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纤维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834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麻纤维和粘结纤维、或者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及除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组成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开松混合:将麻纤维开松一次,粘结纤维和其他纤维开松两次或多次,将上述经开松后的麻纤维、粘结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4)热轧成型:将上述经针刺后得到的纤维网送到辊压机上滚压,进行热轧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麻纤维的无纺布。技术背景无纺布是利用粘合剂将有方向性的纤维网或杂乱的纤维网粘结而成的布。诸如英国专利GB1195233A中公开的无纺布就是将其无纺布纤维网浸 入粘合剂中,通过粘合剂的粘着力从而实现无纺布纤维之间的粘接。随着 技术的发展,无纺布的概念外延得到了扩展,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定义中 提到的利用粘合剂将纤维网粘结,而将其扩展到可以是利用纤维间的摩擦 力、或自身粘合力、或外加粘合剂的粘着力、又或者是上述两种以上的力,^v而将纤维网粘结形成的布。目前,常用的无纺布纤维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其中,所述 天然纤维包括棉纤维以及毛纤维,所述化学纤维包括低熔点化纤、涤纶、 丙纶以及粘胶纤维等;上述纤维材料可以是短纤维、长纤维或者长丝。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纺布纤维材料领域从原来的棉纤维、化 学纤维拓展到了使用麻纤维,麻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低静电性和 良好的抗菌特性,故麻类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而将无纺布发 展到了麻纤维无纺布技术层次,并通过几种纤维的掺混从而制造综合性能 较好的无纺布。一般来说,在麻纤维无纺布的制造工艺中,现在最为常用的是浸胶工 艺,诸如前述英国专利GB1195233A中公开的技术。使用该工艺只能通过 粘结剂的作用实现纤维表面层的粘结,而无法实现纤维网的整体缠绕粘结,制得的无纺布不具有适宜的牢固度。随着纺织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746360A公开了, 其包括开花蓬松、梳棉成网或气流成网、针刺成型、轧光定型。所述开花 蓬松是将麻纤维和其他纤维按照一定的配比范围进行配置,然后进行开花 蓬松,制成容易梳理的混合纤维或纯纤维;所述梳理成网或气流成网是指 将上述的混合纤维或纯纤维经过梳毛机梳理成薄纤维网、再经过铺网机进 行均匀的铺网或铺叠成多层的网层,或不经过铺网机而直接气流成网;所 述针刺成型是指将上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预刺,制成结构蓬松的絮片, 再经过下刺,然后进入主刺机进行主刺,使其厚度控制在0.2 ~ 20厘米之间, 重为80-2000克/米平方之间;所述轧光定型是将混有低熔点纤维的混合 纤维经针刺后得到的网层送到烘箱中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80~260°C, 焙烘时间在2~ 10分钟之间,将上述网层从烘箱中取出后,送到辊压机上 滚压,压辊的压力控制在2~5千克/厘米平方,温度控制在180-260。C, 出布速度控制在1~5米/分钟。该制备方法避免了传统浸胶工艺带来的仅 仅是纤维表面层纤维粘结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纤维表面层和内部纤维的整 体缠绕粘结,提高了无纺布的牢度。在上述制造工艺中,所生产的无纺布的质量非常不稳定,主要表现在 麻纤维易断裂,或者难以制造成型。这主要是因为对开松次数没有进行有 效的控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发现,如果将麻纤维和其他纤维一起进行开 松,则开松次数太多容易造成麻纤维的断裂(比如将麻纤维和其他纤维一 起进行开松两次,麻纤维的平均长度将降低50~60%,开松三次,麻纤维 的平均长度则要降低60%左右,从而造成无纺布的强度降低。而开松次数 太少又不容易将其他纤维进行充分开松,无纺布难以成型,直接影响制造。 另外,在轧光定型步骤中,需要首先对纤维网进行焙烘之后,再利用高温 压辊实现对无纺布的定型,该轧光定型步骤程序多,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首先是现有技术中制造由麻纤维和粘结纤维、或者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及除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组 成的无纺布容易导致麻纤维断裂,或其他纤维未充分开松,影响无纺布制造质量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无纺布柔软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 够避免麻纤维易断裂并且成型良好的麻纤维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轧光定型步骤工艺复杂的 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简单而高效的麻纤维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由麻纤维和粘结纤维、或者麻纤 维和粘结纤维以及除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组成的无纺布的制 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 开松混合将麻纤维开松一次,粘结纤维和其他纤维开松两次或 多次,将上述经开松后的麻纤维、粘结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2) 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3) 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4) 热轧成型将上述经针刺后得到的纤维网送到辊压机上滚压,进 4亍热IL成型。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加工成网的方式为梳理成网、或气 流杂乱成网、或利用离心动力成网。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的针刺为至少二道针刺,优选为四道针刺; 所述针刺密度为12500 ~ 17500刺/米平方。所述步骤(4)中,所述辊压机 的压辊温度控制在140 ~ 220。C 。上述方法中所述麻纤维为黄麻纤维;所述其他纤维为棉纤维、涤纶纤 维、粘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纤维为低熔点化纤,优选所述低 熔点化纤为丙纶或低熔点复合纤维。所述粘结纤维为可以在一定温度下实 现熔化从而将其他纤维进行粘结的纤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麻纤维无纺布的制造方法,需要首先对无纺布纤维 进行开松混合,在该步骤中要求将麻纤维开松一次,将粘结纤维和其他纤 维开松两次或多次,之后再将上述经开松后的麻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之所以要求对麻纤维开松一次,是因为考虑到了麻纤维脆性较大,在开松过 程中容易由于受到碰击而造成纤维断裂,从而降低了纤维长度,影响纤维 制造。其次要对混合后的纤维进行成网处理,并使用针刺成型,在所述针 刺成型步骤中之所以要优选对纤维网进行至少二道的多次针刺,是为了通 过多次的针刺实现纤维网的密集缠绕,降低无纺布的延伸力和变形性;其中优选四道针刺,是最为高效能够实现纤维网密集缠绕的针刺道数;在针 刺工艺中,本专利技术优选针刺密度为12500- 17500刺/米平方,该参数设置, 保证了单位纤维面积内针刺的次数,从而有利于纤维之间的缠绕连接,提 高了无纺布纤维的整体强力和牢度。最后要对经针刺后的纤维网送到辊压 机上滚压,优选设置压辊的温度控制在140 22(TC对所述纤维网进行热轧 成型,从而将除粘结纤维之外的其余纤维在粘结纤维的作用下有效地粘结 在一起。在上述热轧步骤中对压辊温度的设置是充分考虑到了粘结纤维的 性质设置的,该温度一方面要保证粘结纤维可以充分地熔化,产生粘结作 用力,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粘结纤维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其塑化,无法起 到粘结作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充分考虑了麻纤维的性质,对 于麻纤维的开松限制其开松次数,从而避免了由于开松次数多导致麻纤维 断裂,进而保证了纤维的长度,便于无纺布的制造;同时对除麻纤维以外 的其他纤维进行两次或多次开松,保证了这些纤维的充分开松,同样便于 无纺布的制造。(2)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简化了热轧成型工艺,对无纺 布的热轧成型,无需先对无纺布进行热烘之后再进行热压;其直接采用在 140 ~ 220。C对所述纤维网进行热轧成型,上述温度在保证了粘结纤维充分 熔化的基础上还避免了无纺布中的粘结纤维不会因温度高而塑化,从而保 证了粘结纤维的粘结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取质量百分比为25%的亚麻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麻纤维和粘结纤维、或者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及除麻纤维和粘结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组成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开松混合:将麻纤维开松一次,粘结纤维和其他纤维开松两次或多次,将上述经开松后的麻纤维、粘结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4)热轧成型:将上述经针刺后得到的纤维网送到辊压机上滚压,进行热轧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忠高银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