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及电子设备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77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包括:终端外壳,所述终端外壳开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由所述终端外壳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插接面,所述第一插接口于所述插接面的末端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面;以及,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第二插接口,所述壳体于邻近所述第二插接口开口端的外缘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密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外部异物由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进入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接口结构的电子设备终端。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interfac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interface structure. The terminal interfac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es a terminal shell, the terminal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ert interface, and the first insert interface extends inwar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terminal shell to form an insert surface, and the first insert interface is opposite to the end of the socket face. The outer extension forms a sealing surface; and an interface component, which includes a housing and a connection terminal set in the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sertion inte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insertion interface,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housing is extended to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adjacent second insertion interface to form a density. The sealing ring is contacted with the sealing cover.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xternal objects from entering the interior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interfac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using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及电子设备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终端接口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及电子设备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终端,如音乐播放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普遍应用,作为提供电子设备终端充电或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功能的主要部件—接口结构,其结构的设计在电子设备终端
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常规结构中,接口结构的连接端子壳体与电子设备终端壳体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导致异物(灰尘、水等)会进入到整机结构中,容易造成导致电子设备终端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避免异物进入电子设备终端的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以及应用该接口结构的电子设备终端。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包括:终端外壳,所述终端外壳开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由所述终端外壳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插接面,所述第一插接口于所述插接面的末端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面;以及,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第二插接口,所述壳体于邻近所述第二插接口开口端的外缘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密封面设置为台阶面,所述壳体于所述第二差接口的开口端面、所述密封圈朝向开口端的端面,以及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延伸面与所述密封面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终端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板及连接于所述两面板侧缘的侧板,所述第一插接口开设于所述侧板,所述插接面及所述密封面均形成于所述侧板。优选地,其中一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端面抵推所述密封圈背离所述密封面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接口组件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客体邻近开口端的外缘,所述弹性圈夹持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之间。优选地,所述弹性圈可以设置为橡胶圈、硅胶圈、有机树脂圈。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相互粘接。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之间通过热敏胶或者磁敏胶进行粘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陶瓷。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所述电子设备终端包括根据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及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容置于所述终端外壳内,所述接口组件的连接端子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终端充电或与外部设备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接口结构中,通过在接口组件的外壳设置向外延伸的密封圈,对应在终端外壳的第一插接口设置密封面,并将密封圈与密封面密封接触,使得电子设备终端内部空间与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的空间及外部空间完全隔绝,能够有效地避免外部的异物进入电子设备终端。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终端包括接口结构;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终端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线III-III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沿线IV-IV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电子设备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音乐播放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具有充电或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功能的电子设备终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电子设备终端200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终端200以手机为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电子设备终端20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及主控板201,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包括终端外壳10、接口组件20,所述主控板201容置于所述终端外壳10内,所述接口组件20与所述主控板201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终端200充电或与外部设备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终端外壳10开设有第一插接口12,所述第一插接口12由所述终端外壳10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插接面121,所述第一插接口12于所述插接面121的末端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面123。所述电子设备终端的接口结构100的接口组件20包括壳体21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的连接端子23。所述壳体21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口12对应的第二插接口212,所述壳体21于邻近所述第二插接口212开口端的外缘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圈213,所述密封圈213与所述密封面123密封接触。所述连接端子23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控板20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中,通过在接口组件20的外壳设置向外延伸的密封圈213,对应在终端外壳10的第一插接口12设置密封面123,并将密封圈213与密封面123密封接触,使得电子设备终端200内部空间与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空间及外部空间完全隔绝,能够有效地避免外部的异物进入电子设备终端。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面123设置为台阶面,所述壳体21于所述第二差接口212的开口端面、所述密封圈213朝向开口端的端面,以及所述壳体21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密封圈213之间的延伸面与所述密封面123密封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面123设置为台阶面结构,所述壳体21的开口端设置为对应的台阶结构,两者密封接触,使得接口组件20与终端外壳10的密封接触更为稳定。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外壳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板13及连接于所述两面板13侧缘的侧板14,所述第一插接口12开设于所述侧板14,所述插接面121及所述密封面123均形成于所述侧板1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口12开设于侧板14,使得插接方向沿面板13所在方向延伸,保证设备的厚度较小。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一所述面板13连接于所述侧板14的端面抵推所述密封圈213背离所述密封面12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与开设第一插接口12的侧板14邻近的面板13抵推接口组件20的密封圈213,使得密封圈213与密封面123的接触更为稳点。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在,所述接口组件20还包括弹性圈24,所述弹性圈24套设于所述客体21邻近开口端的外缘,所述弹性圈24夹持于所述密封圈213与所述密封面123之间。具体地,所述弹性圈24可以设置为橡胶圈、硅胶圈、有机树脂圈等具有一定弹性的圈体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圈24在密封圈213及密封面123之间,能够缓冲接口组件20与终端外壳10之间的应力以及提高密封接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13与所述密封面123相互粘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粘接结构能够实现密封圈213与密封面123的稳点的密封接触。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包括:终端外壳,所述终端外壳开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由所述终端外壳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插接面,所述第一插接口于所述插接面的末端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面;以及,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第二插接口,所述壳体于邻近所述第二插接口开口端的外缘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密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包括:终端外壳,所述终端外壳开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由所述终端外壳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插接面,所述第一插接口于所述插接面的末端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面;以及,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应的第二插接口,所述壳体于邻近所述第二插接口开口端的外缘向相对的外侧延伸形成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面密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设置为台阶面,所述壳体于所述第二差接口的开口端面、所述密封圈朝向开口端的端面,以及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延伸面与所述密封面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板及连接于所述两面板侧缘的侧板,所述第一插接口开设于所述侧板,所述插接面及所述密封面均形成于所述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终端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玉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