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泽专利>正文

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216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它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凸轮轴、凸轮、推杆和摇杆。三个凸轮分别控制拉线钩的摆动、拉线钩架的前后移动和摇摆轴的摆动。控制拉线钩摆动的带导向装置的推杆上端与钩床控制杆跑道固定连接;控制拉线钩架前后移动的推杆通过摇杆与拉线钩架相接;控制摇摆轴摆动的推杆与固定于摇摆轴上的摇杆相接。本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能够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它属于织网机
在ZL91200569.6中公开了一种织网机,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鱼网织机,其构成包括线架、机架、升降架、上钩、下钩、拉线钩架、孔针架、输网卷网机构、锁线装置、梭子、手动或电动传动机构,其不足之处是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电动传动机构结构较复杂,且不易实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的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它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凸轮轴、凸轮、推杆和摇杆,其要点是凸轮至少为三个,其一是一双凹双凸凸轮,它通过带导向装置的推杆、摇杆与拉线钩架相接;其二是一一凹一凸凸轮,其带导向装置的推杆上端与钩床控制杆跑道固定连接,其三是一桃形凸轮,其带导向装置的推杆与固定于摇摆轴上的摇杆相连。这样,由双凹双凸凸轮带动拉线钩架完成前移使拉线钩进入径线线圈;后移,使拉线钩把径线从线圈中拉出并超过梭子尾部;然后是使拉线钩架前移使径线脱钩及后移复位四个动作。由一凹一凸凸轮带动拉线钩完成进入线圈后的上翘动作和拉线钩后移超过梭子尾部时的下摆动作(径线脱钩准备程序);由桃形凸轮带动摇臂摆完成打扣程序和供径线程序。织网机的其他工序均由类同于原织网机的构件及原理完成。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制造的织网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因用动力机构代替手工操作,所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因噪声低,故劳动环境得到改善。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简图。图2是控制拉线钩摆动机构的局部轴测示意图。图3是一凹一凸凸轮的主视图。图4是钩槽盘形双凹双凸凸轮与带滑轨的摇杆连接机构图。图5是钩槽盘式桃形凸轮与带滑轨的摇杆连接机构图。图6是盘式桃形凸轮传动机构示意图。图7是盘式双凹双凸凸轮传动机构简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2、图3,电机1通过减速机2与凸轮轴7相连,置于同一轴7上的三个凸轮分别是控制拉线钩17摆动的一凹一凸盘形凸轮12、控制拉线钩架18沿导轨19前后滑动的双凹双凸钩槽盘形凸轮9和控制摇臂30摆动的沟槽盘式桃形凸轮6。控制拉线钩17摆动的一凹一凸凸轮12,其带导向装置的推杆16上端与钩床控制杆跑道15固定连接,导向装置是由装于跑道15上的导杆13和固定于机架28上的导套14构成的。导向装置也可采用导轨、滑块等构件构成。凸轮12可以制成盘形凸轮,也可制成沟槽盘形凸轮。为了保证跑道15能可靠的复位,在跑道15与机架28间设一复位拉簧57。钩床37的轴35通过轴承装于拉线钩架18上,当拉线钩17随拉线钩架18沿导轨19前移,进入径线线圈时,推杆16的端部11正好开始进入凸轮12的凹部38,即跑道15开始下降,在连于钩床37与拉线钩架18间的拉簧36的作用下,使钩床控制杆34与跑道15同时下降,这时拉线钩17以轴35为园心向上摆动一个角度,准备钩线。当拉线钩架18沿导轨19后移,使拉线钩17后移超过梭子的尾端时,推杆16的端部11开始上到凸轮12的凸起部39,同时带动跑道15、控制杆34上升,拉线钩17即以轴34为园心下摆一个角度,作好脱线准备。在拉线钩架18沿导轨19前后滑动时,控制杆34沿跑道15同步前后运动。控制拉线钩架18沿导轨19前后移动的双凹双凸匈槽盘形凸轮9,它通过带导向装置33的推杆8、摇杆22与拉线钩架18相接。推杆8可通过连杆20与摇杆22铰接,摇杆22可通过连杆21与接线钩架18铰接,摇杆22的下端通过轴承23装于摇摆轴31上,摇摆轴13通过轴承3装于机架上。导向装置33可以是滑动轴承、滑套或导轨,它装于机架上。控制摇摆轴31摆动,从而带动摇臂30摆动的沟槽盘式桃形凸轮6,其带导向装置4的推杆24与固定于摇摆轴30上的摇杆27相连。推杆24可通过连杆25与摇杆27铰接。导向装置4与凸轮9的推杆8的导向装置33相同。摇臂30上带有与机架28相连的辅助拉簧29。凸轮轴7通过轴承5装于机架上。轴7按箭头10所示方向转动。参见图4,双凹双凸沟槽盘形凸轮9的推杆8导向装置33为滑动轴承,轴承座装在机架28上。推杆8可通过滑块48与摇杆22的滑轨47相连,摇杆22可通过其上端部的滑叉44与拉线钩架18带轴承46的连接杆45相接。滑块48可用滚动轴承代替。凸轮9廓线分四个工作段,即拉线钩架前移段42、拉线钩架后移段43、拉线钩架前移使拉线钩脱线段40和拉线钩架后移复位段41。参见图5,推杆24通过滑块52、滑轨51与摇杆27相接,滑块52可选用滚动轴承。推杆24的导向装置4与图4同。摇杆27与摇摆轴31固定连接,摇摆轴31通过轴承53、轴承座54装于机架28上。凸轮6廓线上有打扣段49和供线段50两个工作段。参见图6,凸轮6可制成盘形凸轮,这时,推杆24跨过凸轮轴7,其端部的滚子55在凸轮6的另一侧与凸轮6相接触。其他构件如导向装置4、摇摆轴31等,与图1、图5同。参见图7,凸轮9可制成盘形凸轮,这时,只需在拉线钩架18与机架28间加复位拉簧56即可,其他构件如推杆8、摇杆22等与图1、图4同。权利要求1.一种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它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凸轮轴、凸轮、推杆和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凸轮至少是三个(6)(9)(12),其一是一双凹双凸凸轮(9),它通过带导向装置(33)的推杆(8)、摇杆(22)与拉线钩架(18)相接,其二是一一凹一凸凸轮(12),其带导向装置的推杆(16)上端与钩床控制杆跑道(15)固定连接,其三是一桃形凸轮(6),其带导向装置(4)的推杆(24)与固定于摇摆轴(31)上的摇杆(2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个凸轮(6)、(9)、(12)是沟槽盘形凸轮或盘形凸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推杆(8)是通过连杆(20)与摇杆(22)铰接的,摇杆(22)是通过连杆(21)与拉线钩架(18)铰接的,推杆(24)是通过连杆(25)与摇杆(27)铰接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推杆(8)是通过滑块(48)、滑轨(47)与摇杆(22)相接的,摇杆(22)是通过其端部的滑叉(44)与接线钩架(18)相接的,推杆(24)是通过滑块(52)、滑轨(51)与摇杆(27)相接的。专利摘要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它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凸轮轴、凸轮、推杆和摇杆。三个凸轮分别控制拉线钩的摆动、拉线钩架的前后移动和摇摆轴的摆动。控制拉线钩摆动的带导向装置的推杆上端与钩床控制杆跑道固定连接;控制拉线钩架前后移动的推杆通过摇杆与拉线钩架相接;控制摇摆轴摆动的推杆与固定于摇摆轴上的摇杆相接。本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能够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文档编号D04G1/00GK2246675SQ9521770公开日1997年2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金泽, 吴东江 申请人:张金泽, 吴东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它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凸轮轴、凸轮、推杆和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凸轮至少是三个(6)(9)(12),其一是一双凹双凸凸轮(9),它通过带导向装置(33)的推杆(8)、摇杆(22)与拉线钩架(18)相接,其二是一一凹一凸凸轮(12),其带导向装置的推杆(16)上端与钩床控制杆跑道(15)固定连接,其三是一桃形凸轮(6),其带导向装置(4)的推杆(24)与固定于摇摆轴(31)上的摇杆(2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机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个凸轮(6)、(9)、(12)是沟槽盘形凸轮或盘形凸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泽吴东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泽吴东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