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9060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材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及使用方法,焊丝表面至少具有一个焊剂槽,焊剂槽从焊丝的首端延伸至末端。焊剂槽为多个时,焊剂槽之间的距离接近相等。焊剂槽最左侧凹槽和最右侧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焊丝的宽度,相邻的两个焊剂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5mm。焊丝通过开孔进入助焊剂盒内部后与助焊剂发生充分接触,然后通过助焊剂盒前端的开孔进入压嘴;压嘴的入口宽出口窄,出口大小根据焊丝表面所需覆盖助焊剂的厚度进行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焊丝表面助焊剂的覆盖率,使得助焊剂能够集中在焊丝的表面,最大程度去除焊接面的氧化物,降低焊料熔点和表面张力,对于焊接面较小、焊接难度高的焊件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A welding wire with flux groove and its use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elding material, in particular to a welding wire with flux groove and a use method. The surface of the welding wire has at least one flux groove, and the flux groove extends from the first end of the wire to the end. When the flux groove is multipl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lux tanks is nearly equa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ftmost groove and the rightmost groove of the flux groove is less than the width of the wir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flux grooves is 0.5mm 5mm. The welding wire is in full contact with the flux after entering the flux box through the opening hole, and then enters the nozzle through the opening hol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flux box; the inlet width of the nozzle is narrow and the size of the outlet is set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covering flux needed for the surface of the welding wir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coverage of welding flux on the surface of welding wire, so that the flux can be concentrated on the surface of welding wire, the oxide of welding surface is removed to the maximum degree, the melting point and surface tension of the solder can be reduced, and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 welded parts with small welding surface and high welding difficul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材
,具体指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助焊剂在焊接时,能够熔化形成熔渣和(或)气体,对熔化金属起保护和冶金物理化学作用的一种物质。助焊剂的主要作用在于:1、去除焊接面的氧化物,降低焊料熔点和表面张力,尽快达到钎焊温度;2、保护焊缝金属在液态时不受周围大气中有害气体影响;3、使液态钎料有合适流动速度以填满钎缝。现有的焊丝表面是光滑的材质,在使用助焊剂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助焊剂无法均匀有效地覆盖在焊丝之上的情况,甚至导致助焊剂向四周流散影响正常焊丝使用,同时也对工作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助焊剂覆盖率和集中度的焊丝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焊丝表面至少具有一个焊剂槽,焊剂槽从焊丝的首端延伸至末端。进一步的,所述的焊剂槽为多个时,焊剂槽之间的距离接近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的焊剂槽最左侧凹槽和最右侧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焊丝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焊剂槽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焊剂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5mm。进一步的,所述的焊剂槽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焊剂槽之间的距离为1mm-2mm。进一步的,所述的焊剂槽表面粗糙。进一步的,所述的焊剂槽的作用在于收集助焊剂,使焊丝表面覆盖助焊剂。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的使用方法,带有焊剂槽的焊丝通过助焊剂盒后从前端的压嘴中穿出;进一步的,所述的焊丝通过开孔进入助焊剂盒内部后与助焊剂发生充分接触,然后通过助焊剂盒前端的开孔进入压嘴;压嘴的入口宽出口窄,出口大小根据焊丝表面所需覆盖助焊剂的厚度进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焊丝带有焊剂槽的一面朝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提高焊丝表面助焊剂的覆盖率,使得助焊剂能够集中在焊丝的表面,最大程度去除焊接面的氧化物,降低焊料熔点和表面张力,对于焊接面较小、焊接难度高的焊件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焊丝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焊丝使用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焊丝3表面至少具有一个焊剂槽,焊剂槽从焊丝的首端延伸至末端,当焊剂槽为多个时,焊剂槽之间的距离接近相等,确保焊剂能均匀地覆盖在焊丝3表面;为了使焊丝3上的助焊剂不会从表面溢出,焊剂槽最左侧凹槽31和最右侧凹槽32之间的距离小于焊丝3的宽度,左右两侧的凹槽距离焊丝3两条边的距离优选在1mm以上。为了使助焊剂能够更稳定地停留在焊丝3表面,需要对焊剂槽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作为优选的方案,当焊剂槽为多个时,每相邻的两个焊剂槽之间的距离为1mm-2mm,这个距离既能保证焊丝3表面设置足够多的焊剂槽用于保存助焊剂,又能确保每个焊剂槽内的助焊剂不会溢出,彼此之间也不会互相影响。本专利技术焊剂槽的作用在于收集助焊剂,使焊丝3表面覆盖助焊剂,一般而言,之所以需要焊丝3带有焊剂槽的一面朝上,是由于焊接设备从上往下进行焊接,因此助焊剂需要集中在焊丝3上表面。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带有焊剂槽的一面朝下,助焊剂由于自身的粘性和焊剂槽的粗糙表面的作用,助焊剂会停留在焊剂槽内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足以使焊接设备完成焊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使用方法,带有焊剂槽的焊丝3通过助焊剂盒2后从前端的压嘴1中穿出。具体的,焊丝3通过开孔进入助焊剂盒2内部后与助焊剂发生充分接触,此时助焊剂流入焊剂槽中,然后焊丝3通过助焊剂盒2前端的开孔进入压嘴1,压嘴1的入口宽出口窄,出口大小根据焊丝3表面所需覆盖助焊剂的厚度进行设置,如果焊丝3表面覆盖的助焊剂过多且不均匀时,利用压嘴1的出口对多余的助焊剂进行刮除,保证焊丝3表面平滑匀称,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也节省了助焊剂的使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专利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其特征在于:焊丝(3)表面至少具有一个焊剂槽,焊剂槽从焊丝的首端延伸至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其特征在于:焊丝(3)表面至少具有一个焊剂槽,焊剂槽从焊丝的首端延伸至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剂槽为多个时,焊剂槽之间的距离接近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剂槽最左侧凹槽(31)和最右侧凹槽(32)之间的距离小于焊丝(3)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剂槽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焊剂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5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焊剂槽的焊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剂槽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焊剂槽之间的距离为1mm-2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中洲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