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20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外壳形成有出风口,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与外壳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至少两调整件,每一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滑动空间内,并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调整件临近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至少两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出风口,并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第一导风板背离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第一调整槽;驱动两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第一调整槽带动第一导风板转动,使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使出风口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Blade regulator and air circu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lad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n air circulator. The air circulator includes an outer shell. The outer shell is formed with an outlet. The blade adjuster consists of a fixed bracket, which is fixed to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fixed support forms a sliding space; at least two adjustments are made and the parts of each adjustment are kept in sliding. In space, the first adjustmen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racket, and at least two first guide air guide plate, the first guide plate part is extended into the outle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upport, and the part of the first guide plate is removable to a first adjustment slot; The first adjusting slot drives the first guide plate to rotate so that the outlet air is concentrated or divergen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an air outlet with the function of concentrated blowing and divergent blowing, and improves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循环器
,特别涉及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和具有该叶片调节机构的空气循环器。
技术介绍
空气循环器的外壳一般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将空气从进气口吸入,通过贯流风机转动后造成风压产生离心式风力,再经过内部导风壁将风力传导,再由出气口吹出。由于贯流风轮一般为圆筒状,因此,使用空气循环器获得的是立体状的气流墙。现有的空气循环器导风叶与出风口相互固定,只能通过摇头机构使整机或风道在一定角度内活动,但无法对出风口的风进行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调节机构,旨在使出风口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片调节机构,应用于空气循环器,所述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包括: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所述出风口;转接调节件,所述转接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调节件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可选地,所述转接调节件背离所述叶片的端部和所述固定支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插接孔,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以使所述转接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接调节件包括自所述叶片一端延伸的第一转接轴和自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延伸的第一调节杆,所述插接孔设于所述第一转接轴,并沿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转接轴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槽壁抵接。可选地,至少一所述调整件邻近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槽;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两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且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二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二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可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槽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调整槽的延伸长度;且所述第一导风板伸入至所述第一调整槽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伸入至所述第二调整槽的部分的长度。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框体、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主框体,所述插接柱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主框体形成所述滑动空间。可选地,所述滑动空间的内壁和所述调整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可适配容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凸块,所述凸块于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限位所述调整件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滑动方向。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调整件包括主体板和自所述主体板表面延伸的多个第一侧板和多个第二侧板,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两所述第一侧板形成一所述第一调整槽,两所述第二侧板形成一所述第二调整槽。可选地,所述调整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一所述第一调整槽的两侧板;且/或,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可选地,所述主体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还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伸出所述滑动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贯流风轮和位于所述贯流风轮上方的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该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设置出风口,并在外壳设置固定支架、第一导风板和调整件,并将第一导风板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且将一第一导风板背离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在第一调整槽内,当需要使出风口集中出风时,驱动调整件在滑动空间内相互远离运动,从而使第一调整槽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一导风板绕固定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伸入出风口的部分相对出风口聚拢,即可使出风口集中吹风;当需要使出风口发散出风时,驱动调整件在滑动空间内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第一调整槽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一导风板绕固定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伸入出风口的部分相对出风口张开,即可使出风口发散吹风。如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使出风口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循环器的集中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循环器的集中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循环器的发散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循环器的发散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叶片调节机构的固定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叶片调节机构的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调整件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为叶片调节机构的调整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叶片调节机构50第一导风板10固定支架51叶片11主框体53转接调整件111滑动空间531第一转接轴13连接部5311插接孔131插接柱533调节件1311安装孔5331第一杆体15安装部5333第二转接轴153凸起部70第二导风板30调整件71第二调节杆31第一调整槽711第二杆体33第二调整槽713第三转接轴35主体板200空气循环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应用于空气循环器,所述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应用于空气循环器,所述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包括: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所述出风口;转接调节件,所述转接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调节件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调节件背离所述叶片的端部和所述固定支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插接孔,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以使所述转接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调节件包括自所述叶片一端延伸的第一转接轴和自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延伸的第一调节杆,所述插接孔设于所述第一转接轴,并沿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转接轴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槽壁抵接。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调整件邻近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槽;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两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