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臂车的拉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46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52
拉臂车的拉臂机构。涉及环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臂车的拉臂机构。提供了一种长度可调、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转运箱的拉臂车的拉臂机构。包括副车架、拉臂、举升架和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的尾部、活塞杆铰接在拉臂上,所述举升架的一端铰接在副车架的头部、另一端铰接在拉臂的非钩端上,所述举升架包括两根副车架长度方向的主架,所述主架之间设有一根横架,所述拉臂的非钩端铆接在横架上,两根所述主架对称设有横架通过的长条孔,所述横架可在长条孔中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拉臂在举升架上的位置来实现整个拉臂机构长度的调节,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转运箱,从而做到一车多用,提高拉臂车的使用率。

Pull arm mechanism of a pull arm

A pull arm mechanism for a pulling a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anitation equipment,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pulling arm mechanism of a pull arm vehicle. A pull arm mechanism with adjustable length and suitable for transfer boxes of various sizes is provided. The cylinder body of the lifting oil cylinder is hinged at the tail of the auxiliary frame and the piston rod hinged on the pull arm. One end of the lifting frame is hinged on the head of the auxiliary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is hinged on the non hook end of the pull arm. The lifting frame covers the main frame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wo sub frames, A horizontal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ain frames, the non hook end of the pull arm is riveted on a horizontal frame, and the two main frames are symmetrical with a long strip through a horizontal frame, and the horizontal frame can slide in a long strip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entire pulling arm mechanism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ull arm on the lift frame, so as to be suitable for the different length of the transport box, so as to achieve the use of a car and increase the use rate of the pulling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臂车的拉臂机构
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臂车的拉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项城市建设和环卫管理现代化,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及产量化的进程,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和项目的实施,各大、中城市都在建设现代化的大型垃圾转运站,在现有的垃圾转运站设备中,收集垃圾的微型拉臂式垃圾车是主要的设备之一。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自装填垃圾压缩转运箱(专利号为:ZL201220578895.3),该转运箱为前端带有凹弧形活动填料斗的刮板装填式压缩转运箱,并自带液压动力站,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具有极强的移动性和便利性,但是该移动式自装填垃圾压缩转运箱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由于转运箱前端的起重钩位置固定,而转运箱前端的凹弧形活动填料斗旋转倾倒垃圾时不能与起重钩相互干涉,这就限制了活动填料斗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应也就限制了活动填料斗的装料容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长度可调、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转运箱的拉臂车的拉臂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副车架、拉臂、举升架和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的尾部、活塞杆铰接在拉臂上,所述举升架的一端铰接在副车架的头部、另一端铰接在拉臂的非钩端上,所述举升架包括两根副车架长度方向的主架,所述主架之间设有一根横架,所述拉臂的非钩端铆接在横架上,两根所述主架对称设有横架通过的长条孔,所述横架可在长条孔中滑动。所述横架的两端伸出长条孔,所述横架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横架的两端、主架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与螺纹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长条孔的宽度。两个所述长条孔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的缸体固定在长条孔的端头,活塞杆固定在横架上,所述横架上设有行程开关。所述横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棘爪,两个主架上分别设有与棘爪适配的棘齿条,所述长条孔中还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长条孔的端头,另一端固定在横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拉臂在举升架上的位置来实现整个拉臂机构长度的调节,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转运箱,从而做到一车多用,提高拉臂车的使用率。调节好后可通过螺母、油缸、棘齿结构固定,确保拉臂车在起重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是副车架,2是拉臂,3是举升架,31是主架,311是长条孔,312是调节油缸,313是棘齿条,314是拉簧,32是横架,321是螺母,322是棘爪,4是举升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包括副车架1、拉臂2、举升架3和举升油缸4,所述举升油缸4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1的尾部、活塞杆铰接在拉臂2上,所述举升架3的一端铰接在副车架1的头部、另一端铰接在拉臂2的非钩端上,所述举升架3包括两根副车架1长度方向的主架31,所述主架31之间设有一根横架32,所述拉臂2的非钩端铆接在横架32上,两根所述主架31对称设有让横架32通过的长条孔311,所述横架32可在长条孔311中滑动,通过调节横架32在长条孔311中的位置,带动拉臂2位置移动,从而实现拉臂工作长度的调节,以适应于多种长度的转运箱,实现一车多用,一架多用,大大节约拉臂车的投资成本。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横架32的两端伸出长条孔311,所述横架32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横架32的两端、主架31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与螺纹适配的螺母321,所述螺母321的外径大于所述长条孔311的宽度,使螺母321不会进入到长条孔311中。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方法为:先松开一侧或两侧的螺母321,使横架32可以运动,然后启动举升油缸4,由举升油缸4的伸缩来调节横架32在长条孔中的位置,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拧紧螺母,使横架32固定在长条孔311中,然后再启动举升油缸4就可以进行起重工作。图3-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两个所述长条孔311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油缸312,所述调节油缸312的缸体固定在长条孔311的端头,活塞杆固定在横架32上,所述横架32上设有行程开关,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方法为:先对行程开关设定想要调节的行程,然后启动调节油缸312和举升油缸4,待横架32到达设定位置后,调节油缸312和举升油缸4关闭,进行起重工作时再次启动举升油缸4即可,因为调节油缸312已将横架32固定住,在起重过程中拉臂不会产生滑移。图5-6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横架32的两端分别设有棘爪322,两个主架31上分别设有与棘爪322适配的棘齿条313,所述长条孔311中还设有拉簧314,所述拉簧314的一端固定在长条孔311的端头,另一端固定在横架32上。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方法为:顺时针转动横架32(以图6中的方向为参考)带动棘爪322与棘齿条313脱离,然后启动举升油缸4,由举升油缸4的伸缩来调节横架32在长条孔中的位置,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顺时针拧动的横架32,受拉簧314拉力的作用,横架32将恢复到图6中的位置,即拉簧314恢复平直,棘爪322卡入棘齿条313中并由拉簧314拉紧,使棘爪322和棘齿条313不会脱离,然后顺利进行起重工作。本技术通过调节拉臂在举升架上的位置来实现整个拉臂机构长度的调节,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转运箱,从而做到一车多用,提高拉臂车的使用率。调节好后可通过螺母、油缸、棘齿结构固定,确保拉臂车在起重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臂车的拉臂机构

【技术保护点】
1.拉臂车的拉臂机构,包括副车架、拉臂、举升架和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的尾部、活塞杆铰接在拉臂上,所述举升架的一端铰接在副车架的头部、另一端铰接在拉臂的非钩端上,所述举升架包括两根副车架长度方向的主架,所述主架之间设有一根横架,所述拉臂的非钩端铆接在横架上,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架对称设有横架通过的长条孔,所述横架可在长条孔中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拉臂车的拉臂机构,包括副车架、拉臂、举升架和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副车架的尾部、活塞杆铰接在拉臂上,所述举升架的一端铰接在副车架的头部、另一端铰接在拉臂的非钩端上,所述举升架包括两根副车架长度方向的主架,所述主架之间设有一根横架,所述拉臂的非钩端铆接在横架上,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架对称设有横架通过的长条孔,所述横架可在长条孔中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臂车的拉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的两端伸出长条孔,所述横架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大鹏高天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润泽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