活动门5位于轴向开口3中,即完成该油管防窜装置的安装。该油管防窜装置能在井内油管柱突发上窜时快速安装在上部第一根油管上,及时控制油管上窜,防止井喷失控。应用时,事先将采用钢丝绳将该油管防窜装置通过侧耳7连接在井口套管四通的法兰短节处,在发生井内油管柱上蹿现象时,通过本体1上的轴向开口3将本体1环套在已经开始上窜的油管柱上,拨动位于径向凹槽4内的手柄6,滑动活动门5,使活动门5位于轴向开口3中,防止油管柱从轴向开口3中窜出;活动门5的下边缘提供了一个缩颈结构;待上蹿的油管接箍进入该防窜装置后,活动门5下边缘的缩颈结构对油管接箍进行阻挡;再利用穿过侧耳7固定在井口的钢丝绳对该油管防窜装置进行拉拽,二者互相配合使油管柱上窜得到彻底控制。同时,本使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扳手拧紧固定螺栓,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增加了井控安全系数。可以理解的是,备用状态时,手柄6位于径向凹槽4的一端,轴向开口3开放,活动门5连接在轴向开口3相对的本体1的内壁上;当把手柄6从径向凹槽4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时,活动门5沿本体1的内壁滑动到轴向开口3中,从而堵住轴向开口3,防止油管柱从轴向开口3中窜出。为了便于活动门5封堵轴向开口3、且便于活动门5沿本体1的内壁滑动,可设置活动门5具有适应油管柱的形状。示例地,可设置活动门5为弧形,手柄6固定连接在活动门5的一侧上。备用状态时,活动门5贴合在本体1的内壁上,使用时,活动门5滑动到的轴向开口3中,与本体1的内壁形成空腔,该空腔可允许油管柱穿过,而不允许油管接箍穿过。可以理解的是,活动门5与本体1的内壁形成的空腔用于油管柱自下而上穿过,因此,活动门5与本体1的内壁形成的空腔可以为径向完全闭合空腔,也可以为径向非完全闭合空腔。为了能够更好地封堵轴向开口3,防止油管柱窜出,可优选地,活动门5与本体1的内壁形成的空腔为径向完全闭合空腔。示例地,可设置活动门5的宽度大于轴向开口3的宽度。应用中,在备用状态时,手柄6位于径向凹槽4的一端上,活动门5贴合在本体1的内壁上,使用时,将手柄6拨动到径向凹槽4的另一端上,活动门5滑动到轴向开口3中,径向封堵轴向开口3,与本体1的内壁形成的空腔为径向完全闭合空腔,从而防止油管柱在上窜过程中,从轴向开口3窜出。本专利技术对活动门5与手柄6之间的连接方式没有严格限定,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例如,可以为螺纹连接、焊接等。为了便于装置的组装,可优选地,设置活动门5与手柄6之间为螺纹连接。安装时,将活动门5贴合在本体1的内壁上,活动门5上的螺纹孔对准径向凹槽4,手柄6带螺纹的一端从外部穿过凹槽4,插入螺纹孔中进行连接固定。另外,考虑到油管柱上窜时的力可能比较大,为了防止油管接箍上窜到活动门5的下边缘,由于活动门5的强度不够而造成可能的对活动门5的损坏,可设置该油管防窜装置还包括限位结构2;且限位结构2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内壁上。限位结构2允许油管柱穿过本体1的空腔,而不允许油管接箍穿过本体1的空腔。应用时,当上窜的油管接箍进入该油管防窜装置时,固定在本体1的内壁上的限位结构2对油管接箍进行阻挡,使其不能穿过本体1的空腔;再利用穿过侧耳7固定在井口的钢丝绳对该油管防窜装置进行拉拽,二者互相配合使油管柱上窜得到彻底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在采用限位结构2阻挡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管防窜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圆柱形空腔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轴向开口(3),且沿所述本体(1)的内壁还开设有径向凹槽(4);固定连接有手柄(6)的活动门(5),所述手柄(6)穿过所述径向凹槽(4)从所述本体(1)伸出,所述活动门(5)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本体(1)的内壁上;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两侧的侧耳(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防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圆柱形空腔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轴向开口(3),且沿所述本体(1)的内壁还开设有径向凹槽(4);固定连接有手柄(6)的活动门(5),所述手柄(6)穿过所述径向凹槽(4)从所述本体(1)伸出,所述活动门(5)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本体(1)的内壁上;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两侧的侧耳(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防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5)为弧形;所述手柄(6)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门(5)的一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防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1)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防窜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梅王群星韦伟唐桂玲刘振茂杨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