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金涛专利>正文

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824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能够插接在外管中;内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一侧引流孔,内管尾部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接有冲洗管,内管内壁附有侧壁管;第一连接部还连接引流袋;外管为通管,外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注药冲洗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注药冲洗孔,和与第一侧引流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侧引流孔。外管尾部设有一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紧密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在发生引流管堵塞后可及时进行体外更换,同时可利用侧壁管实现深度组织冲洗、注药、引流,保证引流通畅,减轻再次对病人造成的痛苦、降低花费。

Extracorporeal replaceable drainage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 vitro replaceable drainage irrigation tube, including inner tube and outer tube. The inner tube can be inserted in the outer tube; the side wall of the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ug injection rinsing hole and a number of first side drainage holes, the inner tube tai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on part,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flushing pipe, and the inner wall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bag; the outer tube is a tub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tube is located near the head, and a second injection hole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injection hole, and the second side drainage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ide drainage hole. The rear end of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extracorporeal replaceable drainage tube can be replaced in vitro in time after the drainage tube is block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ide wall tube can be used to realize deep tissue irrigation, injection and drainage, so as to ensure the drainage unobstructed, reduce the pain caused by the patients again and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外科手术、微创引流的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
技术介绍
引流手术是外科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积聚的脓、血或其它液体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的技术,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引流管是引流手术中的惯用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引流1天后通常会发生引流管道堵塞的现象,失去了引流的目的。再次手术增加病人痛苦及花费,有的甚至失去引流机会,导致病情加重。中国专利CN201620110667公开了一种引流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管不易活动、久置易堵、长度不易调节、侧孔暴露易被污染的问题。包括具有弹性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移动式的套装在外管内,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为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外管靠近入口端处设为固定区,用于引流和创口固定。但是其无法完全避免引流管堵塞,在更换引流管时,依旧会造成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堵塞后不方便更换,造成病人病情加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相等,内管能够插接在外管中;所述内管头部设有网格,内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一侧引流孔,内管尾部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接有冲洗管,内管内壁附有一根侧壁管,侧壁管从外部经第一连接部、内管延伸至内管头部,并与内管头部的第一注药冲洗孔连接;第一连接部还通过管路连接至引流袋;所述外管为通管,外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二侧引流孔,在外管和内管插接时第二注药冲洗孔与第一注药冲洗孔位置相对应、第二侧引流孔和第一侧引流孔位置相对应,外管尾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在外管和内管插接时,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内管及外管上分别设有保证孔位相对应的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内管尾部管壁的凸起,以及外管尾部管壁的凹槽,凸起与凹槽紧密配合。优选的,所述外管为硅胶管。优选的,所述内管为软质塑料管。优选的,所述外管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从外管的入口起始至外口结束。优选的,所述外管尾部直径小于内管尾部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引流袋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医用输液流速调节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通过内管、外管可分别置换的结构,在发生引流管堵塞后可及时进行体外更换,将内管置换、外管保留,同时可利用内管上的侧壁管实现深度组织冲洗、注药、引流,保证引流通畅,减轻再次对病人造成的痛苦、降低花费。附图说明图1为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管、外管待插接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内管、外管上的限位装置示意图。图5为外管侧引流孔的一种分布示意图。图6为外管侧引流孔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其中:1-引流袋,2-流量控制装置,3-侧壁管,4-第一连接部,5-内管,6-第一注药冲洗孔,7-网格,8-第一侧引流孔,9-冲洗管,10-第二连接部,11-外管,12-第二侧引流孔,13-第二注药冲洗孔,14-凹槽,15-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限定内管、外管插入人体的一侧作为头部,留在人体外的作为尾部。实施例1见图1-图3,本实施例公开的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包括内管5和外管11,内管5的外径与外管11的内径相等,内管5能够插接在外管11中;在引流管发生堵塞时,对外管11进行保留,将外管11保留在人体,对内管5进行置换,使用全新的内管5替换被堵塞内管5解决引流管堵塞的问题。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内管5头部设有网格7,便于引流,防止堵塞。内管5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一个第一注药冲洗孔6及若干第一侧引流孔8,第一注药冲洗孔6用于实现注药或者深部组织冲洗,第一侧引流孔8实现侧部引流,内管5尾部设有一个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4上接有冲洗管9,通过冲洗管9注入冲洗液能够实现内管5内壁的快速冲洗。内管5内壁附有一根侧壁管3,侧壁管3从外部经第一连接部4、内管5延伸至内管头部,并与内管头部的第一注药冲洗孔6连接,药液从外部利用侧壁管3进入人体实现注药,需要进行深度组织清洗时,清洗液从外部经侧壁管3直接进入人体进行清洗;第一连接部4还通过管路连接至引流袋1,人体组织液通过内管流入引流袋1。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外管11为通管,外管11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一个第二注药冲洗孔13及若干第二侧引流孔12,为保证快速组织冲洗、注药及引流,在外管11和内管5插接时第二注药冲洗孔13与第一注药冲洗孔6位置相对应、第二侧引流孔12和第一侧引流孔8位置相对应。外管11尾部设有一个第二连接部10,在外管11和内管5插接时,第二连接部10与第一连接部4紧密贴合,保证不漏液,不松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引流孔8为4个,沿圆周均布在内管5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与之对应的第二侧引流孔12也为4个,并且第二侧引流孔12与第一测引流孔8位置相对应,如图5。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中,第一侧引流孔8为3个,沿圆周均布在内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与之对应的第二侧引流孔12也为3个,并且第二侧引流孔12与第一测引流孔12位置相对应,如图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内管5及外管11上分别设有保证孔位相对应的限位装置。见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限位装置包括内管5尾部管壁的凸起15,以及外管11尾部管壁的凹槽14,内管5和外管11一同使用时,凸起15能够卡接在凹槽14内部,凸起15与凹槽14紧密配合实现限位。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凸起15的截面为半圆形,由于圆形无棱角,能够防止造成内管5、外管11卡死而不易置换内管5的现象,保证引流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外管11为硅胶管,硅胶管具有弹性强、排异性小、引起人体反应小的特点,适用于微创引流手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内管5为软质塑料管,塑料管韧性大、价格便宜,在进行生产制备时利用石蜡油球更容易进入外套管。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外管11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从外管11的入口起始至外口结束,外管11上的刻度线应当精确到毫米,从外管11上的刻度线,医护人员可直观的获得插入的外管11的长度,进而确认引流深度,提高医护人员操作便利性。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外管11尾部直径小于内管5尾部直径,便于结合紧密,不漏液。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可将垫片类医护物品(如棉球)放置在内管5与外管11的接头部位之间进行紧固。实施例6见图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一连接部4与引流袋1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2,通过该流量控制装置2能够控制引流速度,便于医护人员操控。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流量控制装置2为医用输液流速调节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相等,内管能够插接在外管中;所述内管头部设有网格,内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一侧引流孔,内管尾部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接有冲洗管,内管内壁附有一根侧壁管,侧壁管从外部经第一连接部、内管延伸至内管头部,并与内管头部的第一注药冲洗孔连接;第一连接部还通过管路连接至引流袋;所述外管为通管,外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二侧引流孔,在外管和内管插接时第二注药冲洗孔与第一注药冲洗孔位置相对应、第二侧引流孔和第一侧引流孔位置相对应,外管尾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在外管和内管插接时,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相等,内管能够插接在外管中;所述内管头部设有网格,内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一侧引流孔,内管尾部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接有冲洗管,内管内壁附有一根侧壁管,侧壁管从外部经第一连接部、内管延伸至内管头部,并与内管头部的第一注药冲洗孔连接;第一连接部还通过管路连接至引流袋;所述外管为通管,外管侧壁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注药冲洗孔及若干第二侧引流孔,在外管和内管插接时第二注药冲洗孔与第一注药冲洗孔位置相对应、第二侧引流孔和第一侧引流孔位置相对应,外管尾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在外管和内管插接时,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可更换的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及外管上分别设有保证孔位相对应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付金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