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怀胜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896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公开了一种石块进行粉碎后,再进行整体搅拌的填充材料混合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使充填材料内的各种材料混合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充填材料的制备效果,其特征在于主体筒置于支架上,所述主体筒一侧开有通孔,出料斗置于主体筒一侧,且和主体筒一侧的通孔相对应,主体盖置于主体筒顶端,所述主体盖上的开有三个通孔,且中部的通孔直径较大,两个主入料斗分别置于主体盖上,且分别和主体盖两侧的通孔相对应,辅入料斗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所述主体筒底端中部开有通孔,驱动电机置于主体筒底端,且电机轴一端穿过主体筒底端的通孔置于主体筒内,所述主体筒底部开有圆形槽。

A mixing device for filling material in coal mines

A filling material mixing device of a coal mine discloses a filling material mixing device with a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and can make the mixing of various materials in the filling material more unifor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paration effect of the filling materia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in body barrel.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is opened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hopper is placed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cylinder, and the main cover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main barrel. The main cover is opened with three through holes, and the hole in the middle is larger, and the two main hoppers are respectively placed on the main cover, and respectively and the main body. The through ho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cover are corresponding. The auxiliary hopper is placed on the main cover and corresponds to the through hole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cov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body barrel is opened with through holes, and the motor is placed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in cylinder, and one end of the motor shaft is placed inside the main barrel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main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is opened with a circular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涉及一种煤矿上使用的,对填充材料进行制备时进行混合的在装置,属于矿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块进行粉碎后,再进行整体搅拌的填充材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煤矿领域进行开采作业时,对于采空区域需要及时进行回填,以防出现塌陷的情况,回填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充填材料浆体的制备,在进行浆体制备时,需要将会水泥、砂和石进行混合,制备成成分均匀的浆体,传统的充填材料浆体的混合制备方式是将砂、石和水泥同时添加进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混合,所添加的石块颗粒大小相差较大时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现有的浆体混合装置,如公开号CN203955135U公开了一种泥浆混合搅拌器,包括搅拌箱、穿设于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位于搅拌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传动轴位于搅拌箱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箱的上方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输水侧管、出浆侧管和主管,输水侧管和出浆侧管水平相通,输水侧管和出浆侧管均与主管垂直,输水侧管内设置有喷嘴,所述出浆侧管与搅拌箱的内部连通,所述主管上端设置有与主管连通的漏斗;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浆管,该装置仅能实现装置内物料的混合,无法在搅拌的同时对石块进行粉碎,混合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提供了一种石块进行粉碎后,再进行整体搅拌的填充材料混合装置。能够使充填材料内的各种材料混合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充填材料的制备效果。本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由主体装置和混合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体盖、主入料斗、辅入料斗、主体筒、支架和出料斗组成,主体筒置于支架上,所述主体筒一侧开有通孔,出料斗置于主体筒一侧,且和主体筒一侧的通孔相对应,主体盖置于主体筒顶端,所述主体盖上的开有三个通孔,且中部的通孔直径较大,两个主入料斗分别置于主体盖上,且分别和主体盖两侧的通孔相对应,辅入料斗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混合装置由出料孔、转筒、固定研磨筒、转动研磨块、连接杆、注水管、固定管、混合腔、转动叶片、固定叶片、导流台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主体筒底端中部开有通孔,驱动电机置于主体筒底端,且电机轴一端穿过主体筒底端的通孔置于主体筒内,所述主体筒底部开有圆形槽,转筒置于主体筒内,所述转筒一端置于主体筒底部的圆形槽内,且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转筒另一端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所述转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所述转筒外壁和主体筒内壁之间置有混合腔,所述转筒上开有多个出料孔,且分别靠近转筒一端,所述出料孔为斜孔,转动叶片置于转筒外壁上,且位于混合腔内,所述转动叶片为螺旋状,固定叶片置于主体筒内壁上,且位于混合腔内,所述固定叶片为螺旋状,导流台置于转筒内,且位于转筒底部,固定研磨筒置于转筒内,且一端和导流台相连接,所述固定研磨筒截面为波纹状,所述固定研磨筒上开有通孔,且位于固定研磨筒上向下弯折面上,固定管置于辅入料斗内,且通过多个连接杆和辅入料斗内壁相连接,注水管一端和固定研磨筒另一端相连接,且相互连通,注水管另一端从固定管内穿出,所述注水管和固定管相连接,多组转动研磨块分别置于转筒内壁上,且分别位于转筒内壁和固定研磨筒外壁之间,所述每组转动研磨块由至少五个转动研磨块组成,所述固定研磨块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同组内的至少五个转动研磨块的宽度从下向上逐渐减小。使用时,当对采空区域充填材料进行制备时,首先将砂、水泥通过两个主入料斗添加进混合腔内,将石块通过辅入料斗添加进转筒内,通过注水管向固定研磨筒内注水,水通过固定研磨筒上的通孔进入到转筒内壁和固定研磨筒外壁之间,驱动电机工作,电机轴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多组转动研磨块转动,并且带动转动叶片转动,转动叶片和固定叶片相对转动,对混合腔内的砂、水泥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多组转动研磨块和固定研磨筒相对转动,对转筒内的石块进行挤压碾磨粉碎,并且和转筒内的水进行搅拌混合,粉碎的石块浆体沿着导流台流进转筒上的多个出料孔内,再进入到混合腔内,然后被转动叶片向上带离出料孔,防止堵塞出料孔,进入到混合腔内的粉碎的石块浆体跟随混合腔内的砂、水泥一起进行运动,在固定叶片和转动叶片的相对转动下,进行最终的混合搅拌,当搅拌完成后,使混合腔内的填充材料浆体通过出料斗排出;所述固定研磨筒截面为波纹状,固定研磨块截面为三角形的设计,便于对试块进行挤压碾磨粉碎,提高对试块的挤压碾磨粉碎效率;所述同组内的至少五个转动研磨块的宽度从下向上逐渐减小的设计,能够对石块进行逐渐细化粉碎碾磨,粉碎效果更好,进而能够使石块和砂、水泥进行更好的混合,提高充填材料的制备效果;所述固定研磨筒上开有通孔,且位于固定研磨筒上向下弯折面上的设计,能够防止石块进入到通孔内,造成堵塞;达到煤矿上使用的,对填充材料进行制备时进行混合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价格低廉,易于推广。三、能够使充填材料内的各种材料混合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充填材料的制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出料孔(1),转筒(2),固定研磨筒(3),转动研磨块(4),主体盖(5),主入料斗(6),连接杆(7),注水管(8),固定管(9),辅入料斗(10),混合腔(11),转动叶片(12),固定叶片(13),主体筒(14),导流台(15),驱动电机(16),支架(17),出料斗(1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主体装置和混合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体盖(5)、主入料斗(6)、辅入料斗(10)、主体筒(14)、支架(17)和出料斗(18)组成,主体筒(14)置于支架(17)上,所述主体筒(14)一侧开有通孔,出料斗(18)置于主体筒(14)一侧,且和主体筒(14)一侧的通孔相对应,主体盖(5)置于主体筒(14)顶端,所述主体盖(5)上的开有三个通孔,且中部的通孔直径较大,两个主入料斗(6)分别置于主体盖(5)上,且分别和主体盖(5)两侧的通孔相对应,辅入料斗(10)置于主体盖(5)上,且和主体盖(5)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混合装置由出料孔(1)、转筒(2)、固定研磨筒(3)、转动研磨块(4)、连接杆(7)、注水管(8)、固定管(9)、混合腔(11)、转动叶片(12)、固定叶片(13)、导流台(15)和驱动电机(16)组成,所述主体筒(14)底端中部开有通孔,驱动电机(16)置于主体筒(14)底端,且电机轴一端穿过主体筒(14)底端的通孔置于主体筒(14)内,所述主体筒(14)底部开有圆形槽,转筒(2)置于主体筒(14)内,所述转筒(2)一端置于主体筒(14)底部的圆形槽内,且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转筒(2)另一端置于主体盖(5)上,且和主体盖(5)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所述转筒(2)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所述转筒(2)外壁和主体筒(14)内壁之间置有混合腔(11),所述转筒(2)上开有多个出料孔(1),且分别靠近转筒(2)一端,所述出料孔(1)为斜孔,转动叶片(12)置于转筒(2)外壁上,且位于混合腔(11)内,所述转动叶片(12)为螺旋状,固定叶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混合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体盖、主入料斗、辅入料斗、主体筒、支架和出料斗组成,主体筒置于支架上,所述主体筒一侧开有通孔,出料斗置于主体筒一侧,且和主体筒一侧的通孔相对应,主体盖置于主体筒顶端,所述主体盖上的开有三个通孔,且中部的通孔直径较大,两个主入料斗分别置于主体盖上,且分别和主体盖两侧的通孔相对应,辅入料斗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混合装置由出料孔、转筒、固定研磨筒、转动研磨块、连接杆、注水管、固定管、混合腔、转动叶片、固定叶片、导流台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主体筒底端中部开有通孔,驱动电机置于主体筒底端,且电机轴一端穿过主体筒底端的通孔置于主体筒内,所述主体筒底部开有圆形槽,转筒置于主体筒内,所述转筒一端置于主体筒底部的圆形槽内,且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转筒另一端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所述转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所述转筒外壁和主体筒内壁之间置有混合腔,所述转筒上开有多个出料孔,且分别靠近转筒一端,转动叶片置于转筒外壁上,且位于混合腔内,所述转动叶片为螺旋状,固定叶片置于主体筒内壁上,且位于混合腔内,所述固定叶片为螺旋状,导流台置于转筒内,且位于转筒底部, 固定研磨筒置于转筒内,且一端和导流台相连接,所述固定研磨筒上开有通孔,且位于固定研磨筒上向下弯折面上,固定管置于辅入料斗内,且通过多个连接杆和辅入料斗内壁相连接,注水管一端和固定研磨筒另一端相连接,且相互连通,注水管另一端从固定管内穿出,所述注水管和固定管相连接,多组转动研磨块分别置于转筒内壁上,且分别位于转筒内壁和固定研磨筒外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混合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体盖、主入料斗、辅入料斗、主体筒、支架和出料斗组成,主体筒置于支架上,所述主体筒一侧开有通孔,出料斗置于主体筒一侧,且和主体筒一侧的通孔相对应,主体盖置于主体筒顶端,所述主体盖上的开有三个通孔,且中部的通孔直径较大,两个主入料斗分别置于主体盖上,且分别和主体盖两侧的通孔相对应,辅入料斗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混合装置由出料孔、转筒、固定研磨筒、转动研磨块、连接杆、注水管、固定管、混合腔、转动叶片、固定叶片、导流台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主体筒底端中部开有通孔,驱动电机置于主体筒底端,且电机轴一端穿过主体筒底端的通孔置于主体筒内,所述主体筒底部开有圆形槽,转筒置于主体筒内,所述转筒一端置于主体筒底部的圆形槽内,且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转筒另一端置于主体盖上,且和主体盖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所述转筒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所述转筒外壁和主体筒内壁之间置有混合腔,所述转筒上开有多个出料孔,且分别靠近转筒一端,转动叶片置于转筒外壁上,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怀胜覃述兵孙悦鹏任尚
申请(专利权)人:徐怀胜覃述兵孙悦鹏任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