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头体及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97 阅读:5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头体及拉链。拉头体包括上板、下板、固设于上板顶面的上拉鼻及固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支芯;上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对称,下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对称;上板、下板及支芯构成一个供牙链带穿设的Y形槽,其具有两个导入口及一个啮合出口;所述上板具有一个基部及一个由基部前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而成的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拉链,它包括:拉头体;上拉片;两片布带及两排牙链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头体的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则拉头体工作时,可防止拉链唇卡住拉头体,可使拉头体顺利拉过,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听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头体及拉链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拉头体,包括上板、下板、固设于上板顶面的上拉鼻及固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支芯;上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对称,下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对称;上板、下板及支芯构成一个供牙链带穿设的Y形槽,其具有两个导入口及一个啮合出口;上板的横截面和下板的横截面相同。现有的拉链上一般会设有拉链唇,其具有保护拉链和防水渗入等优点。但在拉头体工作时,拉头体容易被拉链唇所卡住。则该拉头体具有使用不方便,容易损坏及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拉头体容易被拉链唇所卡住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拉头体及拉链,其可防止拉链唇卡住拉头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头体,包括上板、下板、固设于上板顶面的上拉鼻及固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支芯;上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下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上板、下板及支芯构成一个供牙链带穿设的Y形槽,其具有两个导入口及一个啮合出口;所述上板具有一个基部及一个由基部前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而成的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舌状部的前表面、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配合构成一个第一外周侧面;支芯的前表面、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配合构成一个第二外周侧面;第一外周侧面和第二外周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舌状部左侧面与基部前表面的左部之间圆滑过度;所述舌状部右侧面与基部前表面的右部之间圆滑过度。拉头体还包括固设于下板下底面的下拉鼻。所述上板下底面后部中线位置设有上筋,下板上表面后部中线位置设有下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链,它包括一个拉头体,其包括上板、下板、固设于上板顶面的上拉鼻及固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支芯;上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下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上板、下板及支芯构成一个Y形槽,其具有两个导入口及一个啮合出口;上板具有一个基部及一个由基部前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而成的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一个上拉片,其连接于上拉鼻;两片布带及两排牙链带,两排牙链带分别固连于两片布带;其中,所述的两排牙链带穿设于所述的Y形槽内。所述舌状部的前表面、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配合构成一个第一外周侧面;支芯的前表面、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配合构成一个第二外周侧面;第一外周侧面和第二外周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上板下底面后部中线位置设有上筋,下板上表面后部中线位置设有下筋。所述拉头体还包括固设于下板下底面的下拉鼻;所述拉链还包括一个下拉片,其连接于下拉鼻。所述牙链带固设于布带的下底面。所述两片布带中至少有一片布带上设有一个拉链唇,拉链唇上设有一层可防止拉头体卡住的增厚层。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的拉头体的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则拉头体工作时,可防止拉链唇卡住拉头体,可使拉头体顺利拉过,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其二,第一外周侧面和第二外周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拉头体的反卡效果更好;其三,牙链带固设于布带的下底面,反水效果好;其四,拉链唇上设有一层增厚层,在拉头体工作时,可防止拉链唇卡住拉头体,可使拉头体顺利拉过,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拉头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拉头体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拉头体的右视示意图。图4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3的B-B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2的C-C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2的D-D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拉链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拉头体1,如图1、2、3、4、5、6、7所示,包括一个上板11、一个下板12、一个上拉鼻13、一个下拉鼻14、一个支芯15、一个上筋16及一个下筋17。拉头体相对于支芯5中心线轴向对称。如图1、2、3、4、5、6、7所示,上板11具有一个基部111及一个舌状部112。基部111的前表面具有中间部分、左部及右部,左部和右部分别位于中间部分的左右两侧。舌状部112由基部111前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而成。舌状部112左侧面与基部111前表面的左部之间通过圆弧圆滑过度;舌状部112右侧面与基部111前表面的右部之间通过圆弧圆滑过度。舌状部112的前表面、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配合构成一个第一外周侧面。如图1、2、3、4、5、6、7所示,下板12的左周缘的后部向上延伸成左定位板121;下板12的右周缘的后部向上延伸成右定位板122。下板12的水平横截面形状为现有通常的拉头体的下板的水平横截面形状,因此在此不做进一步描述。下板12的前表面、左外侧面的部分及右外侧面的部分配合构成一个第三外周侧面。舌状部112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12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既舌状部112左外侧面位于下板12前部左外侧面的右方,舌状部112右外侧面位于下板12前部右外侧面的左方。基部111的横截面与下板12的横截面后部相同。如图1、2、3、4、5、6、7所示,支芯15的下底面固定联接于下板12的中心线位置的前部,上表面固定联接于舌状部112的下底面。支芯15的前表面类圆弧状。支芯15的前表面、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配合构成一个第二外周侧面。上板11、下板12及支芯15一体成型。第一外周侧面、第二外周侧面和第三外周侧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上筋16固设于上板11下底面后部中线位置。下筋17固设于下板12上表面后部中线位置。上板11、下板12及支芯13配合构成一个供牙链带穿设的Y形槽18,其具有两个导入口181及一个啮合出口182。该Y形槽18为现有技术,再此不作进一步描述。上拉鼻13固设于上板11顶面,且上拉鼻13的前端部与舌状部112的前端部齐平;下拉鼻14固设于下板12下底面。实施例二一种拉链,如图8所示,包括一个拉头体1、一个上拉片、一个下拉片、两片布带2、两排牙链带3及一片拉链唇4。拉头体1的结构如实施例一所描述。上拉片连接于上拉鼻13。下拉片连接于下拉鼻14。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再此不作进一步描述。两排牙链带3分别固连于两片布带2。所述两排牙链带3穿设于拉头体1的Y形槽18内。两片布带2中有一片布带2上设有一个拉链唇4,拉链唇4上设有一层可防止拉头体卡住的增厚层41。牙链带3固设于布带2的下底面,既布带2的具有牙链带3的下底面靠于拉头体1的下板12,布带2的上表面靠于拉头体1的上板1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拉头体,包括上板、下板、固设于上板顶面的上拉鼻及固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支芯;上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下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上板、下板及支芯构成一个供牙链带穿设的Y形槽,其具有两个导入口及一个啮合出口;其特征是所述上板具有一个基部及一个由基部前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而成的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头体,包括上板、下板、固设于上板顶面的上拉鼻及固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支芯;上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下板相对于支芯中心线轴向对称;上板、下板及支芯构成一个供牙链带穿设的Y形槽,其具有两个导入口及一个啮合出口;其特征是:所述上板具有一个基部及一个由基部前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而成的舌状部,所述舌状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板前部左右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弼烈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