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固定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84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管道固定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固定敷贴。本敷贴包括基片;基片的顶部贴面处布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字形的支撑体,支撑体顶端处分别向管体两侧延伸有“C”字状的弧形带,两弧形带的延伸端布魔术贴以使得两弧形带彼此围合形成用于箍紧管道的环状箍构造;本敷贴还包括用于分散支撑体相对患者皮肤下压力的软垫层,所述软垫层面贴合的贴附于基片的粘贴面处;在软垫层的铅垂投影上,支撑体位于软垫层的覆盖范围内。本敷贴具备构造简单、对患者皮肤损伤小、管道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快捷以及使用舒适度高的优点,从而可安全而可靠的实现对管道的高效固定功能。

A fixed plaster of pip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pipe fixing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pipeline fixed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includes a base piece; a fixed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ubstrate; the fixed part includes a supporting body with a \C\ shape,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extends a curved belt with a \C\ shape on both sides of the tube, and the extension end of the two arc belt is used to make the two arc belt formed to form a ring hoop used for the hoop pipe. Construction; the application also includes a cushioned layer used to disperse the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skin under the skin. The cushioned layer is attached to the past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support is in the cover of the cushioned layer on the plumbing of the cushioned layer. This appl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kin damage to the patient, reliable pipe fixation, simple and quick operation and high comfort, so that it can safely and reliably realize the efficient fixed function to th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固定敷贴
本技术属于医疗管道固定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固定敷贴。
技术介绍
医用管道包括动、静脉置管和各种管道。在临床上使用管道时,需要利用敷贴将管道固定于患者身体的穿刺处或切口处。由于管道被夹压在敷贴和患者皮肤之间,导致管道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同时还承受敷贴的向皮肤方向的压迫力,因此患者皮肤处极容易出现压痕压伤状况,严重者还导致压疮现象发生。对于某些皮肤敏感的患者而言,管道直接接触皮肤更是易于产生不适感;尤其在夏天等闷热出汗天气下,易引起穿刺处出现红肿感染等问题。此外的,某些管道在安放之初需要进行频繁的调整,以确保管道不出现弯折、扭曲等状况,更有某些场合需要进行管道的频繁更换。直接粘附在皮肤上的传统敷贴,一方面一旦与管道产生粘附即无法轻松卸除,显然导致使用上的不便性;另一方面,当需要进行管道的更换时,也只能整体的连同敷贴一起更换,频繁撕粘敷贴会对患者的皮肤角质层产生极大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管道固定敷贴,其具备构造简单、对患者皮肤损伤小、管道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快捷以及使用舒适度高的优点,从而可安全而可靠的实现对管道的高效固定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本敷贴包括基片,基片的底部贴面构成相对病人皮肤的粘贴面;基片的顶部贴面处布置用于托撑及固定管道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字形的支撑体,支撑体顶端处分别向管体两侧延伸有“C”字状的弧形带,两弧形带的延伸端布置用于彼此粘合的魔术贴以使得两弧形带彼此围合形成用于箍紧管道的环状箍构造;本敷贴还包括用于分散支撑体相对患者皮肤下压力的软垫层,所述软垫层面贴合的贴附于基片的粘贴面处;在软垫层的铅垂投影上,支撑体位于软垫层的覆盖范围内。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由铅垂剖切面对半剖分从而拆分为两道彼此靠合的“L”字板状的子支撑部,两道弧形带分别布置于其中一个子支撑部的顶端处;所述基片的顶部贴面处面贴合的粘贴有两道长方条状的粘板,粘板沿垂直自身长度方向而在其中一面处切割有一道V型槽,粘板沿上述V型槽弯折后形成上述“L”字板状的子支撑部。优选的,基片的顶部贴面处沿其长度方向而凹设有沉槽,所述两道粘板以及布置于相应粘板顶端处的可弹性拉直的弧形带沿自身长度方向彼此首尾衔接的嵌合并贴附于该沉槽内;本敷贴还包括用于增加支撑体与基片间粘附能力的固定胶层,所述固定胶层贴附固定于弧形带正下方的一段沉槽槽底处。优选的,基片的顶部贴面处沿其长度方向而凹设有沉槽,所述两道粘板沿长度方向彼此首尾衔接的嵌合并贴附于该沉槽内;本敷贴还包括用于增加支撑体底面与基片间粘附能力的固定胶层,所述固定胶层贴附固定于沉槽旁侧的基片顶部贴面上。优选的,在粘板的旁侧处还粘附有一道附属粘贴带,所述附属粘贴带与粘板间彼此平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抛弃了传统的直接粘贴式的胶带固定管道方式所带来的诸多缺陷,本技术另辟蹊径的采用了独特的支撑体搭配环形箍的构造,以基片作为粘附主体,以软垫层作为散力层,以支撑体作为托撑部,再以弧形带所组合形成的环状箍构造作为对管道的直接固定结构,最终实现了对管道的固定及约束功能。在上述结构中,一方面,两道弧形带彼此端部通过魔术贴配合从而形成环状箍构造,从而能适应不同的管道外径。即使因安装误差及定期维护等问题而需要进行管道调节和更换时,也无需连通管道一起整体拆除本技术,只需拆开两道弧形带处的魔术贴从而放松甚至打开环状箍构造,即可进行管道的移动调节及更换效果。另一方面,“⊥”字形的支撑体,使得管道相对的更为远离患者皮肤,且管道对患者皮肤的压力也会通过支撑体的宽广的底部支撑面以及软垫层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实现力的多重分散效果,其使用舒适度更高,显然可杜绝因管道直接压迫患者皮肤而导致的压疮等状况发生。综上,本技术显然具备了构造简单、对患者皮肤损伤小、管道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快捷以及使用舒适度高的优点,从而可安全而可靠的实现对管道的高效固定功能。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实际上,上述支撑体是由长方条状的粘板弯折变形形成的。具体而言,粘板本身为长方条状结构,材质上可以是稍硬质的医用薄板或具备一定厚度的医用塑胶带等制成。在需要时,直接由基片处撕下粘板,并将粘板沿V型槽而弯折形成“L”字板状结构。由于粘板为两道,因此上述“L”字板状结构也即子支撑部的顶部处固接的弧形带即可彼此配合进行对管道的抱箍功能。粘板的相应条面处布置粘胶面,以便实现粘板之间以及粘板与基片之间的稳固粘合目的。3)、沉槽的布置,实现了粘板及弧形带的藏匿式布局,从而方便实际运输,也能避免无意碰触粘板而导致的粘板偶然脱落状况。固定胶层的设置,则提升了粘板与基片之间的粘固性,保证本技术的稳定可靠使用。固定胶层或可设置在沉槽槽底处,或可直接布置在基片的顶部贴面上,从而方便与支撑体相应面间构成粘贴配合。4)、附属粘贴带的设置,是考虑到某些病人存在躁动等特性,此时仅仅被箍紧的管道难以保持自身的安置稳定性。因此,在必要时,可利用附属粘贴带来采用蝶式固定等方式来实现管道的二次固定效果,以进一步的确保本技术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储存状态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粘板b-V型槽c-附属粘贴带10-基片11-固定胶层21-支撑体22-弧形带22a-魔术贴30-软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具体结构参照图1-2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作为主体框架的基片10。由于本技术涉及到结构变形,因此分为储存状态与工作状态分别作以下说明:当本技术处于储存状态时,其具体结构参照图1所示。此时,基片10的底部贴面处贴附一层软垫层30,以提升其使用舒适度。基片10的顶部贴面处凹设有两道彼此平行的凹槽,从而用于分别安置粘板a与附属粘贴带c。位于凹槽内的粘板a及相应的弧形带22均为两道,且该两道粘板a上均布置有V型槽b。两道弧形带22的顶端处相应设置魔术贴22a的子母面,以便于后续使用。在图1中,两道凹槽之间的基片10顶部贴面上设置固定胶层11。当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具体结构参照图2所示。此时,首先撕开粘板a,将两道粘板a按照图2所示构造而沿V型槽b弯折,最终形成“L”字状的子支撑部。将两道子支撑部的铅垂段通过粘板a之间的粘合作用而形成图2所示的“⊥”状的支撑体21,而位于相应粘板a顶端处的弧形带22则通过魔术贴22a的彼此配合而形成环状箍构造。将“Ω”状的布局的粘板a的底面直接粘附在固定胶层11上,完成基础布置。之后,在需要进行管道固定时,打开上述魔术贴22a从而张开上述环状箍构造,沿环状箍构造的开口放入管道并重新通过魔术贴22a闭合该环状箍。依靠调节魔术贴22a的子面与母面的对合位置,来实现环状箍构造相对管道的管身箍紧效果。在必要时,或可在环状箍构造的内壁边沿布置少许粘贴段;或撕下附属粘贴带c,用来对管道进行二次紧固,以加强对管道的约束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固定敷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本敷贴包括基片(10),基片(10)的底部贴面构成相对病人皮肤的粘贴面;基片(10)的顶部贴面处布置用于托撑及固定管道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字形的支撑体(21),支撑体(21)顶端处分别向管体两侧延伸有“C”字状的弧形带(22),两弧形带(22)的延伸端布置用于彼此粘合的魔术贴(22a)以使得两弧形带(22)彼此围合形成用于箍紧管道的环状箍构造;本敷贴还包括用于分散支撑体(21)相对患者皮肤下压力的软垫层(30),所述软垫层(30)面贴合的贴附于基片(10)的粘贴面处;在软垫层(30)的铅垂投影上,支撑体(21)位于软垫层(30)的覆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本敷贴包括基片(10),基片(10)的底部贴面构成相对病人皮肤的粘贴面;基片(10)的顶部贴面处布置用于托撑及固定管道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字形的支撑体(21),支撑体(21)顶端处分别向管体两侧延伸有“C”字状的弧形带(22),两弧形带(22)的延伸端布置用于彼此粘合的魔术贴(22a)以使得两弧形带(22)彼此围合形成用于箍紧管道的环状箍构造;本敷贴还包括用于分散支撑体(21)相对患者皮肤下压力的软垫层(30),所述软垫层(30)面贴合的贴附于基片(10)的粘贴面处;在软垫层(30)的铅垂投影上,支撑体(21)位于软垫层(30)的覆盖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1)由铅垂剖切面对半剖分从而拆分为两道彼此靠合的“L”字板状的子支撑部,两道弧形带(22)分别布置于其中一个子支撑部的顶端处;所述基片(10)的顶部贴面处面贴合的粘贴有两道长方条状的粘板(a),粘板(a)沿垂直自身长度方向而在其中一面处切割有一道V型槽(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