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桐专利>正文

金属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5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钮,包括基座体及帽体,基座体的下段设有一凸柱,凸柱底端中央设有具有内螺纹的穿孔,基座体上段设有开口较大的弧座,该弧座周缘向外凸伸设有一边与帽体铆合的唇缘;帽体顶面设有一帽顶,该帽体周缘设有一对应上述基座体唇缘的铆缘;该帽体以铆缘铆设于基座体的唇缘上,组成组合式结构的金属钮,且基座体及帽体经由连续冲压形成,经铆合、攻牙及表面处理等步骤而制成金属钮。其具有可简化金属钮组件、节省材料,且可降低成本的功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物品领域家具中家具的一般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制造容易、成本低的金属钮。金属钮常用于橱柜、抽屉等的外侧处,以便于用户开启。现有现有常规的金属钮如图9所示,该金属钮50由实心铜合金制成,该金属钮50的底面形成设有一螺孔55,可供锁设于物件上,而由于此类现有常规实心金属钮50是利用自动车床车削形成,其不仅浪费太多的材料,而且加工时间慢,无法有效地提高产量,同时由于车削较为困难,因此需要技术较高的工人,无形间即增加了金属钮50的制造成本。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因此业界推出一种组合式的金属钮,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该现有的组合式的金属钮60,是在一实心的基柱61底面设有一螺孔62,以供锁固于门板上,而基柱61上扣设有一弧座63,又弧座63的顶缘铆设有一帽盖64,其虽可节省部份材料,然而却增加了不少组件,同时由于技术上无法突破基柱61仍为实心体的结构局限,故具有螺孔62的基柱61仍需利用自动车床车削及钻孔、攻牙,因此并无法完全克服现有的金属钮浪费材料的问题,且其制造过程流程多,故其制造成本仍无法有效地降低。由上述说明可知,现有常规的金属钮不论是制造方法或其结构,均存在不少的困扰及问题,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并增加其制造成本,无法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金属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金属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针对上述问题深入探讨,并积极加以研究创新寻求解决方案,经过长期努力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金属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金属钮,使其主要由一基座体及一帽体相对铆合而成,其中基座体的下段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穿孔,且基座体的上段形成为扩大状的弧座,该弧座周缘设有外凸的唇缘,而帽体顶面的帽顶可供形成设有饰纹,又帽体周缘设有可对应铆固于基座体唇缘上的铆缘,而具有可简化金属钮的组件、节省材料,且可降低成本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金属钮,包括一基座体及一帽体,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体,该基座体的下段形成设有一凸柱,该凸柱的底端中央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穿孔,另基座体的上段形成设有开口较大的弧座,该弧座的周缘向外凸伸设有其一边与帽体铆合的唇缘;该帽体,顶面形成设有一帽顶,该帽体的周缘设有一对应上述基座体唇缘的铆缘;该帽体以铆缘铆设于基座体的唇缘上,组成组合式结构的金属钮。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金属钮,其中所述的基座体的凸柱其底面周缘设有一系列的透孔,且弧座底面的周缘亦设有一系列排放制造过程中所需冷却水及润滑油的透孔。前述的金属钮,其中所述的基座体的凸柱其周缘形成设有凹陷状的滚压凹缘,以供增进金属钮的美观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金属钮主要由一基座体及一帽体相对铆合而成,其中基座体的下段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穿孔,且基座体的上段形成扩大状的弧座,该弧座周缘设有外凸的唇缘,而帽体顶面的帽顶可供形成设有饰纹,又帽体的周缘设有可对应铆固于基座体唇缘上的铆缘,其利用基座体与帽体相组合而成,且其中基座体是经由冲压粗胚、拉伸凸柱、形成底槽、击穿、形成弧座、形成基座体及滚压等步骤所形成,而帽体的成形则是经由冲痕、冲压帽顶及形成帽体等步骤,最后再使基座体与帽体经由铆合、攻牙及表面处理等步骤而组成金属钮,由于金属钮是利用板体冲压形成,故可有效节省材料及组件,同时整个制造流程一致,而不需利用自动车床车削,故其制造速度可大幅提高,同时亦不需技术高超的技术人员即可操作,因而可大幅降低金属钮的制造成本,而具有可简化金属钮的组件、节省材料,且可降低成本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金属钮主要由一基座体及一帽体组成,且该基座体及帽体是经由连续冲压形成,并使基座体与帽体经由铆合、攻牙及表面处理等步骤,而形成金属钮,如此可大幅简化金属钮的组件及材料,而成为一种材料省、成本低的金属钮,同时易于制造,可有效地改善现有金属钮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达到降低成本的功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技术金属钮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金属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金属钮的制造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的基座体成型时的连续冲模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基座体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帽体成型的连续冲模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帽体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9是现有的金属钮结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另一种现有的金属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金属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可节省材料且可降低成本的金属钮,其主要是由一基座体10及一帽体20所组成,图2显示出基座体10与帽体20相结合的结构,该金属钮主要是在基座体10上铆设有一帽体20,该帽体20的顶面可供形成设有不同的饰纹,其中上述的基座体10,其下段形成设有一凸柱11,该凸柱11的底端中央设有一穿孔12,且穿孔12的内缘可设有内螺纹,以供锁固装设于门板上,又凸柱11的底面周缘设有一系列的透孔13,以供制造过程中排放冷却水及润滑油,又凸柱11的周缘设有凹陷状的滚压凹缘14,以供增进金属钮的美观性,另基座体10上段形成为开口较大的弧座15,且弧座15顶端周缘设有一系列的透孔16,其是用以排放冷却水及润滑油,再者该弧座15的周缘向外凸伸设有一边可与帽体20相铆合的唇缘17;上述的帽体20,其顶面形成设有一帽顶21,其中帽顶21上可供形成设有各种不同的饰纹,又帽体20的周缘设有一对应基座体10唇缘的铆缘22,将帽体20可铆设于基座体10上,借此结构相组合而构成一组合式的金属钮,如图1所示即为本技术组成后的外观形态。请参阅图3所示,以下将本技术的基座体10与帽体20的制造方法说明如下,其是在不同的连续模具组中同步冲压形成,最后并经铆合、攻牙及表面处理等步骤而形成金属钮,其中,基座体10主要是通过冲压粗胚、拉伸凸柱、形成底槽、击穿、形成弧座、形成基座体及滚压等步骤所形成,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基座体10成型时连续冲模示意图,以说明基座体10冲压形成的结构状态,其中冲压粗胚首先利用模具在料片上冲压较大径且较低的凸柱粗胚,以逐步形成对应基座体10的凸柱11,避免一次变形过多而破裂;拉伸凸柱将凸柱11粗胚经过多次的冲压拉伸后,形成基座体10的凸柱11;形成底槽接着利用连续模具在对应凸柱11的中央冲压形成一凹陷状的底槽,该底槽可供形成凸柱11的穿孔12,供增加穿孔12内螺纹的行程;击穿连续模具并在对应凸柱11的穿孔12中央及对应基座体10弧座15周缘冲击设有贯穿的透孔13、16,以供排放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冷却水或润滑油;形成弧座待透孔13、16形成后,并利用连续模具继续形成基座体10的弧座15;形成基座体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钮,包括一基座体及一帽体,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体,该基座体的下段形成设有一凸柱,该凸柱的底端中央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穿孔,另基座体的上段形成设有开口较大的弧座,该弧座的周缘向外凸伸设有其一边与帽体铆合的唇缘;该帽体,顶面形成设有 一帽顶,该帽体的周缘设有一对应上述基座体唇缘的铆缘;该帽体以铆缘铆设于基座体的唇缘上,组成组合式结构的金属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桐
申请(专利权)人:郑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