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客运旅客座位覆盖织物的底基层的无纺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11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作公路、铁路或航空客运中旅客座位覆盖织物的底基层的无纺材料的应用。无纺织材料是用干燥工艺生产的,其视密度在20及100kg/m↑[3]之间,厚度在4及20mm之间。所述无纺材料包括至少50%的合成纤维,其厚度在3及40分特之间及长度在2与12cm之间。该纤维是缝合的。当无纺材料承受20CN/cm↑[2]有静压力时,它保留的最小厚度为20mm。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无纺材料特别旨在改善被座位使用者排出汗液的排除。(*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作公路、铁路或航空客运中旅客座位覆盖织物的底基层的无纺材料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织物与所述无纺材料组成的座位覆盖物,其中无纺材料粘接在织物或不粘接在织物上;以及涉及用于客运并设置了该覆盖物的座位。“无纺材料”一词理解为无纺织物、无纺垫或无纺毡。为了保证使用者的舒适,一个座位通常包括1)一个承载体,它用于保证座位使用者人体环境方面的舒适,这个承载件通常由密度大的泡沫材料、弹簧或条带组成;2)一个填充层,它由其密度小于构成承载件泡沫材料的密度的泡沫材料组成(亦可附加一隔离膜使该层与承载件隔开来);3)一个覆盖物。填充层及覆盖物是对舒适度中的热生理方面负责的。用这种方式构成的座位具有特别好的绝热作用,这就使得使用者坐的部位出汗,如果汗液不能很快排除的话,就会造成令人不愉快的湿感。座位遥绝热作用主要是由于构成承载件的大密度泡沫材料起实质作用的厚度、将大密度泡沫材料与填充泡沫材料隔开的膜及包围着许多空气泡的填充泡沫材料的封闭性能。由使用者所坐总位汗液引起的湿气不能通过座位的厚度方向来排除,因为构成承载件的泡沫材料块阻止湿气被排走。该湿气因而必须由侧向或利用通风来消除,也就是说利用由运动或振动产生的抽吸作用排除。本专利技术旨在利用一种无纺材料作为覆盖座位织物的底基层,以取代泡沫材料的填充层。其特定目的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纺材料能同时用作填充层及用作热生理舒适层。更特殊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使用一种无纺材料,它能在使用者与座位之间的接触区域中快速地吸收使用者排出的汗。因而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在于能使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之材料通过其亲水特性迅速地、在湿气被传到外部以前就吸收了湿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使用一种能在与该材料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传递湿气的无纺材料。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使用一种利用通风能够排除湿气的非纺织材料。其一个特定目的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材料应具有适于吸收、传送及排除湿气的抗压强度及弹性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将一种无纺材料用作客运(公路、铁路或航空)中旅客座位的覆盖织物的底基层,它用于取代传统的泡沫填充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作用的无纺材料是利用干燥工艺生产的。它具有20及100Kg/m3之间的密度及4与40mm之间的厚度,厚度最好在8至12mm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纺材料包括至少50%的合成纤维,它们最好从聚酯、聚酯胺及聚乙二酰胺纤维、或“超吸水性”类型的纤维、或各种这些纤维的混合物中选取。所谓“超吸水性”纤维理解为其吸水能力超过100%的纤维,这就是说每克纤维吸收大于一克水的纤维。该所使用的“超吸水性”纤维例如是以Lansael,Fibersorb ,或Bemliese 牌号在市场销售的那些纤维。合成纤维选择聚酯纤维是有利的,所使用之纤维最好具有亲水性或利用适当处理作成亲水性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复合物中包括的合成纤维具有的厚度为3及40分特(dtex)之间,并最好在6及20分特之间,其长度在6及12cm之间,并最好在5至7.5cm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无纺材料可含高达50%的生然和/或人造纤维,譬如它是纤维素(棉,人造丝,粘胶)或毛纤维。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用材料的纤维是用针缝合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即为针缝合又为热粘合的。在这种情况下,无纺材料必须包括一定百分比的“热粘合”纤维。对于热粘合纤维应理解为其熔点低于主纤维熔点的纤维,或是具有其熔点低于纤维内部熔点的表面层的纤维(“双组分”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纤维是针缝合又用化学结合的。这种化学结合是利用在纤维上喷树脂来实现的,该树脂例如是聚丙烯酸脂或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水乳胶体。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纺材料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可以保证当其承受20CN/cm2的静压力(相当于中等身材人的体重产生的压力)时,它将保留有2mm的最小厚度。该最小厚度4mm时为有利。该最小厚度为2mm或甚至为4mm是必要的,为的是能使该材料吸收由座位使用者排出的汗液及在与材料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传走湿气,或利用通风传走湿气。本专利技术的主题也是用于客运旅客座位的复盖物,它包括一个覆盖织物及一个无纺材料,所述材料具有上述列举的特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覆盖物的实施例中,覆盖织物及无纺材料可以利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技术的一种粘接在一起。这种粘接例如可以借助粘接物来实现,如借助粘台剂的悬浮液、乳胶体或溶液或如热塑塑料粉末、膜或涂层。这种粘接物例如可利用雾化、喷射、浸渍或压印方式施加。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题是用于客运旅客座位的复盖材料,它由粘接在一个具有以上所列举特性的无纺材料上的覆盖上的覆盖织物组成。其粘接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并列举在上面的技术之一来实现。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主题为用于客运(公路、铁路或航空)的旅客座位,它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覆盖物或覆盖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在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显现出来,这些例子是不具有限制性的。例1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纺材料包括两种类型的纤维,它们作为混合物可以根据杜邦·德内穆尔公司(Dupont deNemvours Company)的“D-291Quallofil ”牌号购得。这是一种13分特的空心、四槽热合纤维及聚酯纤维混合物,其空心容积的百分比例为大于整个纤维容积的23%。纤维长度为7至8cm。一种专门的最后工序使该纤维得到一种光滑、亲水表面及低易燃性能。该纤维混合物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进行梳刷及毛化。随后纤维被用针缝;合及热粘合。这样得到的材料具有的厚度为10mm,及视密度为40Kg/cm3。它具有这样的抗压强度,当其承受20CN/cm2的静压力时该材料保留8.5mm的厚度。该无纺材料根据德国工业标准DIN504-101第一部分的标准,对比一种“表皮样品”上的标准泡沫材料进行了测试。此外这种标准被提议作为国际标准协会TSO/TC38/SC8H156款的草案标准。所测试的参数如下热阻Rct(单位m2K/W),湿气传送阻力Ret(单位为m2mbar/W),及湿气吸收能力Fi(以%比示)(每单位干重量产品的吸水重量)。这三种参数是在静态条件下测试的,也就是说,在这些无纺材料或泡沫材料承受20CN/cm2的静负载。对这三种参数也在动态条件下进行了测量,这就是说使这些无纺材料或泡沫材料承受每秒钟两次的20CN/cm2的脉冲负荷。所测的第四个参数是通风率V,以%表示,V= (静态条件下的Ret-动态条件下的Ret)/(静态条件下的Ret)这些对照测试的结果给在下列表中静态条件表1 表2 <p> 例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客运的旅客座位的覆盖物包括无纺材料,其特性已给在例1中,及吉尔福特公司(Guilford Company)出品的覆盖织物“MILPOINT ”。借助喷射施加共聚多酯型热塑性塑料粉末使该材料及该织物彼此粘接起来。权利要求1.用作公路、铁路或般空客运中旅客座位覆盖织物的底基层的一种无纺材料的应用,所述材料利用于干燥工艺生产,具有的视密度在20及100Kg/m3之间、厚度在4及40mm之间,并包括至少50%的合成纤维,该合成纤维在厚度在3至40分特之间及长度在2及12cm之间,它是用针缝合的,所述材料在被施加了20CN/cm2的静压力时具有最小厚度为2mm。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作公路、铁路或般空客运中旅客座位覆盖织物的底基层的一种无纺材料的应用,所述材料利用于干燥工艺生产,具有的视密度在20及100Kg/m↑[3]之间、厚度在4及40mm之间,并包括至少50%的合成纤维,该合成纤维在厚度在3至40分特之间及长度在2及12cm之间,它是用针缝合的,所述材料在被施加了20CN/cm↑[2]的静压力时具有最小厚度为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克里布罗克尤斯福沃考特亨得里克
申请(专利权)人:利贝尔特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