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16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05
提供一种即使是电线摇晃也能保持防水性的弹性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一种弹性部件(20),装配于壳体(10)的后表面,壳体(10)能够收纳多个固装于电线(W)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T),能够密合于所述电线(W)的密封孔(21)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在所述密封孔(21)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唇部(22),在所述密封孔(21)的周围以至少比位于前端的所述唇部(22A)靠向后方的深度尺寸形成有槽部(30),槽部(30)向前表面开口。

Elastic components and waterproof connectors

An elastic component and a waterproof connector that can maintain water repellency even if the wire is shaken are provided. An elastic component (20) is assembled on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shell (10), and the shell (10) can receive a plurality of terminal parts (T)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wire (W), and the sealing hole (21) that is close to the wire (W) is formed to form a plurality of the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s, and the seal holes (21) are arranged in the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 to form a plurality of lips. (22) a groove part (30) is formed around the seal hole (21) at least in depth compared to the rear of the lip part (22A) at the front end, and the groove part (30) opens the front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弹性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具备将电线的周围一并密封的弹性部件的防水连接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该防水连接器具备壳体,壳体能够收纳多个紧固于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在弹性部件以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有多个密封孔,密封孔密合于电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54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如上述构成的防水连接器在从弹性部件向后方引出的电线被弯曲时,密封孔不容易追随电线的动作。因此,在电线较大地摇晃时密封孔对电线的密合度下降,有可能防水性下降。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电线摇晃也能保持防水性的弹性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弹性部件,装配于壳体的后表面,所述壳体能够收纳多个固装于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其中,能够密合于所述电线的密封孔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在所述密封孔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唇部,在所述密封孔的周围以至少比位于前端的所述唇部靠向后方的深度尺寸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向前表面开口。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防水连接器,其具备:所述弹性部件和壳体,其能够收纳多个固装于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电线较大地摇晃,弹性部件中的由槽部划分的一个区域以追随电线的方式移动,位于前端的唇部也密合保持于电线,因此即使电线摇晃也不损坏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处于装配有弹性部件的状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弹性部件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弹性部件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密封孔追随电线的状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弹性部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弹性部件也可以形成为能够密合于所述弹性部件内嵌的嵌合部的外周唇部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所述槽部以至少比位于前端的所述外周唇部靠向后方的深度尺寸形成。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在粗电线插入到密封孔的情况下,至少位于前端的外周唇部不过度按压嵌合部。当外周唇部过度按压嵌合部时,在高压环境下嵌合部有可能热变形,但是能够防止这样的嵌合部的热变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弹性部件也可以形成为所述槽部的后端比位于后端的所述唇部以及位于后端的所述外周唇部靠前侧。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至少位于后端的外周唇部能够确实地密合于嵌合部的内周面,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防水性。<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4详细地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1中的防水连接器C具备合成树脂制的框架40和与框架40嵌合的壳体10。多个壳体10能够嵌合于框架40。在所有的壳体10嵌合到框架40后,嵌合对方侧的连接器44。以下,在各个构成部件中,将与对方侧嵌合的嵌合面侧(图1的左侧)作为前方,将相反侧作为后方,另外将图1的上侧作为上方,将下侧作为下方进行说明。框架40整体呈矩形箱状,具备多个能够嵌合壳体10的嵌合部41。各个嵌合部41被薄的分隔壁42包围,而形成为在宽度方向(横向)上长的方筒状。各个壳体10从后方嵌合到各个嵌合部41。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整体呈在宽度方向上扁平的方块形状。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腔11,固装于电线W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T从后方插入到腔11。腔11排列配置成上下2段。端子零件T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具有能够与对方侧的连接器44所具备的对方侧端子零件43进行连接的连接部,端子零件T通过压接于电线W的末端部而进行连接。在壳体10的后表面装配有弹性部件20,弹性部件20将电线W的周围一并密封。弹性部件20为硅橡胶等橡胶制,整体呈在宽度方向长的扁平板状。弹性部件20密合安装于壳体10的后表面。弹性部件20呈在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在弹性部件20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密封孔21,密封孔21能够密合于电线W。密封孔21与腔11对应地并列设置成2段,在安装于壳体10时成为与各个腔11以同轴连通的状态。所有的密封孔21呈相同形状,在各段中密封孔21水平地排列,另外上段的密封孔21和下段的密封孔21在宽度方向的位置一致。在密封孔21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1中为3个)唇部(以后,称为内周唇部22)。内周唇部22形成为在密封孔21的整个周向上连续地向内侧突出。所有的内周唇部22的突出端的位置(密封孔21的径向上的位置)设定为在组装前大致相等。所有的内周唇部22中的位于前端的唇部(以后,称为前端内唇部22A)的前侧部分以朝向密封孔21的前端扩大的方式渐渐倾斜。前端内唇部22A的突出端的位置(密封孔21的轴向上的位置)比前端内唇部22A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稍微靠后侧。所有的内周唇部22中的位于后端的唇部(以后,称为后端内唇部22B)和位于中央的唇部(以后,称为中央内唇部22C)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密封孔21的后端部21A(比后端内唇部22B靠后方的部分)朝向密封孔21的后端较大的扩大。密封孔21的后端的扩大尺寸设定为比前端的扩大尺寸大一圈。在密封孔21的周围设置有槽部30。关于槽部30之后详细进行说明。在弹性部件20形成有贯通孔23,未图示的卡止突部能够贯通于贯通孔23,卡止突部设置于后述的保持件12。如图2所示,贯通孔23在弹性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各设置一个。贯通孔23形成为上下方向稍长的椭圆形状。在弹性部件20的外周面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外周唇部24,外周唇部24能够密合于嵌合部41的内周面。外周唇部24设置3个,外周唇部24的数量与内周唇部22数量相同。外周唇部24形成为在弹性部件20的整个周向上连续且向外侧突出。如图3所示,外周唇部24呈半圆形状并突出。所有的外周唇部24呈相同形状,在组装前,突出端的位置(弹性部件20的径向上的位置)设定为大致相等。所有的外周唇部24在前后方向上隔着等间隔地排列。所有的内周唇部22以及外周唇部24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内周唇部22和外周唇部24分别重叠。前端内唇部22A的突出端和所有的外周唇部24中的位于前端的唇部(以后,称为前端外唇部24A)的突出端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设定为前端内唇部22A比前端外唇部24A稍微靠后方(中心侧)。后端内唇部22B的突出端和所有的外周唇部24中的位于后端的唇部(以后,称为后端外唇部24B)的突出端的位置关系设定为后端内唇部22B比后端外唇部24B稍微靠前方(中心侧)。中央内唇部22C和所有的外周唇部24中的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唇部(以后称为中央外唇部24C)均位于弹性部件2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突出端的位置设定为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在弹性部件20的后表面侧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件12。保持件12整体呈在宽度方向上长的板状,在与密封孔21对应的位置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有插通孔13,在插通孔13能够插通端子零件T。在保持件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前方突出设置有卡止突部(未图示),卡止突部能够贯通弹性部件20的贯通孔23并卡止于壳体10。在密封孔21的周围形成有槽部30,槽部30向前表面开口。如图2所示,槽部30具备外槽31和中槽32,外槽31将所有的密封孔21(以后,称为密封孔群25)一并包围,中槽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部件,装配于壳体的后表面,所述壳体能够收纳多个固装于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其中,能够密合于所述电线的密封孔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在所述密封孔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唇部,在所述密封孔的周围以至少比位于前端的所述唇部靠向后方的深度尺寸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向前表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18 JP 2015-2253191.一种弹性部件,装配于壳体的后表面,所述壳体能够收纳多个固装于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其中,能够密合于所述电线的密封孔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在所述密封孔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唇部,在所述密封孔的周围以至少比位于前端的所述唇部靠向后方的深度尺寸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向前表面开口。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义裕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