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98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05
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包括机房及降噪装置,发声器与控制模组电连接,发声器设置于机房的内侧壁上,并且发声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通过设置的机房及降噪装置,机房用于安装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降噪装置用于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变电站噪声问题,能够不用对设备机房的进风口、出风口等进行封堵,有效解决现有降噪技术设备通风和降噪两者的矛盾,以及能够解决变电站噪音对外界的影响,也解决了内部噪声问题,确保变电站周边居民及进入变电站人员有一个健康的声环境。

Active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in Substation

A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in a substation, including the machine room and th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the sound generator and the control modul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sound generator is set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chine room, and the sound generator is set at least one of the sound parts. The active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install the machine room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the machine room is used to install the main transformer, reactor, capacitor and other equipment of the substation. Th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is used to denoise the noise produced by the main transformer, reactor, capacitor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ise in the substation, it can not block the air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equipment room,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venti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of the existing noise reduc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can solv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ise on the outside of the substation, and solve the internal noise problem, and ensure the change of the residents around the substa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substation. The crew of the power station has a sound sound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变电站主变压器等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近年变电站周边居民对噪声投诉逐年增多,已成为变电站运行的一大问题。目前变电站降噪技术主要采取封堵隔音等物理措施,如采用隔音棉、门窗封堵等。现有变电站降噪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噪声影响,但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变电站设备运行发热,对通风散热要求较高,而现有的降噪技术都不同程度牺牲了通风散热性能,导致设备运行温度较高。因此实际运行中不得不控制设备负载率,即为了降噪而使主设备的性能大打折扣;且设备长期在通风散热性不好的环境下运行,还会导致设备绝缘损坏、缩短设备寿命等严重后果。2、现有的变电站降噪技术受客观因素限制,如导线进出口需考虑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等因素,无法完全进行隔离和封堵,降噪效果有限。现有变电站降噪技术只降低了变电站噪声对外界的影响,没有考虑站内噪声问题,即没有真正解决噪声问题。现有变电站降噪技术采取隔离封堵等措施后,设备房间内的噪声反而会更大,对进入变电站工作的运维人员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变电站噪声问题,能够不用对设备机房的进风口、出风口等进行封堵,有效解决现有降噪技术设备通风和降噪两者的矛盾,以及能够解决变电站噪音对外界的影响,也解决了内部噪声问题,确保变电站周边居民及进入变电站人员有一个健康的声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包括:机房,所述机房上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端部位于所述机房的侧壁上;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声音采集器、控制模组、发声器及电源模组,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所述发声器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发声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发声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声部均位于所述发声器远离所述内侧壁的一侧面上,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发声器及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声音采集器分别于与所述控制器控制模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器为音响扬声器。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组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接片。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还包括辅助降噪装置,所述辅助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通风通道的边缘。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扣件。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还包括排气扇,所述排气扇的边框与所述卡扣件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通过设置的机房及降噪装置,机房用于安装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降噪装置用于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变电站噪声问题,能够不用对设备机房的进风口、出风口等进行封堵,有效解决现有降噪技术设备通风和降噪两者的矛盾,以及能够解决变电站噪音对外界的影响,也解决了内部噪声问题,确保变电站周边居民及进入变电站人员有一个健康的声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包括机房及降噪装置,所述机房上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端部位于所述机房的侧壁上;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声音采集器、控制模组、发声器及电源模组,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所述发声器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发声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发声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声部均位于所述发声器远离所述内侧壁的一侧面上,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发声器及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如此,上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通过设置的机房及降噪装置,机房用于安装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降噪装置用于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变电站噪声问题,能够不用对设备机房的进风口、出风口等进行封堵,有效解决现有降噪技术设备通风和降噪两者的矛盾,以及能够解决变电站噪音对外界的影响,也解决了内部噪声问题,确保变电站周边居民及进入变电站人员有一个健康的声环境。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的构思。如图1所示,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10,包括机房100及降噪装置200,所述机房上开设有通风通道110,所述通风通道的端部位于所述机房的侧壁上。请再次参阅图1所示,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声音采集器210、控制模组220、发声器230及电源模组240,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所述发声器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发声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发声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声部均位于所述发声器远离所述内侧壁的一侧面上,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发声器及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声音采集器分别于与所述控制器控制模组电连接,又如,所述发声器为音响扬声器,又如,所述电源模组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又如,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接片,又如,所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还包括辅助降噪装置,所述辅助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通风通道的边缘,又如,所述通风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扣件,又如,所述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还包括排气扇,所述排气扇的边框与所述卡扣件卡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房用于安装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其中,所述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为变电站中所述常用设备,在此不在作进一步的阐述,当所述机房内所安装的主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所述机房上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端部位于所述机房的侧壁上;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声音采集器、控制模组、发声器及电源模组,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所述发声器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发声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发声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声部均位于所述发声器远离所述内侧壁的一侧面上,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发声器及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所述机房上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端部位于所述机房的侧壁上;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声音采集器、控制模组、发声器及电源模组,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所述发声器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发声器设置于所述机房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发声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声部均位于所述发声器远离所述内侧壁的一侧面上,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发声器及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有源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采集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声音采集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杰刘锡华庞海东罗鸣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