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21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烟道,所述烟道包括第一烟道、与所述第一烟道连通的第二烟道,所述第一烟道一端贯穿炉体形成进烟口,所述第二烟道一端贯穿炉体形成出烟口,所述第二烟道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烟道侧壁两端且靠近第一烟道的第一换热管和贯穿所述第二烟道侧壁两端且远离第一烟道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外壁设有第一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锅炉的烟道分为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且第二烟道中包括了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而远离第一烟道的第二换热管上还设置有第一翅片,从而实现烟道与炉体内水的三级换热,以充分吸收烟气的余热。

Horizontal atmospheric hot water 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constant pressure hot water boiler, including a furnace body and a flue. The flue comprises a first flue and a second flu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lue. One end of the first flue is formed into a smoke inlet through the furnace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flue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furnace body to form a smoke outlet, and the second flue is provided with a intersecting pipe.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tube is worn at both ends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flue and near the first flue, and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tube is separated from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flue and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flue.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n. The utility model divides the boiler flue into the first flue and the second flue, and the second flue includes the first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first fin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tube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flue to realize the three stage heat exchange of the flue and the water in the furnace, so as to fully absorb the waste heat of the flu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技术介绍
卧式常压热水锅炉以柴油或天然气为燃料,通过燃烧器对水加热,实现供暖和提供生活、洗浴用热水,锅炉智能化程度高、加热快、低噪音、无灰尘,是一种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型热销锅炉品种。该锅炉既可以单独满足供暖又可以单独满足供应热水,如果管道系统中增加上换热器,那么锅炉就可以同时满足供暖和洗浴两种要求。热水锅炉通过炉胆和螺纹管实现热气与冷水的交换,实现对冷水的加热,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在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同时,还要解决锅炉内换热部件过热熔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不仅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并且解决了换热部件过热熔化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烟道,所述烟道包括第一烟道、与所述第一烟道连通的第二烟道,所述第一烟道一端贯穿炉体形成进烟口,所述第二烟道一端贯穿炉体形成出烟口,所述第二烟道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烟道侧壁两端且靠近第一烟道的第一换热管和贯穿所述第二烟道侧壁两端且远离第一烟道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外壁设有第一翅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烟道分为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且第二烟道中包括了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而远离第一烟道的第二换热管上还设置有第一翅片,从而实现烟道与炉体内水的三级换热,首先通过第一烟道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初步吸收,然后再由第一换热管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二次吸收,最后由第二换热管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三次吸收,由于第二换热管上设置有第一翅片,因此提高了第二换热管的吸热效率,以充分吸收烟气的余热。而第一换热管上未设置翅片,是由于从第一烟道流出的烟气温度较高,若在第一换热管上设置翅片,翅片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换热管与水的热传递不能得到有效的转移,可能导致翅片温度过高熔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翅片平行于炉体轴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小第一翅片对烟气的阻力,使烟气通过第二烟道更加顺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烟道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贯穿所述第二烟道的上下侧面,且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垂直于地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第一换热管下端和第二换热管下端进入,从第一换热管上端和第二换热管上端流出,垂直于地面的设置,使由下至上流动更加流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烟道外壁设有垂直于地面的第二翅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翅片的设置的提高了第二烟道侧壁与水的热交换效率,并且垂直于地面的设置,减小了水自下而上流动的阻力。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烟道呈与炉体同轴的圆柱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圆柱形的设置有利于分散炉体内部水对其的作用力,圆柱形的烟道同样可提高烟道到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烟道的轴线穿过所述第二烟道的中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一烟道流入第二烟道的烟气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侧壁中部下端连通有进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炉体。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侧壁上端设有出水口和膨胀水管管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内上端的热水可从出水口排出,膨胀水管管口与膨胀水管连通,可将多余的水暂时存储在膨胀水箱中。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壁下端设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平行于炉体轴线且从进水管向两侧延伸,所述分水管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的多个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水管将需要加热的冷水均匀的分配至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外壁,炉体内的水烟道外壁接触能够受热均匀。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侧壁下端连通有排污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在不使用使,可通过排污管将炉体内的废水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锅炉的烟道分为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且第二烟道中包括了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而远离第一烟道的第二换热管上还设置有第一翅片,从而实现烟道与炉体内水的三级换热,首先通过第一烟道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初步吸收,然后再由第一换热管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二次吸收,最后由第二换热管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三次吸收,由于第二换热管上设置有第一翅片,因此提高了第二换热管的吸热效率,以充分吸收烟气的余热。(2)第一换热管上未设置翅片,是由于从第一烟道流出的烟气温度较高,若在第一换热管上设置翅片,翅片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换热管与水的热传递不能得到有效的转移,可能导致翅片温度过高熔化。以实现烟道热交换的合理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炉体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炉体、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第一烟道;3、第二烟道;4、进烟口;5、出烟口;6、第一换热管;7、第二换热管;8、第一翅片;9、第二翅片;10、进水管;11、出水口;12、膨胀水管管口;13、分水管;14、通孔;15、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如图1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两端分别为进烟口4和出烟口5,炉体1的侧壁下端中部连通有进水管10,炉体1的侧壁下端还连通有排污管15,炉体1的侧壁上端两侧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膨胀水管。如图2所示,炉体1内设置有与进烟口4相连通的第一烟道2,以及与第一烟道2相连通且与出烟口5相连通的第二烟道3。其中炉体1、进烟口4、出烟口5和第一烟道2均为圆柱形,并且同轴设置。第二烟道3呈长方体形,在第二烟道3的侧壁设置有的垂直于地面的第二翅片9。第二烟道3的上下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一换热管6和第二换热管7。第一烟道2的轴线穿过第二烟道3的中心。如图3所示,炉体1内壁下端设有与进水管10连通的分水管13,分水管13平行于炉体1轴线且从进水管10向两侧延伸,分水管13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的多个通孔14。分水管13将需要加热的冷水均匀的分配至第一烟道2和第二烟道3外壁,炉体1内的水与烟道外壁接触能够受热均匀。如图3所示,第一换热管6与第二换热管7垂直于地面,且第一换热管6靠近第一烟道2设置,第二换热管7远离第一烟道2设置。如图4所示,第二换热管7外壁设有与第一烟管轴线平行的第一翅片8,以提高第二换热管7的吸热效率,充分吸收烟气的余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烟道分为第一烟道2和第二烟道3,且第二烟道3中包括了第一换热管6和第二换热管7,而远离第一烟道2的第二换热管7上还设置有第一翅片8,从而实现烟道与炉体1内水的三级换热,首先通过第一烟道2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初步吸收,然后再由第一换热管6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二次吸收,最后由第二换热管7对烟气的热量进行三次吸收,由于第二换热管7上设置有第一翅片8,因此提高了第二换热管7的吸热效率,以充分吸收烟气的余热。而第一换热管6上未设置翅片,是由于从第一烟道2流出的烟气温度较高,若在第一换热管6上设置翅片,翅片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换热管6与水的热传递不能得到有效的转移,可能导致翅片温度过高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烟道,其特征是:所述烟道包括第一烟道(2)、与所述第一烟道(2)连通的第二烟道(3),所述第一烟道(2)一端贯穿炉体(1)形成进烟口(4),所述第二烟道(3)一端贯穿炉体(1)形成出烟口(5),所述第二烟道(3)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烟道(3)侧壁两端且靠近第一烟道(2)的第一换热管( 6)和贯穿所述第二烟道(3)侧壁两端且远离第一烟道(2)的第二换热管(7),所述第二换热管(7)外壁设有第一翅片(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烟道,其特征是:所述烟道包括第一烟道(2)、与所述第一烟道(2)连通的第二烟道(3),所述第一烟道(2)一端贯穿炉体(1)形成进烟口(4),所述第二烟道(3)一端贯穿炉体(1)形成出烟口(5),所述第二烟道(3)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烟道(3)侧壁两端且靠近第一烟道(2)的第一换热管(6)和贯穿所述第二烟道(3)侧壁两端且远离第一烟道(2)的第二换热管(7),所述第二换热管(7)外壁设有第一翅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翅片(8)平行于炉体(1)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烟道(3)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换热管(6)和第二换热管(7)贯穿所述第二烟道(3)的上下侧面,且所述第一换热管(6)与第二换热管(7)垂直于地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烟道(3)外壁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秀峰金敬烈许春立肖龙金永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林匹亚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