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发光装置、显示设备以及照明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0114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17
本公开涉及发光装置、显示设备以及照明设备。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层,该有机层被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并且通过从第一电极侧按顺序堆叠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形成,其中,从有机层中发射的光由第一发光层与第一电极之间的界面反射、穿过第二电极并且发射到发光装置的外部,从第二发光层侧按顺序在与第一发光层相反的第二发光层的一侧上设置第一光透射层、第二光透射层以及第三光透射层,并且满足预定的条件。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equipment and lighting equipment

The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 display device and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nsists of a first electrode, a second electrode, and an organic layer, which are set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and stacked in sequence from the first electrode side by the first luminescent layer and the second light layer, wherein th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organic layer is between the first light emitting layer and the first electrode. The interface reflects,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electrodes and is emit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The first light transmission layer, the second light transmission layer, and the third light transmission layer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from the second light emitting layer side in sequence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light emitting layer opposite the first luminescent layer, and the predetermined strip is satis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显示设备以及照明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2014年6月6日、申请号为201410251374.0、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装置、显示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14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3-125848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发光装置、以及使用该发光装置的显示设备和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下文中称为“有机EL装置”)已作为能够以低压DC发射高亮度光的发光装置而引起了关注,并且已积极地研制了这些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EL装置具有一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包括厚度通常为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发光层的有机层被插入在反射电极与透明电极之间。将从发光层中发射的光提取到外部,并且已尝试在装置结构中使用光干涉来提高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此外,作为能够提高发光效率和发射寿命的装置,众所周知具有堆叠结构(所谓的串接(tandem)结构)的有机EL装置,其中,多个发光层通过连接层堆叠,以便使发光层彼此串接,并且可堆叠任意数量的发光层。例如,通过堆叠发射蓝光的蓝色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通过从第一电极侧按顺序堆叠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形成,其中,从所述有机层发射的光由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界面反射、穿过所述第二电极并且发射至所述发光装置的外部,从第二发光层侧按顺序在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相反的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一侧上设置第一光透射层、第二光透射层以及第三光透射层,满足或以下表达式(1)和表达式(2),以及满足或以下表达式(3‑A)或表达式(3‑B),或者满足或以下表达式(3‑A)和表达式(3‑B),(1)(‑φ1/2π+m1)·(λ1‑150)/2≤L11≤(‑φ1...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14 JP 2013-125848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通过从第一电极侧按顺序堆叠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形成,其中,从所述有机层发射的光由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界面反射、穿过所述第二电极并且发射至所述发光装置的外部,从第二发光层侧按顺序在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相反的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一侧上设置第一光透射层、第二光透射层以及第三光透射层,满足或以下表达式(1)和表达式(2),以及满足或以下表达式(3-A)或表达式(3-B),或者满足或以下表达式(3-A)和表达式(3-B),(1)(-φ1/2π+m1)·(λ1-150)/2≤L11≤(-φ1/2π+m1)·(λ1+80)/2;(2)(-φ1/2π+n1)·(λ2-30)/2≤L21≤(-φ1/2π+n1)·(λ2+80)/2;(3-A)L12≤(-φ2/2π+m2+1/2)·(λ1+15)/2、L13≤(-φ3/2π+m3)·(λ1-15)/2以及(-φ4/2π+m4)·(λ1-50)/2≤L14;(3-B)L22≤(-φ2/2π+n2+1/2)·(λ2+15)/2、L23≤(-φ3/2π+n3)·(λ2-15)/2以及(-φ4/2π+n4)·(λ2-50)/2≤L24;其中,λ1是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射波长区域的中心波长(单位:nm);λ2是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射波长区域的中心波长(单位:nm);L11是第一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所述第一反射界面是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界面;L12是第二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所述第二反射界面是所述第二发光层与所述第一光透射层之间的界面;L13是第三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所述第三反射界面是所述第一光透射层与所述第二光透射层之间的界面;L14是第四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所述第四反射界面是所述第二光透射层与所述第三光透射层之间的界面;L21是所述第一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L22是在所述第二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L23是在所述第三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L24是在所述第四反射界面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中心之间的光学距离(单位:nm);φ1是在由所述第一反射界面反射光时发生的相移(单位:弧度);φ2是在由所述第二反射界面反射光时发生的相移(单位:弧度);φ3是在由所述第三反射界面反射光时发生的相移(单位:弧度);φ4是在由所述第四反射界面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俊广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