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933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公开了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包括针杆基座(4)、两个机针(1)和针杆(6),两个机针(1)设在针杆基座(4)上,针杆(6)的上端设有第一针杆轴套(7),针杆(6)的中部设有第二针杆轴套(8),针杆(6)的下端连接针杆基座(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双针,且双针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导向杆辅助针杆运动,保证运动过程中运行更稳定,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Adjustable double needling cloth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ewing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 adjustable double needle punching cloth mechanism, including a needle bar base (4), two machine needles (1) and a needle bar (6), two machine needles (1) located on the needle bar base (4),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needle bar (6) with a first pin shaft sleeve (7), and the middle of the needle bar (6) with a second pin shaft sleeve (8), and a pin rod (6) lower end connection needle. \ Rod base (4).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double needle, and the double needle distance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the guide rod assists the needle rod movement, so as to ensure more stable operation, improve working efficiency, guarantee processing quality and reduce huma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服装加工领域,通常需要将功能物或者装饰物两端同时缝制在服装上,如裤袢等,而细节好差直接体现服装品质,又因现阶段缝纫机多为单针,故在缝制时通常是先将功能物或者装饰物一端缝制在服装上,再将另一端进行缝制,但存在弊处:1、两端无法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或者两条线迹不能完全平行,不能保证加工质量,无法体现服装品质;2、因为单针,所以不能两端同时缝制,加工效率较低下;3、需要人工转换缝制端,加大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同时缝制功能物或者装饰物两端,并根据缝制物的宽度自由调节双针距离,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人力成本的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包括针杆基座、两个机针和针杆,两个机针设在针杆基座上,针杆的上端设有第一针杆轴套,针杆的中部设有第二针杆轴套,针杆的下端连接针杆基座。作为优选,针杆基座上设有刻度线。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机针安装块和第二机针安装块,第一机针安装块和第二机针安装块设在针杆基座上,两个机针分别设在第一机针安装块和第二机针安装块上。作为优选,针杆基座的侧部设有调节孔,第一机针安装块通过调节孔设在针杆基座上,或第一机针安装块和第二机针安装块均通过调节孔设在针杆基座上。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杆和针杆滑块结构,导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向杆轴套,导向杆的中部设有第二导向杆轴套,导向杆的下端连接针杆基座,导向杆与针杆通过针杆滑块结构连接。作为优选,针杆滑块结构包括针杆连接柱、滑块、导向杆连接柱、连接杆和针杆连接杆,针杆连接柱设有凹槽,针杆连接柱设在第一针杆轴套和第二针杆轴套之间,导向杆连接柱设在第一导向杆轴套和第二导向杆轴套之间,连接杆一端连接导向杆连接柱,连接杆一端连接滑块,滑块设在针杆连接柱(14)的凹槽处,针杆连接杆与导向杆连接柱连接。作为优选,第一机针安装块和第二机针安装块上均设有过线孔和机针到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实现双针,双针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导向杆辅助针杆运动,保证运动过程中运行更稳定,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机针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针杆基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机针、2-第一机针安装块、3-第二机针安装块、4-针杆基座、5-刻度线、6-针杆、7-第一针杆轴套、8-第二针杆轴套、9-通孔、10-导向杆、11-第一导向杆轴套、12-第二导向杆轴套、13-针杆滑块结构、14-针杆连接柱、15-凹槽、16-滑块、17-导向杆连接柱、18-连接杆、19-针杆连接杆、20-过线孔、21-机针到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可调节双针缝纫机,如图1-4,包括针杆基座4,针杆基座4侧部开有调节孔9,调节孔9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均安装在调节孔9处,两者根据需要调整相互距离后通过螺钉固定在调节孔9的合适位置上。两个机针1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上,双针平行且垂直于针杆基座4,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上还开有机针到位孔21,通过机针到位孔21可以观察机针1是否已经安装到位,防止运动过程脱针,减少工作故障,或在运动过程中因机针1晃动影响加工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还设有过线孔20,通过过线孔20将缝线装在机针1上,针杆基座4上设有刻度线5,可根据需要方便调整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针杆6上端套设有第一针杆轴套7,第一针杆轴套7固定在缝纫机机壳(图中未显示)上,针杆6中部套设有第二针杆轴套8,第二针杆轴套8通过螺钉固定在缝纫机机壳(图中未显示)上,针杆6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杆基座4上,针杆6可以在第一针杆轴套7和第二针杆轴套8内顺畅地进行上下运动,针杆6的行程不超过第一针杆轴套7的最顶端,通过第一针杆轴套7和第二针杆轴套8,可使针杆6在工作过程中减少摩擦系数,降低工作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又因针杆6在运动过程中刚性不够会造成运行不稳定,为解决该问题,本技术还设有导向杆10,导向杆10上端套设第一导向杆轴套11,第一导向杆轴套11固定在缝纫机机壳(图中未显示)上,导向杆11中部套设第二导向杆轴套12,第二导向杆轴套12通过螺钉固定在缝纫机机壳(图中未显示)上,导向杆10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杆基座4上,导向杆10可以在第一导向杆轴套11和第二导向杆轴套12内顺畅地进行上下运动,导向杆10的行程不超过第一导向杆轴套11的最顶端,同理,通过第一导向杆轴套11和第二导向杆轴套12,可使导向杆10在工作过程中减少摩擦系数,降低工作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针杆6和导向杆10通过针杆滑块结构13连接,针杆滑块结构13包括针杆连接柱14、滑块16、导向杆连接柱17、连接杆18、针杆连接杆19,针杆连接柱14开有凹槽15,连接杆18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柱17连接并与其紧配合或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连接杆18另一端连接滑块16,滑块16可以开通孔与连接杆18紧配合,也可通过螺钉等其他方式与连接杆18连接,滑块16卡设在凹槽15处,针杆连接杆19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柱17连接并与其紧配合,针杆连接杆19另一端连接挑线连杆机构,当然,导向杆连接柱17、连接杆18和针杆连接杆19可以一体成形。针杆连接柱14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杆6上,且位于第一在针杆连接柱7和第一针杆轴套8之间,导向杆连接柱17通过螺钉固定在导向杆10上,且位于第一导向杆轴套11和第二导向杆轴套12之间。主轴电机(图中未显示)启动带动挑线连杆机构(图中未显示)运动,挑线连杆机构(图中未显示)带动针杆连接杆19上下运动,从而使针杆5和导向杆11做往复上下运动,实现缝线。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技术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例2中第二机针安装块3直接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杆基座4上,第一机针安装块2在选定距离后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杆基座上4的调节孔9上。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下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杆基座(4)、两个机针(1)和针杆(6),两个机针(1)设在针杆基座(4)上,针杆(6)的上端设有第一针杆轴套(7),针杆(6)的中部设有第二针杆轴套(8),针杆(6)的下端连接针杆基座(4)。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杆基座(4)、两个机针(1)和针杆(6),两个机针(1)设在针杆基座(4)上,针杆(6)的上端设有第一针杆轴套(7),针杆(6)的中部设有第二针杆轴套(8),针杆(6)的下端连接针杆基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其特征在于,针杆基座(4)上设有刻度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设在针杆基座(4)上,两个机针(1)分别设在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其特征在于,针杆基座(4)的侧部设有调节孔(9),第一机针安装块(2)通过调节孔(9)设在针杆基座(4)上,或第一机针安装块(2)和第二机针安装块(3)均通过调节孔(9)设在针杆基座(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调节双针刺布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汝仁张伟伟林群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