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89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43
传感器单元具备:非接触型传感器,其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单元壳体,其收纳非接触型传感器;第一驱动源,其向上方驱动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非接触型传感器向单元壳体外突出;第二驱动源,其对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通信线,其将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通信线在单元壳体内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特别涉及传感器单元的通信线的布置。
技术介绍
在具有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中,例如有设置于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传感器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言,在运转时,非接触型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驱动,在较宽的范围内扫描并检测空调对象区域中的人体的温度、墙壁的温度、地板的温度、家具的位置、人体的活动量、天花板的温度、日照量、以及房间布局等。由此,能够进行省去无用的空气调节的运转、即能够进行降低电力消耗的运转。此外,作为主要的非接触型传感器,有焦电型、热电动势型等热型红外线检测传感器、以及可见光相机等。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构成为:在停止时,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于室内机的收纳部,能够抑制对外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运转时,非接触型传感器沿着螺旋状的引导件一边旋转一边逐渐开始从室内机突出,在旋转至引导件的终点后,非接触型传感器停止一次。此时,非接触型传感器成为从收纳部突出到最大的状态。接着,向反方向旋转至某一定角度,如果旋转至指定的角度,则再次向反方向旋转。通过重复进行该动作,从而在较宽的范围内扫描并检测对象物。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373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言,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旋转相应地,安装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通信线也会进行旋转。因此,由于在非接触型传感器旋转时产生的通信线的扭转及弯曲,通信线有时会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并且,存在如下课题:在通信线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时,会在通信线上产生过度的应力,通信线会发生断线而使得非接触型传感器无法再对对象物进行检测。另外,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在非接触型传感器旋转时通信线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所以会产生摩擦声音。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通信线的耐久性并抑制摩擦声音的产生的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单元具备:非接触型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向上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所述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向所述单元壳体外突出;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对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通信线,所述通信线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通信线在所述单元壳体内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单元,由于通信线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所以可以抑制在非接触型传感器驱动时通信线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通信线的耐久性,并能够抑制摩擦声音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感器突出时的传感器单元周边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时的传感器单元周边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2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A-A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C-C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3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B-B剖视图。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单元而得到的外观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D向视图。图8是从正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从背面观察示出了图7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单元而得到的外观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E向视图。图10是从正面侧观察示出了图8的变形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得到的右侧面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2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A-A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11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F-F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构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实施方式1.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适当地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但这只是用于说明的术语,这些术语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及传感器单元200的状态下使用“上”、“下”、“左”、“右”、“前”、“后”。以下,基于图1,对室内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从而向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如图1所示,室内机100具有构成外部轮廓的框体1,在框体1的上部开口形成有吸入口2,所述吸入口2主要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另外,在框体1的前表面侧下部开口形成有吹出口3,所述吹出口3用于向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在吹出口3的形成位置设置有:上下调整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的上下风向板4a、4b、和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开闭的前表面驱动面板10。另外,在上下风向板4b设置有左右调整空气的吹出方向的左右风向板5。另外,在室内机100内部、即框体1内部收纳有:从吸入口2吸入室内空气并从吹出口3吹出空调空气的送风风扇(未图示)、以及配设于从吸入口2起到吹出口3为止的风路并通过利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形成空调空气的热交换器(未图示)等。在框体1的右侧下部设置有具有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传感器单元200,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空调对象区域的物体、例如人体、墙壁、地板的温度等。该传感器单元200被设置成其大部分位于框体1的内部,一部分位于框体1的外部。此外,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例如是焦电型、热电动势型等热型红外线检测传感器、或者是可见光相机、测距传感器、多普勒传感器、亮度传感器、麦克风等。另外,在传感器单元200的下部形成有传感器收纳口6,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能够从该传感器收纳口6收纳到传感器单元200内部、即室内机100内部,且能够向传感器单元200外部、即室内机100外部突出。此外,上述上下风向板4a、4b由两块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一块或三块、四块等多块构成。另外,左右风向板5设置于上下风向板4b,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于独立的位置,例如设置于上下风向板4a与4b之间。图2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具备:非接触型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向上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所述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向所述单元壳体外突出;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对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通信线,所述通信线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通信线在所述单元壳体内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传感器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具备:非接触型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向上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所述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向所述单元壳体外突出;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对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通信线,所述通信线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通信线在所述单元壳体内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所述单元壳体具备:传感器收纳部,所述传感器收纳部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及通信线收纳部,所述通信线收纳部在所述传感器收纳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